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站内检索:
首页>>新闻前哨>>2004新闻前哨>>3期>>本页       
 
【业务研讨】用新角度写老主题


(2004-07-03 11:19:39)

荆楚网 新闻前哨

咸宁日报社 杜先龙

     在许多同一题材的报道中,人们渴望着能看到从新的角度来进行报道的好新闻,这是人之常情,也是新闻工作者为了寻求更好的宣传效果所应该努力做到的。因此,选择各种各样的角度来报道某些不可避免地需要反复宣传的新闻主题,就成为新闻工作者创造性劳动的某种标志;角度对于表达主题的重要性,也就理应受到更多的注意了。
     所谓角度,就是事物与人们视野之间构成的位置,也就是人们观察事物的位置和方法。对人、对事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正像人们拍照一样,从正面、侧面拍照,形象的美是不完全一样的。
     新闻角度,是指作者站在不同位置,从不同的侧面,从一事物同他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比较,去报道新闻事实本身所包含的个性特点和思想意义。任何事物都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构成事物的诸因素和各个侧面,都是新闻报道可以选择的角度。哪些因素,哪些侧面会给人以新的感觉,新的启示,新的教育,新的指导,选择哪一个侧面更鲜明、更能扣响读者的心弦,就可以选择那个侧面作为新闻报道的角度。
     古人作诗很注意选择一个巧妙的角度,如叶绍翁在《游园不值》一诗中写道:“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在大好春光之时,诗人为何不去直接描写园内百花齐放的盛景,却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一枝出墙的红杏呢?妙就妙在凝笔写一枝,却能让人想象出园内之多。写诗如此,采写新闻报道更需选择一个巧妙的角度。那么,在许多同一题材的报道中,如何选择新闻角度呢?
     一、从变化中选取新闻角度
     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要选择好的新闻角度,就要从事物的发展变化中去寻找。同样,市场经济的竞争产生于变化之中,变动产生新闻。竞争的产生、竞争的手段、竞争的过程、竞争的结局及比较等,都可以找出好的新闻角度。
     1995年4月27日刊登在《解放日报》上的《上海家化公司好气魄,1200万买回美加净》,就是一篇从变动中找出来的新闻。据介绍,记者在1995年4月从有关方面获悉,曾是中国化妆品第一品牌的“美加净”牌号,“卖”给合资企业庄臣公司4年后又被原主上海家化联合公司重金“买”回,便敏锐的感受到这是个极好的新闻素材,当天即与家化公司联系,并在上海家化总经理葛文耀出访归来的第二天对此事的来龙去脉进行细致的采访。采访结束后,连夜写作,第二天稿件作为一版头条见报,由此揭开了“名牌怎么打”报道战役的序幕。
     这篇报道告诉我们,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事物,都是在不停地变化着的,新闻主要是报道变动的有价值的事实。记者观察事物,不能只看表象,要看到事物深层的东西。忽视事物的变化,就会失去寻找新闻的敏感。
     二、从以小见大中选择新闻角度
     选择新闻角度还有一个大小的问题。角度,角度,顾名思义就是一角。因此,在选择角度时,不能贪大求全,如果贪大求全,角度就选的太大,必然是新老材料掺杂,报道效果也就不佳。报道角度选择小一点,口子必然就窄,写起来就可以写得细一些,开掘得深一些。马克思说过:“每一滴露水在太阳的照耀下都闪耀着无穷无尽的色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7页)在生活中,有许多看来是极平凡的小事情,却很能说明大问题。
     农村上房的中堂位置,几千年来一直是农民供奉祖先灵牌和各种神像的宝地。1994年4月26日《中国青年报》刊登的《取下神像挂地图》报道告诉读者,在豫西农村,这块农家最神圣的地方,近年来却挂上了地图。农民李满仓凭着一张地图建起了一个覆盖几个地市的家电经销网络;80%以上的青壮年劳力拿着地图走南闯北,做木工,搞建筑,办家具商场;农民李世英拿着地图走村串户替公家收购粮食,办起了农副产品收购公司。报道中的这些小事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从封闭转向开放,从传统转向现代,从自然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沧桑巨变。广大农民在摆脱贫困、奔向小康的过程中,不仅创造了全世界所注目、惊奇的经济成果,而且在思想、文化价值观上,经历了从保守到开明,从愚昧迷信到信仰科学的心理嬗变。真可谓窥一斑见全豹,一滴水见太阳的以小见大的好角度。
    
     三、从共同兴趣中选取新闻角度
     一般地说,古今中外,人们都有一种“求新”的共同心理和共同兴趣。人们对旧闻、老套是心烦讨厌的。“共同兴趣”是一种客观存在。我们所说的共同兴趣是指广大读者所关心的、爱好的、有兴趣的一切问题,不仅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也包括日常生活、业余爱好、自然现象等方面的内容。我们要善于把同一个事件中最重要、最有意义、最能引起读者兴趣的事实挑出来,或者从同一个事实或事件中选取能引起读者兴趣的最有意义的新闻角度,加以单独报道。
     最近,翻阅一些旧资料,发现这样一段记载:1963年9月9日新华社播发的《八种半导体收音机试制成功》一稿,为20多家报纸广泛采用。与这条消息同一天发表的,还有一条《一批价廉物美的新型收音机上市》的消息。但后一条消息采用率远没有前一条高。而半导收音机试制成功的消息,恰恰是从后一条综合消息中“抓”出来,单独编写成的。从这件旧闻中,足见当时处理这篇稿件的编辑同志颇具抓“共同兴趣”的能力。
     半导体收音机试制成功,事情不算大,只不过是一种新产品问世。但在当时,却算是一件新鲜事物,它十分生动地说明了:一、我国收音机生产已步入了国际先进行列;二、半导体收音机价廉、轻便,对收音机普及提供了有利条件。消息一发表,自然为广大读者所关心和欢迎。
     现在,把这条新闻找出来重读一遍,觉得它写来也饶有趣味。关于半导体收音机的许多知识,诸如性能、特点、式样、质量等,都交待得很清楚。这些交代十分必要。这种新问世的收音机,外观美不美?质量好不好?性能、特点又如何?对这些,读者都有兴趣知道个究竟。编辑“抓”住读者这种共有的兴趣,做足了文章,报道效果之好是不言而喻的。
     四、从求异思维中选取新闻角度
     所谓求异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是通过对已有经验的奇妙综合,产生某种与众不同的崭新思维的过程。人们通常的思维活动,是按照思维定势(即按一种习惯、固定的思路)去发现和考虑问题的。这种思维方式的优点是促进思维的快捷性和方向性,其消极面则表现为思维的刻板和惰性,缺乏创新意识。
     新闻工作是一种天天创新的活动,新闻工作的这一本质特点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在运用定势思维的同时,更应努力培养自己的求异思维。这样,我们就有可能于“无声”处听到“惊雷”,在别人眼空无物时独具慧眼,在他人认为只能这样写时你却能独辟蹊径那样写,从而找到见人所未见、论人所未识的新闻角度。
     《学习南京市绿化经验要注意三点不足之处》(新华社1982年2月18日电)就是运用求异思维选取新闻角度的代表作。众所周知,在以往的新闻报道中,在报道成绩时,对存在的缺点多数是避而不谈,至多是轻描淡写的说一下而已。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我们的宣传报道中存在着这样一个思维定势:即宣传先进典型,主要是讲成绩,讲经验,如果专门报道缺点或问题,那便是有损先进典型的声誉,怕产生负面效应,作者怕惹出一些说不清的是非。该文作者动用求异思维,没有一般化报道南京市绿化建设中的经验,也没有用成绩和缺点半斤对八两的那种折衷写法,而是直截了当地着重写了南京绿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50年代60年代绿化的街道,树干高2.5米,太低了,影响交通安全;行道树在栽植时打洞普遍小;树的品种单一,悬玲木(法国梧)太多。对这些问题,消息中一一道来,既说出它产生的原因,也说出它给城市交通、人民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和经济损失,毫不遮遮掩掩,又不耸人听闻,讲得实实在在,对当时一些大中城市的绿化工作具有强烈的指导意义。
     总而言之,记者要想通过有价值的新闻角度去表现老主题,以引起读者的兴趣,产生好的社会效果,就必须下工夫,深入到实际中去,观察思考,从纷纭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及时发现和选择既有特点又有普遍意义的新闻线索进行报道。很多好的新闻角度,只有深入下去,通过体验和观察,才会有感触,激起你的写作热情与兴致;也只有深入下去,扎到底层,才能拿到货真价实的第一手材料,并在许多同一题材的报道中写出真正贴近人们口味的独家新闻来。
     (编辑:肖曜)


发表评论  
 
请进入东湖社区“新闻时评”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
 

 短信  铃声 小灵通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激情岁月  ·爱情滋味
·春暖花开  ·岁月留声
[港台流行] 存在(5566)
[宝贝情人] 感情线上  

人才信息最新信息列表: 人才信息最热信息列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