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站内检索:
.首页 | 新闻 | 专题 | 文化 |  伊人 | 资讯 | 房产 | 江河 | 分类信息 | 福利彩票 | 灵通短信 |  | 短信 
 
【金报关注】下篇:关爱,让孩子走出情感泥沼


(2002-11-15 08:31:51)

震惊国人的北京“蓝极速网吧”纵火案,已作出一审判决,3名未成年人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12年。据悉,实施纵火的是两个离异家庭的孩子。那么,这些孩子为什么会走向如此的极端,社会、家庭和学校又该如何对待和抚育离异家庭子女,让他们快乐地成长呢?


影响和伤害不可避免 离异家庭孩子的别样感受

当父母义无反顾地走出围城时,尽管有相当多的夫妻首先考虑的是孩子今后的成长、抚养问题,有些家庭甚至还想得很周全,但是,我们不能回避的一个事实是:离婚对孩子带来的影响和伤害是不可避免的。离异家庭孩子的“怪异思考”

《中国青年报》曾经分析,离异家庭孩子往往会有以下怪异的想法:

1、都是我的错,是我不乖。2、爸爸妈妈离婚,真丢脸。3、我什么都比别人差,因为我没有爸爸(妈妈)。4、没有爸爸(妈妈),再也没有人会爱我了。5、这一切都是他(爸爸或妈妈)害我的。6、男人(女人)都不是好东西。7、家里都这样了,做得再好也没有用。8、爸爸(妈妈)分开就是不要我了。9、别人欺负我,都是因为我没有爸爸(妈妈)。孩子的挫折感与不良情绪

这些怪异的想法,实际上反映了在离异单亲家庭或重组家庭的孩子有以下几种突出情绪:

一是被拒绝感。这是离异家庭环境中成长的青少年最深刻的感受之一,青少年对于被拒绝尤为敏感。由于单亲父(母)亲必须独力应付生活的重担,大部分时间可能都不在家,也有可能缺席一些重要的节日或场合———尽管孩子知道父(母)亲已尽力而为,但在情绪上,被拒绝的感受可能仍然持续。

二是沉默寡言,惟我独尊。这种性格的孩子并非天生如此“独立”,他们原本活泼开朗,生活在父母双亲的关爱中享受着天伦之乐,但是忽然间父母的离异犹如天塌地陷,粉碎了他们纯洁天真的人生最初的梦想,于是不知所以然的他们只有沉默寡言,逃避现实。时间一久就形成了一种惟我独尊的个性,以自我为中心,经常沉湎在自我冥想中:想以前的幸福家庭,想已不可走到一起的父母能否重归于好,想为什么会这样。

三是报复心理。记者采访过一个被学校劝退的学生,他的恶习令所有的老师头疼。他的父母离婚后各自成家,只每月按时给他生活费,他和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男孩言语里还有脱不掉的稚气,但他的一番话不由得让记者倒吸一口冷气———“我瞧不起我妈,但我不恨她,我可怜她。我恨的是我爸,没上学的时候,有一次我让他带我去公园打枪(气枪打气球的游戏),他没答应,还很不耐烦。我就不好好上学,让他生气。”


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关爱 帮孩子走出“围城残垣”

如果有一天,孩子们长大了,当他们回顾自己走过的童年时代时,没有因为父母的离异而扭曲自己的人格、性格和生活方式的话,那他(她)也许会感谢社会、家庭和学校中曾经关爱过他(她)的人。让孩子有生存的安全感

据分析,一般人对离异或重组家庭会产生以下误解:1、离婚的父母都是有问题的。2、单亲的父母解决不了问题。3、单亲都是穷困的。4、单亲的家庭很可怜。5、单亲家庭都需要帮助。6、单亲家庭的孩子都是有问题的。7、单亲家庭的孩子都缺乏教养。8、单亲家庭的孩子不容易相处。9、造成越来越多的夫妻分居或离婚的原因是女性只顾事业,只为自己,不顾孩子。

针对以上歪论,上海市青少年教育专家徐安琪呼吁,为了离异家庭子女的公平利益,社会更应关注的是学校、社区如何赋予离婚者及其子女以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父母应如何减少家庭冲突对孩子的不良刺激以及如何保障子女的福利和弥合其心理创伤。

武汉市某重点中学的陈老师认为,应当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的作用。由居委会、关工委、学校、父母单位和家庭共同配合,为这些家庭解决部分实际困难。在新加坡,离婚夫妇在离婚时,必须向法庭提出一份详尽的有关孩子未来的计划书,即“育子方案”,将夫妻离婚后对孩子承担的责任,以法律文件的形式确定下来。陈老师建议有关部门也可以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建立一个具体的负责机构,在夫妻离婚后,依托社区建立档案,对离婚家庭子女的情况进行跟踪、监督、检查、协调,使离婚家庭子女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青教办网络已起到重要帮教作用

针对问题少年,特别是离异、单亲家庭出现的问题少年,武汉市市区街及各个社区都成立了青少年帮教工作办公室,对问题少年进行重点帮教。仅在今年上半年,江汉区青教工作者,就圆满处理了近50名帮教个案,近300名帮教对象全部转化。江汉区水塔街老甫社区的少年小武(化名),父母离异之后,缺乏管教,曾因吸毒被送进工读学校。社区青教办临时担当起了小武的监护人,帮助他争取到自己的合法权益,稳定了小武的思想。目前小

武已经年满18周岁,开始外出打工。

学校,应挑起保护和教育的重担

以“离婚家庭子女教育问题”为课题做过专门研究的北师大儿童心理学所所长林荣德教授认为,单亲家庭中的小学生和初中生,在父亲和母亲离异后逐步产生良好适应性的重要原因,是学校教师的工作。为此,林教授呼吁,中小学和幼儿园及其教师,应积极挑起保护和教育单亲子女的重担,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单亲子女的档案材料,有的放矢地保护和教育他们,要给他们更多的爱,使他们充分体会到学校、班级集体的温暖。

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多年的梁老师,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对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第一,建立离异家庭学生档案。从入学起就开始建立单亲家庭学生的个人档案,加强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的了解、跟踪,并详加记载。

第二,用爱心抚慰创伤。要选派充满爱心、有一定心理学基础、有较强的自我控制与忍耐能力、有较强的领导能力和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担任班主任,特别要将其中最优秀的教师派到单亲学生较多的班去作班主任。

第三,用友情弥补亲情。单亲家庭学生所处的环境,特别是他们每日每时所生活的班集体的班风和同学之间的良好关系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让他们感到生活充满阳光,感到自己在不幸之中,又特别幸运。

第四,创造活动环境,用鼓励消除自卑。班主任应帮助他们对这一社会现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父母的事由他们自己去处理,孩子无法左右家庭。同时,要创造活动的环境,积极鼓励单亲家庭学生参加班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和社会活动。

第五,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班主任要对他们进行人生观和生活目的教育,提高他们对理想、前途的认识,并且一事一教育一引导,转变就表扬,达不到要求就再交流,再谈心,做到常提醒,多鼓励,多方面启迪。

第六,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倡导和参加社区教育活动,把单亲家庭学生(包括其他学生)在社会上的情况也掌握起来。

第七,辅以严格要求。要开设讲座或开展活动,对单亲家庭学生进行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使之不做出出格的事情。有了违纪行为决不能迁就,耐心的思想教育与严肃的纪律处理是不矛盾的。


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培养孩子的承受能力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孙云晓认为:在社会转型期,由于各种变迁引发的震荡会使家庭变故增多。因此,培养孩子的承受能力成为教育的重要课题。每一个民主的文明家庭都应当尊重儿童的权利,让孩子了解家庭变故的真相,并有发表意见参与决定的机会。即使父母离异,也不应放弃对子女的监护职责,而要帮助其渡过危机。互爱的婚姻对于孩子是良好的教育。为了两代人的幸福,人们有权改变痛苦的婚姻,却无权将痛苦转嫁给孩子。


发表评论  
 
请进入东湖社区“新闻时评”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
 

 短信  铃声 小灵通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激情岁月  ·爱情滋味
·春暖花开  ·岁月留声
[港台流行] 存在(5566)
[宝贝情人] 感情线上  

人才信息最新信息列表: 人才信息最热信息列表:

 
Email:webmaster@cnhubei.com
电话:(027)86774503
传真:(027)86791923
广告:(027)86791923
—————————————————————————————
版权为荆楚网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主管: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 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主办:湖北日报报业集团
本站地址: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新闻大楼内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