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站内检索:
首页>>新闻前哨>>2004新闻前哨>>6期>>本页       
 
【视听天地】戏曲广播的三种表现形式


(2004-06-28 16:54:10)

荆楚网 新闻前哨

湖北人民广播电台 宋维权 邱诰元 王晨

戏曲广播指的是广播中所有的戏曲节目。就整个戏曲艺术实践来看,舞台戏曲肯定是主阵地,它代表着整个戏曲艺术发展的水平。戏曲广播的发展必须依赖和借助于舞台戏曲创作实践的成果。但这并不等于说戏曲广播是无能为力的,它也有与生俱来的优势,这就是它美化、突出、筛选、利用戏曲可听性因素,能动反映整个戏曲艺术实践的灵活性、广泛性、深刻性。

对戏曲广播听众来讲,耳朵要听的主要是“戏曲音响”内容。在为听众服务的过程中,编辑主观意识的介入,使戏曲广播在能动反映戏曲艺术实践方面展示了极大的潜力。当我们将“戏曲音响”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时,当我们把“戏曲音响”与“有声语言”有机结合起来时,当我们利用“戏曲音响”,把它作为一种手段,来表达我们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和认识时,戏曲广播就变幻成了一座奇妙无比的殿堂。

1、戏曲组合

想当初,广播在被誉为“戏匣子”的年代里,它的播出形式最为常见的是唱段欣赏、选场组合、大戏实况、广播教唱、戏曲点播、戏曲联唱等。这类节目我们常统称为“戏曲组合”。它们是戏曲广播的基本形态。其内容基本上是舞台戏曲的翻版。但是由于组合搭配的方式千变万化,使戏曲广播显示了独特的魅力。当我们按剧目风格、唱腔板式变化、演员流派进行组合时,当我们把同一行当、同一科班,同一时期、同一剧团的演唱组合在一起时;当我们根据各种唱腔可能存在的内在联系将不同地域、不同剧种、不同时代的演员演唱串联起来时,戏曲组合节目呈现给听众的是应接不暇,爱不释手的另一番情景。它冲破舞台时空的限制,不受任何时间、地点、空间环境的约束,可以说是发挥了广播独家优势的彻底的时空自由。戏曲组合博大的容量,既精炼又自由的凝聚能力和丰富饱满的欣赏价值是戏曲广播的传统优势。戏曲组合节目构成的主体是直接取材于舞台戏曲的“戏曲音响”,广播的编辑意识大多间接地体现在选编的过程和技巧上。

2、戏曲评说

戏曲广播的第二种表现形态主要包括戏曲专题、专栏,戏曲录音剪辑、录音报道,戏曲知识讲座、专题唱腔欣赏等。这类节目的特点是在选用舞台戏曲的“戏曲音响”的同时直接表达了编辑的主观意识,它由具有特定立意的“有声语言”和“戏曲音响”两大部分构成。“有声语言”所涉猎的范围十分广泛,可有介绍说明、赏析评介,也可有传授讲解、报道杂谈,还应该包括采访录音、编者见解等。它们是编辑认知和创意的直接承载。在这类节目中,“戏曲音响”往往是“有声语言”必要的补充和说明,是“有声语言”富有特质的阐释和延续。

这种形态的戏曲节目涉足的范围很广。从戏曲知识、戏曲艺术理论到戏曲创作、表演与欣赏;从戏曲史的纵向发展到戏曲各剧种各行当的横向联系;从台前到幕后,从专业剧团、专业演员到戏曲票友、业余戏曲爱好者……各个方面都可以成为表现对象。当戏曲广播采用合适的形式关照反映这些内容时,它的表现能力通过编辑主观意识的介入,得到了充分的延伸和拓展,这种延伸和拓展,极大地显示了戏曲广播所特有的包容性。

3、戏曲故事

戏曲广播第三种表现形态的出现,可以说是戏曲广播主体意识觉醒的产物,它主要包括戏曲广播剧、广播戏曲故事这一类节目形式。它的特点是利用“戏曲音响”创造广播听觉艺术形象,往往以一种完整的“剧”的形式出现,具有相对独立性,是一种突破了对舞台戏曲直接依赖的戏曲广播的能动形态。它的结构形式主要依靠的是“戏曲音响”、写实音响与“有声语言”(如解说)等内容的有机结合。与前两种表现形态相比,这类节目中的“戏曲音响”是创作听觉艺术形象的元素,它是一种高度广播化了的“戏曲音响”。换言之,它既是广播编辑创作戏曲听觉艺术形象的手段,也是戏曲节目内容本身。经过编创者有意味的取舍和有形象、有思想、有主题的创作后再呈现在听众面前的“戏曲音响”,应该说它已经变更了从属于舞台戏曲的传统地位。它的独立性是在广播人拿来为我所用的过程中,经过广播化的变形和重构而实现的。

椐有关专家考证,广播戏曲故事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中央台开播了一批传统戏,不少年轻人听不懂。为了培养年轻人对传统戏曲的兴趣,戏曲广播工作者选择了一种他们较为熟悉和喜爱的故事形式。当初的戏曲故事强调的是故事本身的撰写,戏曲固有的特征没有得到重视。广播戏曲故事是被当成一种戏曲普及的辅助手段,而被拉进戏曲广播行列的。直到1994年以后,广播界才就这一戏曲广播新品种达成相对共识。

按照中央台高级编辑周锡炎先生的论述,广播戏曲故事的标识性特色是“以讲故事为主导”的“讲”和“说”,这一论断明确指出了广播戏曲故事与舞台戏曲,用唱做念打等手段来“演”故事的表现形式的差异。但实际上,戏曲故事中的“讲”和“说”与广播中其他类型节目中通用的“讲”和“说”也存在差异。我们认为,它突出的形象性和高度的综合性充分体现了广播戏曲故事中“讲”的本质特征。

复述戏曲剧目的故事,是广播戏曲故事生产的出发点。但成熟的广

播戏曲故事却不是简单“照搬”舞台戏曲,它们都应该是广播化的重构。由于接受对象和传播载体的变化,广播要在空间舞台上,为自己的接受对象--听众表现一个完整的戏曲故事,它选择了“讲”这种表现手段。而广播戏曲故事的“讲”却不是停留在介绍背景、串联剧情、交代事理、传授知识、报道信息或直接阐述观念、表达认知的层面上,它所有的“讲”,都是围绕着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而展开的听觉艺术形象的塑造。这与戏曲专题等节目中的“讲”有明显不同。广播通过“讲”故事,讲出人物、讲出性格、进而讲出听觉的艺术形象,使听者获得审美感受,与舞台通过“演”的方式创造舞台形象,使观众达到审美的目的是一种殊途同归。他们都必须用“形象”说话。

广播戏曲故事到底该怎么“讲”?在与长篇小说、评书中的“讲”相比较的时候,我们发现广播戏曲故事的“讲”,不仅仅指单纯的演播艺术,它是一个综合体,包含着文本撰写、故事演播、音响组织、节目制作等多个方面。为了塑造一个完整的听觉形象,充分实现“讲”的可听性,广播戏曲故事首先追求的是故事文本写作的文学性,这是“讲”的基础;然后是演播立体展示的个性风格与人物事件的完整统一,这是“讲”的过程;另外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环节,便是组织合成过程中以“戏曲音响”为主导的各种音响的巧构烘托,这是“讲”的延伸,也是这一品种的核心指向。这些被高度综合应用的技巧,才是广播戏曲故事“讲”的全部内涵。

丰富的舞台资源和广阔的听众市场,预示着这一广播形式将有一个美好的发展前景。作为广播人,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认知水平和遵循听觉艺术规律,去充分实现广播化二度创作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发挥戏曲广播反映广阔的戏曲艺术实践的能动性,更好地为听众服务。

(编辑:肖曜)


发表评论  
 
请进入东湖社区“新闻时评”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
 

 短信  铃声 小灵通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激情岁月  ·爱情滋味
·春暖花开  ·岁月留声
[港台流行] 存在(5566)
[宝贝情人] 感情线上  

人才信息最新信息列表: 人才信息最热信息列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