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站内检索:
首页>>新闻前哨>>2004新闻前哨>>5期>>本页       
 
【论文微缩】新闻不能“八卦”


(2004-07-01 20:01:09)

 荆楚网 新闻前哨

    陆高峰在《新闻三昧》杂志2004年第3期上撰文说,如今,一些娱乐新闻因为炒作严重,让读者难辨真伪而被称为“八卦”。可是,现在一些本应严肃的法制、社会等新闻竟然也“八卦”起来了。像曾经轰动一时的“留德博士开餐馆”、“神五设计师珠海遇害”等,最终证明都是严重失实的媒体炒作。开餐馆的根本不是博士,珠海遇害的工程师也不是神五设计师。针对一些娱乐记者的“八卦”行为,有人曾编了这样一条顺口溜“职业追星挺自在,谣言炒得特别快,不经采访尽瞎编,东拼西凑加网摘”,可谓将一些娱记的“八卦”手法说得淋漓尽致。
     如果说一些娱乐趣闻炒作一下也没有太大妨碍,读者最多被“愚”了一把,乐了一回,可是新闻不能“八卦”,特别是一些法制、政经等严肃新闻更是“八卦”不得。新闻媒体不但肩负着反映舆论引导舆论的责任,而且那些新闻还是读者认识社会的一面“镜子”。如果一些媒体置新闻真实性于不顾,随意炒作,势必会使读者对现实社会产生误解。
     炒作的新闻就像是一块“陈馅的月饼”,尽管外表可能十分诱人惹眼,可剥去那块经过“炒作”的外皮,里面尽是腐朽霉烂的东西。炒作新闻给媒体和读者造成的伤害无疑是双重的,它既玩弄了读者的感情,又践踏了媒体的公信。奉劝一些媒体,这种危险游戏还是少玩为妙,以免引火烧身或是搬起石头来砸自己的脚。

网络文体推动新闻报道“变脸”

    赖浩锋在《中华新闻报》上撰文说,网络媒体兴起之后,很快就以它神奇的魅力推动着新闻报道的“变脸”。这一“变脸”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网络自身在新闻报道形式方面融合传统媒体的精华,推陈出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网络文体” 以网络为平台、综合运用音、画、文字等多种元素突出形式多样性、传受互动性的表达方式,拓展了新闻报道方式的种类。二是“网络文体”的发展成熟推动了传统媒体新闻报道样式的革新,促使传统新闻报道方式“变脸”。“网络文体”对传统新闻报道的巨大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踪觅影。
     网页编排启发“头版导读”;
     视频音频激活“视觉化思维”;
     新闻链接充实“深度报道”;
     网络互动推动“热线互动”。
     新生的网络媒体还只是经历了一个相对短暂的发展时期,网络文体自身也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形式上浮躁不安、拼盘色彩浓厚,内容上煽情谄媚,但可以看见的是,它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正在对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思维、方式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我们要做的是趋利避害,辩证吸收,让网络文体为新闻报道注入更多的活力。

长文“杀人”短文“救命”

    汤耀国在《中华新闻报》上撰文说,在新闻界,“短些、短些、再短些”的呼声响了多年,就现状来看,由废话、套话、空话、滥话,甚至假话堆起来的长文仍旧在“慢性杀人”。想当年,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读半天,长文“杀”的多是闲人。而如今,信息供给越来越丰富、需求越来越大,熟人见面就问“忙什么”,长文的罪过就更大了。媒体不是强调以读者为中心吗?先用短文救他们的命再来谈“尊重读者”吧。
     有一个“选择性接触”假说,似乎可以为“长文”开罪:常言道,“爱看不看”,读者不爱看,可以不看,不看就不会浪费时间。可是,读者买报是花钱的,若叫人别看,不是“害命”也是“谋财”。
     须指出的是,此处的“长文”、“短文”并非以字数为唯一标准,乃是相对其包含的信息量与质量而言。在字数之少与信息之多的矛盾面前,有的人可能会手足无措。但本着“救命”的原则,还是有章可循的:在读者的需求与作者的独见之间找结合点。作者写得对,但读者对这些早就看得生厌了,不要写;即使是作者独到的发现或见解,读者不爱看,也最好别写,或者写给没听过和需要看的人看吧。

让新闻界远离四种“公害”

    本文摘自《中华新闻报》3月12日“两会聚焦”栏目所刊发的“代表委员共谈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必要性”。文章说,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低俗之风、不良广告被称为新闻界的四种“公害”。在此次两会上,许多代表和委员都将话锋指向了这四种“公害”给新闻界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开出了“标本兼治”的“药方”:坚持开展“三项教育活动”。
     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低俗之风、不良广告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引起了代表和委员的极大关注。新闻出版界的徐锡安委员表示:“这四种‘公害’已成了损害新闻宣传公正性和公信力的公害,成为败坏新闻工作者形象的恶疾,人民群众痛恨,也为广大新闻工作者不齿。”来自香港的石汉基委员表示,这种新闻界的不良现象无论是在香港,还是在内地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他认为,新闻媒体一直以来都没有太注意对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培养,而正是这种看似“小问题”的“疏忽”,催生了有偿新闻、假新闻。而且个别人的个别行为,可能就影响到一个媒体乃至整个行业。
     代表委员一致认为:目前新闻界存在的不正之风,严重败坏新闻工作的声誉,严重损害新闻工作者的形象。同时他们指出了这四种“公害”极大的危害性 有偿新闻的实质就是以权谋私,是新闻界的一种腐败现象;虚假报道直接损害新闻取信于民,损害新闻工作的公信力,是新闻界的大敌;媒体的低俗之风污染社会风气,与新闻媒体担负的传承文明、宣传群众的职能格格不入,只能是新闻界的耻辱;各种不良广告误导受众、污染视听,是一种社会公害。新闻界要按照中央的要求,为全面推进小康建设做出贡献,就需要全面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做好新闻工作的首要前提就是抓好队伍建设,“要把水浇在根上”。
     (编辑:潘宗信)


发表评论  
 
请进入东湖社区“新闻时评”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
 

 短信  铃声 小灵通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激情岁月  ·爱情滋味
·春暖花开  ·岁月留声
[港台流行] 存在(5566)
[宝贝情人] 感情线上  

人才信息最新信息列表: 人才信息最热信息列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