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站内检索:
首页>>新闻前哨>>2004新闻前哨>>4期>>本页       
 
【研究与交流】整合:报业的理性回归


(2004-07-02 11:39:15)

荆楚网 新闻前哨

武汉大学研究生 李国政

    2003年,对传媒而言,意义深远。在接连不断的事件报道中,各种媒介竭力发挥各自特色,但殊途同归,最终都能够做到服务社会,关怀民众,表达舆论,开展监督。可以说,传媒的社会功用从未像今天这般凸显,传媒人坚守客观、公正、理性、良知的职业精神,自觉回归于党和人民喉舌的历史定位,在火热的生活面前,在普通民众的呼唤面前,甚至在血与火的考验面前,他们满怀理想,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冷静观察,勤于思考,不断拓展新闻报道领域,不仅促进了全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还获得了自身的发展。而这一切都是在传媒改革不断深入探索的情况下取得的。
     这一年,我国政府相继出台各项政策法规,加大报刊治理力度,集团化、资本运作再写新篇。众所周知,我国新闻传播业的核心部分即采编业务部分并没有因加入世贸组织而改变宗旨,但与新闻传播业务相关的诸多领域,已呈现不同的开放格局。外资和外企已进入我国的图书报刊分销领域,已进入了网络业市场,可进入电影产品销售市场,甚至已在某种程度上以某种方式进入传媒资本市场。这一竞争态势是前所未有的,这无疑将对传媒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首先是政府采用“报纸出版评估论证制度”的管理手段,以市场为取向,加大治理整顿,从解决报刊结构不合理以及部门权力介入报刊经营活动等问题入手,决定在全国停止出版282种报纸和391种期刊,此举将使报刊发展逐步脱离行业和权力取向,重新回归市场取向,报刊出版资源必将按市场规律向优势媒体集中,媒体也将回归其本来意义。
     其次,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5月1日,《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我国出版物分销市场正式向世贸成员国开放。9月1日,《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正式颁布实施。自此,新闻出版业的分销时代来临,这不仅意味着与国际接轨,更重要的是在于游戏规则的改变。国内出版物分销市场开始出现“洗牌运动”,外资闯入报刊分销市场。闽台图书有限公司成为第一家合资分销企业。首家拥有报刊总发行权的民营企业文德广运发行集团在京成立。再有,全国范围内开展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只有取得合格证书,才能在新闻单位从事新闻采编工作,也作为核发记者证的必要条件之一。新闻出版署计划于2004年启动新闻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并将像新闻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证书考试和已实施两年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证书考试一样,向全社会开放,只要符合基本要求,任何人都可以参加该项考试,取得新闻职业的准入资格。2004年1月1日,“中国记者网”正式开通,所有合法新闻记者证全部上网,供社会公众随时查验真伪,以达到打击假冒记者行骗的不法活动并对记者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目的。
     一般而言,城市的影响力决定了报纸的影响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传媒发展的最终结果。《华盛顿邮报》是一张地方性报纸,但其影响力丝毫不在《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全国性大报之下,只因其生在美国的政治之都华盛顿。巧合的是,在中国全年的重大新闻事件中,有几件与湖北关联紧密,如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S A RS疫情、孙志刚事件、神五飞船遨游太空,另有美伊战争、伊朗地震等国际事件,武汉传媒的表现非常突出,在很多方面丝毫不让传统的传媒高地广州、北京、上海。实际上,作为文化大省湖北的省会、素有九省通衢美誉的武汉,历来为华中重镇,高校科研机构众多,科技文化产业发展较快,这些都充分保证了武汉媒介发展的人才资源和文化底蕴。同时,国家提出以中部为纽带,东部带动开发西部的政策,使以武汉为核心、辐射周边的武汉经济圈正逐步形成,最终是要实现整个长江流域经济圈的大融合,形成新世纪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加速中国经济的不断飞跃。身处加入世贸组织挑战和难得历史发展机遇的武汉传媒,当然不愿坐失良机,无所作为。
     2003年12月19日,中共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在全省宣传思想暨文化建设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必须把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实现湖北由文化资源大省向中西部文化强省的历史性跨越。省长罗清泉部署文化建设工作时说,要加快推进集团化建设,做强做大文化集团,增强我省文化品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由于中国传媒的事业性质,所以不可能像一般企业集团以资本为纽带组建集团,而更多的是通过行政确认的方式组建,理论上节约了很多成本,但在今后的运作中往往不能解决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的实际问题,带来管理、结构和财务风险。因此,有人对中国的集团化进程持怀疑态度。湖北新闻界一位知名人士认为,实践已经证明,集团化是世界媒介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传媒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一种道路选择,但我们不赞成用不切实际的市场理论来解决中国复杂的现实发展问题。在某些时候,在中国这样一个处于转轨期的发展中国家,不可忽视市场力量的局限性,尤其是在复杂敏感的意识形态领域,要求传媒完全按市场力量完全彻底地改革开放,是不现实的。但如同我们的改革开放在不断探索中谋求中国现代化之路一样,这道课题有待于我们在传媒发展实践中逐步加以解决。
     在武汉,2001年7月8日,湖北第一家报业集团──湖北日报报业集团
     成立。经过两年的运营,已初步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市场运行机制。集团大力实行品牌和多元化发展战略,通过品牌延伸策略,提升集团内各媒体在广告竞争中的品牌活力,成立楚天广告总公司和楚天发行总公司,统一发行和广告经营工作,实现广告客户资源和管理资源的共享,形成集团优势,实行目标经营管理责任制,提出“办报经营紧密配合、经济指标双重考核、成本费用自我约束、利益风险共享共担”的工作思路,积极拓展多元化经营,跨区域跨媒体发展,迅速壮大集团经济实力。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6月,在爱尔兰都柏林召开的世界报业协会公布的2002年“全球日报发行量前一百名”排行榜上,《楚天都市报》以121.3万份的发行量列全球第37位;期刊《特别关注》三年发行节节攀升,已达40万份;2003年末,报业集团先期取得电子出版物许可;在全国报刊治理整顿中,《三峡晚报》等一批子报子刊加盟报业集团。
     武汉媒介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报刊发展迅速,市场竞争充分。1999年,武汉报业便已经历了短兵相接、贴身肉搏的惨烈竞争。其时全国都市报市场群雄并起,无所不用其极甚至充斥着两败俱伤恶性竞争的空前厮杀。武汉的“七国演义”同南京的“八国联军”及成都的“五牛”闹蓉城,都成为同城报业竞争的例证。经过长时间整合,长江日报报业集团于2003年12月28日正式成立。至此,武汉报业市场初显两大报业集团竞争格局,全方位的竞争不可避免。据笔者观察,两大集团现阶段的立足点首先是确保主力子报的品牌竞争力,一些报纸发展中的成功因素在两大集团各报纸上得到了体现,如加强服务性栏目、关注时事热点、开通24小时新闻热线、提高印刷质量等。《武汉晨报》、《武汉晚报》的图片运用明显加大,在读图时代,这点无疑能吸引更多的眼球。相比而言,《楚天都市报》在保持自身原有优势的情况下,主动求变,一是即将实行扩版策略,二是利用报刊整治后存在的地市报真空,准备以联合或直接进入形式寻求跨地域发展良机。湖北报业在经历行业报的滥觞和都市报火拼两轮“洗牌”后,已进入以两大集团对峙为标志的第三轮竞争阶段。
     在发展实践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媒体取胜三步曲:深口袋(足够的投资),很强的采编团队,很先进的市场意识。2003年11月11日,《新京报》在北京诞生,正是在此理念下催生的。主办方光明日报报业集团和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一南一北,各具特色和优势,使这张跨地域联合办起的报纸成为中国报业改革迈出重要一步的标志,作为传媒人,我们期待一个公正、公平、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性传媒大市场的出现。相对于广州北京的又一轮发展热潮,武汉在管理、人力资源、资本运作方面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市场经济提倡公平有序竞争,有竞争才有活力,才能达到双赢,更何况,时至今日,武汉仍没有一张具有全国或区域性影响力的报纸,这与武汉的文化与经济地位肯定是不适应的,因此,若要有所作为,我们的视野就应该更加开阔,要以长远的发展眼光解决现实问题,立足武汉,放眼全国乃至世界,勇于突破,在短期内力争创办一份在全国范围内都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大报,以提升武汉的中心地位,从而推动武汉经济文化建设的历史进程。
     一言以蔽之,武汉媒介市场发展空间巨大,武汉报业发展任重道远。
     (编辑:胡治平)


发表评论  
 
请进入东湖社区“新闻时评”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
 

 短信  铃声 小灵通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激情岁月  ·爱情滋味
·春暖花开  ·岁月留声
[港台流行] 存在(5566)
[宝贝情人] 感情线上  

人才信息最新信息列表: 人才信息最热信息列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