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记者 苏金远 罗伟

“菊潭古治”宣化牌坊

县衙大门

门前的喊冤鼓
南阳盆地西沿的古城“菊潭”内乡,有一座全国惟一保存完好的封建时代县级官署衙门――内乡县衙,它位于内乡县城东大街北侧,素有“天下第一衙”之称。27日上午,南线采风团来到了这里。
看惯了古装剧的“戏说”历史,也许会误认为,衙门只是当官的判案审讯犯人的地方,在游历了内乡县衙后,这一基本常识得到了澄清。县衙的职能办事机构有吏、户、礼、兵、刑、工六房,吏房掌握人事,户房掌管赋税户籍,礼房掌管节庆、科举、祭祀,兵房掌握兵事,刑房掌管刑狱、缉捕,工房掌管城池、仓库营造。可谓分工严密,职责齐备。
在商店林林总总、游人如织的内乡县城东大街——仿清一条街上,距老城十字街中心约五十米处,街道北侧的“菊潭古治”宣化牌坊便赫然矗立在你的面前。远远望去,宣化牌坊飞椽挑檐,榫木斗拱,气势恢宏。其北约十米许即县衙大门。整个县衙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工艺细腻,座北面南,布局错落有致,主次分明,前呼后应、左右对称,均为单檐硬山建筑,屋脊饰吻兽,整个建筑以清代地方衙署规制为依据,自南向北沿中轴线依次排列,布局合理,结构严谨,集中体现了旧时官衙庄重、肃穆的威严气势。专家们称它是“神州大地绝无仅有的历史标本”。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是镌于三堂楹柱的一副对联,它不仅阐明了官与民的辩证关系,而且还集中体现了可贵的民本思想,受到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