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站内检索:
.首页 | 新闻 | 专题 | 文化 |  伊人 | 资讯 | 房产 | 江河 | 分类信息 | 福利彩票 | 灵通短信 |  | 短信 
首页>>新闻湖北>>独家>>本页       
 
上网成瘾是一种“病”


(2004-05-21 07:15:09)

楚天都市报记者关前裕 叶宁

网吧案件黑档案

武汉市文化局市场管理处向记者提供了近期几个触目惊心的案例:

本地:

去年2月17日,汉口天大粮油市场一少年(16岁)无钱上网打游戏,半夜持刀砍伤母亲,抢走8000元钱;

去年11月,两少年到武昌包夜上网,因游戏时发生分歧,一少年对另一少年连刺3刀,致后者心脏、小肠破裂,至今仍卧床不起;

今年4月27日,汉阳陶家岭查某向楚天都市报哭诉:她17岁的儿子就读于武汉某中专学校,去年9月至今年4月底只上了几节课,几乎天天泡网吧,班主任都不认识他。她痛心地问:谁为我的孩子负责?

5月18日,江陵县一家长向楚天都市报求助,他15岁的儿子为筹钱上网,竟将家中的彩电偷去卖给废品收购站,这位父亲想送儿子进少管所。

外地:

去年7月29日晨1时,河南故县镇少年江延筹钱上网,持刀窜至邻居家行窃,被发现后当场砍死4人、砍伤2人;

今年初,四川成都一少年在网吧游戏中拥有一套极品装备,另3名少年多次想买,始终遭遇拒绝,3人最后联手将该少年杀死。警方审知,3人分别仅17岁、16岁、13岁;

今年4月18日晚9时,沈阳莲花街红帆网吧发生命案,一16岁少年因争电脑而被人用尖刀刺入胸膛,当即死亡;

5月18日,山东胶南市一父亲不让19岁读高二的儿子上网,儿子一气之下挥刀自断双指。

调查显示,目前至少有10%的中小学生沉迷于电脑游戏,有些城市甚至高达20%至30%。网吧“包夜”和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在武汉相当普遍,不少网吧对上网者提供“吃住玩一条龙”服务。

网吧管理大事记

1999年,武汉出台游戏机室经营规模规定,淘汰小型游戏室,接纳未成年人现象暂受扼制;但很快,出现了电脑游戏。

2000年,武汉大力取缔电脑游戏,将电脑游戏机室减了一半;但很快,有害信息成为上网者的“新宠”。

2001年,警方专项整治流览、查阅、下载、传播有害信息;但因涉及文化资讯,问题的“矛头”指向文化部门。

2002月9月,国务院规定文化部门牵头管理,公安、工商、电信等部门协助,规定法定节假日不能接纳未成年人,营业时间不能延长,不能包夜。

2003年10月,针对上述问题久治不下,全省启动网吧监控系统,网吧如超出营业时间,监控中心可实施远程关机。但因缺乏技术保障,网吧可强行开机;实名登陆形同虚设,上网者可借别人身份证上网。

最近,国务院法制办出台规定,将职高、中专、技校等学校纳入中小学网吧管理范围,在这些学校周边200米范围内的网吧必须迁出。据了解,武汉市文化部门按此标准,已责令32家类似网吧搬迁,45家正在整改。

慢慢摸索治理路

网吧问题屡禁不止,最大难题在哪儿?武汉市文化局市场管理处副处长徐坚说,是各相关部门“多头管理,职责不清”。

据介绍,以前负责网吧审批和管理的是公安部门,后来变成了电信部门,2002年底才划归文化部门。

这只是牵头部门,配合部门有文化、公安、工商、税务、教育、电信、综治办、法制办等十个部门,部门一多,难以协调一致。

徐坚说,文化部门人力严重不足,该处执法队伍不到10人,却要管遍布三镇的1066家网吧,而且权力很有限,去查时对方把门在里边一锁,他们无计可施,只有警方才有权破门而入。

而公安部门一负责人则说,警方的主要职责是维护治安和侦查破案,就说网吧老板锁门一事,在问题查清之前,警方贸然破门并不妥当。这位负责人称,文化部门人手不足,难以形成“压倒性”气候。多数时候以罚代管,造成网吧经营压力增大,使得网吧老板疯狂“赶本”。

工商部门称,他们的权限和任务,仅仅在于配合对黑网吧进行查处。

徐坚透露,有关部门将投入巨资,在武汉少儿图书馆兴建青少年网络俱乐部,实行统一管理,届时可供300名孩子同时上网。文化部门还拟在一些连锁网吧内开辟青少年上网专区,为孩子上网遨游提供一片“绿洲”。

上网成瘾综合症

记者采访武大心理咨询中心顾问、省大学生心理咨询研究会副会长丁成标。

丁教授介绍,不少孩子昼夜上网,离开网络就无法生存,在心理学上叫“互联网成瘾综合症”,简称为IAD。

丁教授说,青少年的猎奇心理是正常的,但这心理尚在发育期,还不成熟,缺乏自制力,从最初好奇地浏览,到不能自拔的精神依赖,并进而发展到躯体依赖,最后成瘾。

据丁教授分析,“网络成瘾综合症”易感人群多是缺少爱的孩子,父母的管教方式简单粗暴,给他们留下心灵创伤,而网上互传的虚无关怀,能使他们感到真实。网络游戏的通关晋级,又可使他们体会到现实中很难得到的成就感、自由感、满足感。

丁教授说,IAD患者上网太久,中枢神经系统长期亢奋,久之会使植物神经紊乱,导致失眠、紧张性头痛,出现幻觉、痴迷和妄想,引发神经官能症、社交恐怖症、抑郁、焦躁、焦虑等症。最后,便是消极自杀的意念和行为。

心病还需心药治

“青少年上网成瘾不是品质问题,是一种心病,应把他们看成病人,而不是坏孩子。”在武汉绿野应用心理有限公司,正从事青少年网络成瘾戒断和预防的许泽高和周雅琴两位心理咨询师对记者这样说。

两人介绍了一个案例,武汉一男生吴某今年16岁,读初二时因上网成瘾而退学,每天中午12时起床,次日凌晨三四时入睡。父母怎么管教都没效。在前往该公司咨询前,孩子还把母亲打了一顿。

据了解,孩子的母亲性情暴躁,对孩子的教育很严,动辄打骂,从没夸孩子一句。为逃避这种环境,他一去上网,就一发而不可收。

两位咨询师为这孩子制订的“脱瘾计划”是这样的:

先是“家庭疗法”,焦点放在家庭成员的人际关系上,让孩子感到家庭的温暖。

再是“认知疗法”,跟这孩子辩论,让他认识到“不良的家庭环境→不良的性格特征→上网逃避孤独→与现实更加脱离→更加孤独”这一恶性循环,并产生自己改正、接受家人监督的想法。

然后是“行为疗法”,在他的卧室外配置电脑,为他制定上网时间表,由家人监督,先是减少上网时间,再是逐步限制上网时间,最终要达到每周上网不超过25小时。

在此基础上,家长经常带孩子购物、野营、旅游等,将其兴趣逐步移到现实中来。

据称,治疗初期孩子出现焦躁、抑郁、不安等情绪是正常的,戒断初期网瘾来几次反复,也是正常的。但经半年努力,有望“断根”。现在,该生已经返校,家长再没来求助了。

但丁成标说,上网成瘾要想彻底戒断,确有难度,因为网络在有其不良诱惑力的同时,还有快捷传播文化知识的积极一面,一好一坏同时存在,上网成瘾的可能性就不可避免地永远存在。


发表评论  
 
请进入东湖社区“新闻时评”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
 

 短信  铃声 小灵通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激情岁月  ·爱情滋味
·春暖花开  ·岁月留声
[港台流行] 存在(5566)
[宝贝情人] 感情线上  

人才信息最新信息列表: 人才信息最热信息列表:

 
Email:webmaster@cnhubei.com
电话:(027)86774503
传真:(027)86791923
广告:(027)86791923
—————————————————————————————
版权为荆楚网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主管: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 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主办:湖北日报报业集团
本站地址: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新闻大楼内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