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留给了国人太多灰色的记忆,从上世纪80年代到昨晚,中国国奥队又草草完成了第七次冲击。七次冲击,六次失败,惟一一次成功,换回来的却是耻辱。追逐一再继续,梦想一再滑落。命运的轮回,让无数颗不停燃烧的心就这样耗尽在平庸里。
1980:狮城阴沟翻船
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对于中国足球有着特殊的意义,在新加坡举行的奥运预选赛是中国足球重返国际舞台首个重大赛事,当时的国奥队由陈成达率领,汇集着容志行、迟尚斌、沈祥福等大批名将,国内对这支球队寄予很高的期望。
然而,首支国奥队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尤其是最后一战迎战弱旅新加坡队,竟然以0:1败北,进军奥运的梦想就此破灭,“阴沟翻船”成为中国足球一个悲剧的标志,中国足球征战奥运多厄的命运就此开始。
1984:泰国成为拦路虎
时间到了1983年11月,在泰国曼谷举行的奥运预选赛又一次让中国足球饮恨。
当年的国奥队主教练为曾雪麟,这支队伍的实力并不逊色,古广明、左树声、赵达裕等响当当的人物再次燃起国人对奥运的期待。这支国奥队开局不错,首轮以4:0战胜中国香港,3:3逼平韩国,0:0与泰国握手言和。
第二轮,这支国奥队依旧延续着对韩不败的记录,以0:0再平韩国,但次战命运再次戏弄中国足球,泰国队竟成为了这支国奥队的拦路虎,在0:1负于对手后,国奥队的出线形势陡然严峻起来,尽管最后一战国奥队以3:1击败中国香港,但出局的命运已不可避免。
国内对国奥进行了一番激烈的口诛笔伐,主教练曾雪麟悲剧的命运似乎不可逃避,两年后他率领国家队征战世界杯预选赛,却遭遇了著名的“5·19”。
1988:汉城奥运蒙羞
由于1988年奥运会在韩国汉城举行,中国国奥队由此在预选赛中躲过了劲旅韩国队。
本届国奥队由高丰文执教,这支国奥人才济济,柳海光、贾秀全、朱波等为中国足球的顶梁柱。小组赛这支国奥队波澜不惊,顺利从中国香港和菲律宾手中拿到晋级名额。在复赛中,唯一威胁到国奥队出线地位的是日本队,当时日本队的实力并未像如今这般雄厚,尽管国奥队在主场0:1负于日本队,但在第二回合客场较量中,国奥队凭借柳海光和唐尧东的入球,以2:0战胜日本队,历史上第一次拿到奥运会入场券。
然而在奥运赛场上,这支国奥队的表现却令国人极度难堪,首战以0:3负于克林斯曼领衔的西德队,次战又0:2败在瑞典队脚下,在小组赛最后一战与突尼斯队0:0互交白卷后,高丰文和他的队伍被淘汰出局。
而国外媒体将这支国奥队评为“最没有进取心的队伍”。14年后,首次打入世界杯的国家队和这支国奥队如出一辙,在国际赛场上丢尽颜面。
1992:黑色九分钟
时光到了1992年,在当时新任中国足协掌门人王俊生的授意下,中国足协在昆明组织了一场国奥队主教练竞聘会,颇受争议的徐根宝就此走上历史舞台,他那句“横下一条心,一定要出线”的誓言,将自己逼到了非出线不可的地步。
这届国奥队名将辈出,绝大部分球员日后都成为十年甲A的中流砥柱。然而残酷的命运再一次捉弄了中国足球。在吉隆坡举行的亚洲区六强赛中,本届国奥队起初势头比较强劲,前四战分别以2:1战胜日本,0:1小负卡塔尔,3:0击败巴林,1:0力克科威特,最后一战对阵韩国队,国奥队打平就可出线。
但1992年1月30日这一天,中国足球史上“黑色九分钟”的悲剧诞生了。国奥队竟然在开场9分钟内被对手连进3球,韩国人徐正源成为了梦魇的制造者,虽然郝海东为国奥队扳回一球,但1:3的败局已不可阻挡。中国足球从此染上了“恐韩症”,而黑色九分钟给中国足球带来的是无尽的羞辱。
1996:韩国噩梦再袭
在施拉普纳和徐根宝率领国家队和国奥队相继折戟后,中国足球跌入了历史的最低谷。在全国足球界一片哀声的形势下,临时率队的戚务生在1994和1995年的一系列商业比赛相继取得了胜利,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中国足球亟待提高水平的虚荣心,国人对待足球的热情又一次被点燃。
在这种背景下,第五次冲击奥运会的国奥队开始组建,但实际情况并不乐观,戚务生受命组队,但全国可供挑选的适龄人才仅有80多人,现在来看,那支国奥队可称得上历史上实力最弱的一支队伍。
小组赛国奥队一帆风顺,但1996年的亚洲八强赛,国奥队身处死亡之组,西亚领头羊沙特队和韩国队成为拦路虎。戚务生的命运和徐根宝没有区别,在击败哈萨克斯坦、战平沙特后,最后一战又是打平即可出线,但韩国噩梦再次突袭国奥队,0:3的比分将“恐韩症”演绎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2000:最强也徒呼奈何
经过近十年的酝酿,堪称历史最强的一届国奥队在上世纪90年代横空出世。由英国人霍顿率领的本届国奥队汇集了李金羽等健力宝精英、孙继海等国家队适龄球员以及张玉宁等联赛新锐,综合实力之强让亚洲诸强艳羡不已。
但是,命运又和中国国奥队开了一次残酷的玩笑,在九强赛中,本届国奥队再次遭遇宿敌韩国队。当时韩国队已不再拥有击败国奥队的把握,但霍顿固执的用兵和时运不济,让这支队伍步前辈后尘,卷入了悲剧历史的漩涡之中。首战国奥队客场0:1负于韩国,但第二回合在主场上海,国奥队被韩国队1:1逼平,出线希望再次化为泡影。
最强国奥最终也徒呼奈何,让中国足球尴尬万分,在国人愤怒的质疑声中,霍顿引咎辞职,一年后王俊生下课,阎世铎又“粉墨登台”。
2004:超白金昙花一现
自从这届中国国奥队在1999年底组建至今,作为苏永舜时代主力的沈祥福就一直执掌帅印,并先后率队在亚青赛、世青赛中取得了不俗战绩,这届国奥队一度被冠上了“超白金一代”的名号。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超白金”却逐渐金色褪尽,步入平庸。特别是在2003年的预选赛第一关中,国奥队差点在叙利亚身上翻船。
“不幸”的是,在十二强战分组抽签中,沈家军与韩国和伊朗同分一组,这也早早为国奥的出线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2004年3月1日,国奥首战不敌老冤家韩国队,第二场在武汉又“意外”被马来西亚逼平,两战过后,国奥便被判了“死缓”,3:1胜伊朗只是暂时安抚了几近绝望的球迷。客场1:2不敌伊朗,彻底断送了沈家军理论上的一丝出线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