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站内检索:
首页>>新闻前哨>>2004新闻前哨>>4期>>本页       
 
【视听天地】对“新闻买断”现象的几点认识


(2004-07-02 13:24:16)

荆楚网 新闻前哨

湖北电视台 左彦 王强 聂远征 

    近些年几次备受社会关注的“考古热点”中,买断新闻报道权已经不止一次出现。较早的此类事件是2001年3月的雷峰塔地下迷宫开启,当时浙江影视文化频道买断现场直播权。前不久湖北发掘枣阳九连墩古墓,有关方面将独家报道权卖给了湖北电视台。其实买断新闻报道权在我国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在体育报道中早就有先例。报道权买断现象显现媒体竞争之激烈。尽管媒体买断新闻报道权已经引起新闻界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但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认为虽然现在连转播权能不能买卖这个基本问题都找不到相关的法律依据,基于人们对信息商品属性的认同、行业角逐的压力以及媒体手段的选择,这种现象的存在也理所当然。下面就从这几个方面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新闻信息资源的“市场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电视节目已基本实现了商品化,各电视媒体实现市场化运作早成事实。1994年出版的《中国广播电视经济管理概论》一书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对一切社会生活都起着调节作用。新闻活动作为社会活动的一个方面,市场机制当然也起着调节作用。市场机制对新闻活动的调节作用,并不是表现在对新闻内容的选择上和新闻活动方向的确定上,而是表现在对新闻活动经费的作用上。”在传统的体制下,各个地方媒体向中央电视台无偿提供新闻信息资源是正常的,而随着媒体竞争的加剧,尤其是大量地方电视台上星后,中央电视台与地方媒体在竞争中是平等的,除中央台一套的《新闻联播》外,中央台其他栏目再向地方台索取高质量的新闻信息资源,就得以付费等方式购买了。如北京台的一些优质新闻节目,中央台如果索要,必须以一分钟2000元的价钱购买。2000年7月高考期间发生在湖南嘉禾的高考舞弊案,当地记者拍摄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影像资料,中央台向当地电视台索要无法得到,只能采取其他办法。同年9月份发生在乌鲁木齐的特大爆炸案,当地电视台也没有将影像资料传给中央台,使得9月11日的《现在播报》节目采取了长达1分半钟的口播形式。这些现象说明,中央电视台除了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重大新闻方面占有垄断地位外,已经无法用过去的老体制来获得新闻信息资源,中央台已经在地方新闻上丧失了原有优势。而媒体自身规模的不断扩大,又要求更多的新闻信息资源,要求更多重视地方性新闻信息资源的采集。中央台如果想不失去地方信息资源,只能是服从市场规律,实行等价交换。
    在新闻信息资源“市场化”的情况下,我们的媒体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无偿地获得消息来源,至少不会像以前那样容易。为了采集独家新闻,在竞争中处于优势,于是有媒体就仿用商品“经营”的模式来运作新闻类节目,新闻买断也就有了它存在的道理。通过买断吸引过来的广告、赞助以及高收视率使媒体获得回报。其实,现在已经在各大媒体普遍采用的购买新闻线索方式,也是其中的一个内容,这种行为实质上就是以商业的形式买断新闻源,只不过上面所说的新闻买断是购买新闻线索的“放大”而已。从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活动规律来分析,虽然有许多方面的活动都是通过市场实现的,但是,就活动的最终目的来看,并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实现自我服务所进行的必要投资。从这个角度来分析,新闻信息商品性交换,顺应了信息是时代的需求,有利于受众更为积极地寻找新闻,也有助于媒体更好地优化新闻信息资源。
    虽然市场机制对新闻活动起着调节作用,但是新闻信息资源毕竟不同于经济资源,它具有意识形态的特征。因此,在新闻活动中,一方面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不得以任何借口抹煞新闻的阶级性;另一方面要充分注意市场机制对新闻活动的调节作用,以便更有效地进行新闻宣传活动。
    二、新闻从“受命化”向“议题化”的转变
    所谓“受命化”也叫“任务化”,是指新闻媒体接受一个报道任务,在完成一个特定新闻信息传播任务时,在竞争手段选择上就具有被动性。而“议题化”也叫“策划化”,是指一个媒体通过对一阶段政治、经济形势的把握,通过分析后抓住一个突出问题,并以它为中心展开一系列的报道活动,选择主动性较强,在竞争中容易占优势。两类报道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是否主动抓新闻报道时机。如果只满足完成任务性报道,不主动抓机遇,就会永远做不出“好新闻”。买断报道权,应该说是议题型报道的一种形式,由于选择主动性强,也抓住了报道机遇,所以自然也会做出精品新闻节目。湖北电视台抓住从1999年以后国内许多媒体掀起的“世纪末文化追寻现象”的文化背景,意识到受众对九连墩本身比较丰富的文化信息可能期待的需求,当然也是一个成熟传媒对于自身定位、个性追求期待认同的需求。简单直白地说,就是一个电视台的定位价值取向,需要通过一次个性明确的大型传播活动来求得社会比较大程度的认同。因此才有了买断古墓挖掘直播报道权的行为。在报道中,扎实而深厚的知识背景资料展现,真实而完整的发掘过程安排,细致而有变化的现场解说,都体现了浓郁的学术意味和对于考古工作的尊重,特别是挖掘过程中悬念的设
     置和专家的独家现场点评,真正体现了独家买断的意义。应该说这不仅是湖北电视台一次成功的尝试,也是国内历史上媒体买断新闻报道权的一个范例。
     三、“独家新闻”竞争的压力
     由于现代通讯技术的发达,各媒体为争夺独家新闻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什么是独家新闻?按照日本《大众传播用语辞典》的解释,独家新闻的定义是:“抢在其他新闻报道机构前面,只有一家单独发表的重要新闻,以及那种新闻素材”。后来一些学者拓宽它涵盖的范围,包括同题异法的报道策划、同题异类的报道方式、同题异时的报道时机、同题异质的报道内容都统称独家新闻。
     在“新闻买断”的现象出现之后,买断新闻的媒体利用自己的优势,就会很容易拥有独家新闻。而未买断新闻的媒体则在竞争中将处于劣势。这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从长远的眼光来看,新闻买断也会产生意料不到的客观效果,新闻买断者并不一定就是新闻报道的赢家,那些未买断新闻的媒体为了在竞争中避开劣势,充分运用各自特色的报道方式,也会产生独家新闻,这就使独家新闻更加多样化。为了独家新闻,特别需要在报道内容上下工夫。报道内容贵在“创见”,重在有对新闻事实新颖独到的见解,能见人所未见,识人所未识。记者必须凭自己细致的调查、入微的观察、周密的分析,表现出对新闻事实的理性思考,揭示其中内涵和意义,给新闻事件以独家的观点,才能产生更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那些买断新闻的媒体在报道速度上肯定比较快,这就要求未买断新闻的媒体用深度应对速度,用独家观点弥补。比如深度报道和前瞻性报道。以湖北电视台的火凤网和湖北日报的荆楚在线网关于九连墩的报道为例,火凤网侧重于即时性新闻,及时报道古墓挖掘的新情况,在27日共刊登9条即时性信息。而荆楚在线网则刊登3条即时性信息。为弥补即时性新闻的不足,该网之前还发表了“九连墩古墓群或有惊世发现”、“共同呵护历史的足迹”、“穿越在‘随枣’走廊”等八篇独家深度报道,也深受读者的好评。
     四、新闻买断不等于“采访权”的垄断
     有人认为“买断新闻”这种现象会造成“采访权”的垄断。笔者认为,“采访权”的垄断只是一种表象,实践中并没有出现这种结果。比如,在世界杯的报道中,虽然《足球》报买断其与队员的“最优先报道权”,但是《体坛周报》也以付费方式与国家队绝大部分队员达成报道合作关系。还有这次九连墩报道,其它未买断报道权的媒体也发回了大量报道,事实证明,没有哪个媒体能够买断“新闻采访权”,实现“采访权”的垄断。有了新闻买断,只会让其他媒体的记者在采访时多承受一些压力,多付出一些更为艰辛的努力,而最终他们也能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编辑:潘宗信)


发表评论  
 
请进入东湖社区“新闻时评”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
 

 短信  铃声 小灵通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激情岁月  ·爱情滋味
·春暖花开  ·岁月留声
[港台流行] 存在(5566)
[宝贝情人] 感情线上  

人才信息最新信息列表: 人才信息最热信息列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