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洪湖一中学术交流中心掌声雷动。国家督学纪登训代表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办学水平综合评估团宣布:洪湖一中正式步入全省示范学校行列。
这一成果,凝聚着该市历届负责人的心血。
1998年3月,洪湖市将市政府机关和洪湖一中整体搬迁同时列入了该市“十大重点工程”项目。谁料一场历史罕见的长江特大洪灾,给1996年外洪内涝、1997年“普九”负债的洪湖经济雪上加霜。市政府毅然终止了已经动工的市政府机关搬迁工程,给一中工程让路。
“小曲好唱口难开”。面对沟渠密布、满目荒凉的新校址,洪湖一中的建设者们着实为难了。原市长韩从银多次召开协调会,要求对洪湖一中建设给予全力支持,并现场办公,解决征地、办证、招标、“五通”(水、电、路、电话、广播)等,共节约资金180余万元,营造了良好的建设环境。
建设资金是老大难问题。原市委书记雷中喜、原市长韩从银分别将3000元和10000元抗洪英模奖金捐给洪湖一中建设工程。在他们的带动下,全市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纷纷解囊,共为洪湖一中建设集资190万元,社会各界共捐资120万元,市政府每年从其它渠道筹措200万元,市教育局还积极向上争取邵逸夫专项建设资金65万元。
1998年12月28日,上任第二天的原市长、现任市委书记罗贵舫第一站就到洪湖一中建设工地调研,当得知工程建设到了最困难的时候,他立即召集现场办公,为洪湖一中贷款750万元。之后,他又三次主持召开洪一中建设筹资专题会议,有力落实了筹资政策。通过几届政府领导的直接参与和群策群力,克难奋进,洪湖一中整体搬迁的宏伟蓝图终于实现了。
洪湖市委、市政府把洪湖一中办学水平提档升级作为全市的窗口工程来抓,市长李江汉多次深入洪湖一中调研,并在全市大会上公开表示:“洪湖一中是全市教育发展的龙头,要把洪湖一中作为全市争创省级文明城市的亮点工程,优先解决一中人、财、物等各方面困难。”
2000年7月,市委组织洪湖一中校长“海选”和中层干部实行竞聘上岗,真正把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组织能力强、业务功底深的教师选拔到领导岗位上。同时,不断提高学校领导的政治地位,周维发校长被推选为第四届市人大常委,还被评为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
为了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真正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市政府和教育局给洪湖一中很多政策倾斜:教师职称评聘优先,教师工资、福利等待遇优厚,兴建了106套教师住房。特别是在全市机构改革、行政裁员的形势下,对洪湖一中引进人才网开一面,不受编制限制,优先考虑。近两年,洪湖一中共从本科师范院校引进教师70名,其中外籍教师2名,有力提升了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杨从明叶华杉刘中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