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站内检索:
.首页 | 新闻 | 专题 | 文化 |  伊人 | 资讯 | 房产 | 江河 | 分类信息 | 福利彩票 | 灵通短信 |  | 短信 
首页>>楚天都市报>>特别报道>>本页       
 
[楚天关注]看守死刑犯的管教警察


(2004-05-22 08:05:57)

楚天都市报记者张明泉通讯员王耀武夏洪波

“……进看守所一年多,管教干部对我很好,讲法律,讲做人的真谛,我醒悟到人生许多道理。当初要是遇到他们,岂能有今天的悲剧?”——一名死刑犯临刑前夜写给家人的遗书

武汉市第二看守所是集中关押重刑犯的场所。自1983年建所以来,全市的死刑重犯全都在这里集中关押,直到由法院宣布执行死刑后,押赴刑场。

看守所内,与死刑犯们打交道的就是管教警察,他们也被称作“送人上路的管教干部”。

记者近日获准进入“二所”采访。双脚踏进持枪武警把守的大门,耳际里不再有都市的喧嚣,高墙电网、瞭望哨塔、来回巡视的持枪哨兵,处处透出一股特有的威严。

死囚上路前夜  民警入住监号全程“陪护”

5月19日,经过特许,记者获准进入关押死刑犯的监区。由身佩IC卡门牌的干警带领,相继穿过武警把守、电子监守两道监门后,进入宽敞的监区大厅。监区按序号排列,每一座监区又由数量不等的监室组成。监室内关押着不同类型的犯罪嫌疑人,其中不乏戴有脚镣的死囚。

带记者参观的管教干警介绍:有死罪嫌疑的人刚被送来时,干警并不为其戴脚镣。经法院判决其死刑后,干警才严格按规定为其戴上“十字镣”(即手铐与脚镣相连),此后再等待法院终审直至死刑复核。在此期间,死刑犯都被关押在普通监室,吃喝拉撒需要室友帮些忙,直到死刑执行书送达,就会在临执行的前一天由管教搀扶出来,转入特别的隔离监室。

转监过程通常叫作“提人”。那时,死刑犯落地的脚镣声会哗哗作响,惊动普通监室的其他关押人员,这些人就会跑到监室门口观望,纷纷猜测“又轮到谁上路了”。“提走”的死刑犯们此时多会强作镇静,对室友说些“我先上路了”、“感谢关照,你们保重啊”之类的话。

“提人”执行,是看守所内最紧张忙碌的时刻。被“提”到隔离监室的死囚在人世间的光阴基本以时、分来计算,而管教干警的工作日程更是以时、分来作安排。与普通监号不同的是,管教干警要“入住”死刑犯特别隔离监室,每两小时换一次班,全程“陪护”死刑犯,几点几分给他们发一盒香烟,几点几分帮他们洗脸擦身、进餐,几点几分换衣换鞋,几点几分作最后长谈,尽量满足其一切合理要求,直到次日早上为犯人卸下镣铐,与赶到看守所的法警办理移交手续。

遗嘱求捐遗体 以心换心恶魔终于“忏悔”

死刑犯们在犯罪杀人时十恶不赦、人性泯灭,但在其被关押期间特别是临“上路”的时刻,有一部分人也会被管教干部的正气和爱心所打动,从而演绎出一段段令人唏嘘的故事。

20多岁的任燕斌于2000年犯抢劫杀人罪押进“二所”。此人凶残暴戾,报复欲极强,刚进所时极力对抗管教干部,甚至在监室内放言“非搞死一个垫背的不可”。

他几次将牙刷柄磨尖制造凶器,幸被管教及时发现。

所教导员兰秀功剖析这名死囚心理:家中仅有一个老母,缺乏亲情,长期流浪,受尽冷眼和鄙视,仇视社会。

要“以心交心”感化这名死囚。任在关押期间无人探望,管教人员为他添置肥皂、毛巾、草纸等生活用品;冬天帮他铺上厚棉被,夏天换上凉席。

任燕斌冰冷的心慢慢融化,他渐渐把管教当作了自己的亲人。每当在监室内情绪冲动,想伤害别人时,他就会找兰教导员说出想法,甚至提出换个监室。

一年多后,任的死刑执行书下来。临刑前夜,他平静地写下一封遗嘱:

“进看守所1年多,管教干部对我很好,讲法律,讲做人的真谛,我醒悟到人生许多道理。当初要是遇到他们,岂能有今天的悲剧?我自己的违法行为造成今天的后果,我痛恨自己,对不起死者,对不起政府,对不起父母的养育之恩。

我自愿将我的遗体赠给政府作医疗之用,如果我的血能用于医学,可全部赠给医院。总之,我身体的全部,只要能用的均全部捐出……”

边抢救边宣判  急救室里给花甲罪犯喂粥

外省来汉的毋某2002年因残杀姘妇被关进看守所,很快就被法院宣判死刑。

在等待死刑复核的前一周,60岁的毋某因高血压引发了脑溢血。

教导员兰秀功亲自驾车,将昏迷不醒的毋某急送到同济医院,转入ICU急救病室抢救。

既是急重病人又是即将处死的重刑犯,毋某的身份太特殊了。一方面,看守所安排管教李志强等人轮流当班,照顾毋的吃喝拉撒,另一方面严格按规定履行看守职责。

毋某无法自己进食,管教干警就熬粥,用吸管喂他。

一周后,毋的死刑执行通知书直接下达到ICU病室。那天,有5名干警赶到医院,对病室临时“清场”后,又配合法院、检察院人员对病床上的毋某下达通知。

那一时刻,病情稍有缓和的毋某,流下了眼泪——人生的最终时刻,他感受到管教干部厚重的“人性关怀”。

特殊心理医生  零距离接触看守死囚的民警

面对形形色色的死囚,最终做到让他们心平伏法,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采访中,记者曾多次就此与所长段敏深入交谈,现摘录如下。

记者(以下简称“记”):与即将就死的坏人打交道,有过害怕吗?

段敏(笑起来):曾经在一次管教家属恳谈会上,有家属提建议,说是管教整天跟杀人不眨眼的坏人打交道,太危险,应该多让他们学些擒拿格斗,练一身高强武功。(稍顿一下后,段敏神情严肃起来)虽是笑谈,却道出死囚犯管教干部的特殊职责。年轻干警初来上班,首要克服的就是心理上的恐惧感,逢枪毙犯人时,新来的干警“提人”、向法警交人时都不敢正眼去看那些死囚犯,心情紧张得不行;值完夜班回宿舍的路上,总觉得黑暗里有一双眼睛在盯着自己,不过,一两次后就很快适应了。

记:每天与死囚接触、谈心,是不是会影响干警的心理状态?

段:人都是有感情的,这要求干警自己学会调适,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曾经有一名干警,负责管教一名开枪杀人犯,有一天上午谈话时见对象心神不宁,就顺势安慰他“别慌,没那么快的”,不料当天下午,这名死囚犯的执行通知果真下来了,他受命到监室去“提人”,心里难受极了。直到这名死囚枪决后一个星期,他都有一种负疚感,总觉得欺骗了犯人。

干警后来跟我汇报,我跟他讲“这是个教训”,与死囚谈话、交流,一定要讲原则性,同时一定要学会调适自己的心理,否则下一批死囚移交过来,你怎么能履行好管教的职责?

记:死囚犯被关押后,肯定会有异常情绪波动,怎样去安抚?

段:按照规定,死囚犯移交法警执行枪决时,要保证不让一点皮肉受伤,尤其要防止他们有自杀、自残倾向。这就要求管教干部在平时管教中,善于与死囚“交朋友”,掌握他们心灵最深处的活动,当好他们的“心理按摩师”。死囚一经终审判决,多半是在掰着手指头过日子,心理承受能力到了最底线,最害怕孤独。这期间管教干部必须每天与其谈一次话,特别是寒暑季节交替、“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到来时,更要在生活上特别关心他们。

记:死囚临刑的前夜,管教干部一般会做些什么?

段:因为此时死囚需要的事都是生前最后一次,我们会尽量满足他们。比如曾有一名东北犯人想要吃酸菜饺子,超市没得卖,管教干警跑遍三镇,最后在宝丰路找到一家东北饺子买到,做给他吃。为消除紧张,每名死囚犯会发一盒高档香烟,还要为他们换新衣新鞋、为他们放电视影碟等。

记:听说你们还对死囚做过心理测试?

段:对,从去年6月起做的,对临刑前夜的死囚犯进行心理测试,在全国还是先例。我们的狱医在一份测试表上列出90个问题,答案有“从无”、“无”、“有”、“偏重”4个选项。如“是否经常责怪自己”、“是否一阵阵恐惧或惊恐”、“是否责怪别人制造麻烦”等,最后对死囚的心理状态作出整体评价。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科学资料,掌握更有效的人性化管教死刑犯方法。我们正与北京某大学心理研究机构联系,将心理测试方法进一步规范化。


发表评论  
 
请进入东湖社区“新闻时评”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
 

 短信  铃声 小灵通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激情岁月  ·爱情滋味
·春暖花开  ·岁月留声
[港台流行] 存在(5566)
[宝贝情人] 感情线上  

人才信息最新信息列表: 人才信息最热信息列表:

 
Email:webmaster@cnhubei.com
电话:(027)86774503
传真:(027)86791923
广告:(027)86791923
—————————————————————————————
版权为荆楚网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主管: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 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主办:湖北日报报业集团
本站地址: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新闻大楼内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