用户名:
密码:
站内检索:
.首页 | 新闻 | 专题 | 文化 |  伊人 | 资讯 | 房产 | 江河 | 分类信息 | 福利彩票 | 灵通短信 |  | 短信 
首页>>新闻湖北>>周刊>>本页       
 
杨树在速生问题在疯长 “良田种树”现象观察(图)


(2004-04-09 07:57:55)

天门市干驿镇苏畈村72岁的农民韩德成拿着野芹菜、芦苇根说:“再这样侵占良田,
我们真要吃野菜了。”他的身后是愤怒的农民砍树后留下的大片树桩。记者胡成摄

“老汉我活了八十五,还没见过良田种杨树。”天门市干驿镇苏畈村老农民邓金海说:“‘好女生不了三个伢,好田种不了三年麻’,更别说种杨树了,要不了几年田就毁了。”

前年春,该村248亩良田被村里强行种上速生杨树,在多次上访要求“退林还粮”未果的情况下,今年2月20日,百余愤怒的农民砍树100多亩,两名群众代表被警方拘留。

近年来,我省一些地方引进商业造林公司,用良田种植速生杨树。江汉平原肥沃的农田上,杨树在速生,问题也是疯长,苏畈村就是一个典型。

4月1日至5日,记者来到天门、仙桃、汉川进行了采访。

良田上的杨树让人又恨又怕

对于许多农民来说,这两年在良田上种植的大量杨树就像“烫手的山芋”,让人又恨又怕又难以摆脱。

天门市多祥镇达洲村农民刘小黑说,前几年,因为农民负担沉重,出现了少量抛荒现象。于是,村里未征求农民同意,就将其中1200多亩良田收回,作为“商品田”廉价承包给别人。

去年3月,村里不顾村民和“商品田”承包者的强烈反对,将其中900亩良田种上了杨树,说是7年之后砍伐,承包者与上海新高潮公司对成材进行三七分成。农民们知道,在良田上种杨树,就像“老鼠进了谷仓”。杨树最“扒肥”,还影响农作物的采光,最麻烦的是树蔸子盘根错节,严重毁坏农田。

为了避免日后的灾难,个别胆大的农民采用给杨树打“除草剂”、折树、锄根等“歪招”来毁树。农民刘纯美承包了20亩“商品田”,打“除草剂”时将一些树苗打死,不仅被罚款800元,还被公安局拘留两天。

随着去年粮食、棉花等农产品大幅涨价,加之减轻农民负担等政策的落实,农民种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达洲村农民多次到省、市上访,要求将“商品田”归还给村民。去年11月,900亩良田物归原主,但农民得为每株杨树付0.5元的“树苗费”。而上海新高潮公司驻天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树苗是公司免费提供给农民的,根本不收什么“树苗费”。

因为税费沉重,农民刘钢10多年没种田了,一直在外打工。今年,他要回了16亩责任田,但田上的杨树让他头疼。想砍树,又心疼700元的“树苗费”,害怕镇村干部拿什么《森林法》找他的麻烦;不砍树,这两年耕作不方便、农作物减产还算小事,更麻烦的是怕等几年后,树大根深把良田毁了。

78岁的许道明是天门市麻洋镇合力村的老支书,他说,该村1组仅有耕地235亩,去年春村里强行将150亩“商品田”种上杨树,大部分农民竟要买米吃。农民多次到省、市上访,要求“退林还粮”、“分田到户”。在市林业局,他们看到村、镇与造林公司的合同上竟将这150亩旱涝保收的“命脉田”写作“荒田”。历经曲折,直到今年2月底,镇里才将150亩良田归还农户,但要求农民不得损坏树苗。农民们左右为难,砍树吧,镇里要罚款、抓人,不砍吧,两年后树长大了根本种不成庄稼。

愤怒的农民在砍树

许多农民认为“长痛不如短痛”,随着“三农”形势的好转,自去年底开始,一股“砍树风”在“良田种树”的地区迅速蔓延。

汉川市新河镇铁路村72岁的老村支书吕国宏说,2003年春,该村280亩水田被村干部强行承包给一名镇干部种杨树,引发群众21次到省、市上访。2004年2月,农民们将树全部砍掉,准备“退林还粮”。然而,承包人雇请的种树人却拼命阻拦村民挖树蔸,说是农民要来种田,就要往田里撒碎玻璃。正值春耕季节,农民们焦急万分。

在曾是天门市“种树先进单位”的蒋场镇,记者偶尔可以看到正在砍树的农民。据农民说,这个镇去年用农田种树近万亩,早就砍得差不多了。

蒋场镇黑流村原村支书程诗松告诉记者,该村1100人,仅有耕地900多亩。去年,镇干部强迫农民拿出其中500亩良田种杨树。

去年8月,农民们吃惊地发现,杨树中进行间作的花生只长叶子,不结果子,于是发现杨树“扒肥”太厉害。农民们说不能吃树叶子呀,便找到镇里要求发放救济粮,一名镇领导说,你们可以出去捡垃圾卖钱。9月,愤怒的农民将500亩杨树全部砍掉,将其中10多亩杨树移栽到了房前屋后,这幸存的10亩杨树找到了它们的真正归宿。

现在,500亩良田全部种上了棉花。

“良田种树”仍在逆势而上

今年,在国家强调“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制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之时,在仙桃有的乡镇,又一股“良田种树”之风逆势而上。

记者在仙桃市彭场镇四新村看到,一大片油菜地新种上了密集的杨树。

村民们告诉记者,这是村里最好的500亩“脑壳田”,哪怕在税费高达每亩三四百元的时候,农民也舍不得抛荒。村干部不顾农民们的强烈反对,将500亩良田收回,于今年3月全部种上杨树。

村干部还规定,如果谁折断一根杨树,将按每根20至30元的标准进行罚款。

农民曾打电话给市政府有关部门,对方回答说,镇里报上来说是“撂荒田”。

失去土地的农民陷入困境,该村青壮年差不多都打工去了。

然而,也有相当多的农民坚决抵制这种严重违反法律、政策的事情,致使有的乡镇“良田种树”计划泡汤。

彭场镇陈家垸村5组60岁的老党员彭代军告诉记者,该组有耕地420亩,大部分是水田。半个月前,村里强行将其中300亩良田收回种杨树。农民们坚决反对,他们打着“坚决反对良田栽树,实践‘三个代表’,维护群众利益”的横幅,两次到镇里上访,终于保住了自己的“命根子”。

在彭场、沙湖等乡镇的沟渠中,记者还看到一些没能种下去的杨树泡在水中。

让人质疑的“种树赚大钱”

在鼓动农民“弃粮种树”的过程中,一些基层政府提出的“留下口粮田,种树赚大钱”诱人口号,引起农民和专家的质疑。

去年底,省农业厅、省林科院、中科院武汉植物所专家在调查中发现,有人夸大市场信息,误导农民盲目“弃粮种树”。

4月6日,曾参与调查的省农业厅专家梁华东向记者介绍说,天门的一些农民从基层干部那里得到的信息是,每亩地种杨树100株,7年后,每株售价150元,每亩年均毛收入2143元,比“棉花—油菜”轮种每亩多收700元。但据省林科院测算,目前,我省杨树人工造林年均净收益只有每亩80至90元,口号与现实相差甚大。况且,树多价贱,树贱伤农,7年之后的杨树市场行情还是一个未知数。

梁华东说,更大的问题是,农田植树后土壤明显板结,肥力大幅下降,导致土地贫瘠。杨树砍伐后,遗留下大量的树蔸、树根,要花费大量人力或机械挖掘,数年难以耕种和恢复肥力,严重破坏农田,损害农民利益。

省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局副局长刘健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早在去年8月,省委书记俞正声就严肃要求,坚决制止借农业结构调整之名而行“良田种树”之实的违法行为。去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今年3月,国务院发出《坚决制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等行为的紧急通知》。

刘健说,耕地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和生存保障,任何人都无权侵犯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种权利,基层政府和村委会无权强行代替农民与商业造林公司签订合同,更无权剥夺农民的土地。我省去年粮食生产下降到了临界点,人均只有330公斤,只相当于1970年的水平,这与农业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所以,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恢复和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基本农田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严禁随意改变用途,有占用基本农田种树的,要限期纠正。湖北日报记者胡成通讯员郑高




仙桃市彭场镇陈家垸村5组农民组织起来,打着“坚决反对良田栽树”的横幅,两次到镇里上访,终于保住了自己的300亩“命根子”良田。湖北日报记者胡成摄


发表评论  
 
请进入东湖社区“新闻时评”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
 

 短信  铃声 小灵通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激情岁月  ·爱情滋味
·春暖花开  ·岁月留声
[港台流行] 存在(5566)
[宝贝情人] 感情线上  

人才信息最新信息列表: 人才信息最热信息列表:

 


—————————————————————————————
版权为湖北日报报业集团荆楚网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Email:webmaster@cnhubei.com
为达到最佳效果,建议使用800x600或1024x768分辨率
本站地址: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新闻大楼内
电话:(027)86774503  传真:(027)86791922  广告:(027)86791923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