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站内检索:
首页>>新闻前哨>>2004新闻前哨>>2期>>本页       
 
【研究与交流】“三贴近”与三克服


(2004-07-04 14:20:06)

荆楚网 新闻前哨

 鲁力

     几十年来,党报存在的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所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的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现在提出“三贴近”,是针对我们在这方面还有些做得不尽人意而提出来的。
     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我们曾提出过新闻要用事实说话,要干预生活和敢于干预生活。这些提法和现在提的“三贴近”,意思有些相似。但几十年过去了,为什么还没解决好?这是因为还有一个常常在支配着我们新闻队伍的思想和行动的贴近领导、贴近会议、贴近明星(包括贴近“大款”,宣传嫌贫爱富)的坏毛病,长期挥之不去,需要我们坚决克服。
     曾几何时,“贴近领导”到了登峰造极、读者厌恶的程度。要闻版几乎全被领导干部的活动占完了,不是一条,而是两条或三条,甚至整版的篇幅,都是领导干部的讲话和调研活动,非常一般的活动,毫无新闻价值,也要作新闻发表。除了领导干部的活动,就是会议消息多。领导干部的活动不是完全没有新闻,但不是条条都是新闻。会议也一样,有的会议有新闻,有的会议没有新闻,可许多毫无新闻价值的会议消息,却占了许多不应该占的版面。
     至于“贴近明星”的报道,是近几年媒体特别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因为随着人们的生活改善,精神文明的建设滞后,忽视道德修养,加之信仰危机,人们追求吃喝玩乐的思想膨胀,于是有些传媒为了适应世俗而媚俗,“贴近明星”的势头大为发展。宣传明星不是坏事。为国争光的明星,对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明星,本身就是大新闻,全国人民关注,全世界关注,是应该大张旗鼓宣传的。可现在“星”们的文章、消息、照片,连篇累牍见诸报端。“星”们的“隐私”尤其看重,你登了我还要登,不怕重复。“赚钱之星”,也是媒体“贴近”的对象,有人说的很明白,“谁有钱就宣传谁”。
     “三贴近”的核心是“贴近群众”。脱离了这一条,就没有意义了。胡锦涛同志说:“宣传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结合经济工作和其他实际工作一道去做,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要大力宣传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着力营造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良好氛围,深刻阐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多办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总书记的话,对我们如何领会“三贴近”精神和“三贴近”的内容,都说的很清楚。前不久,长江日报刊登的《“黑脸包公”姜瑞峰来汉作报告》的新闻,可说又为“三贴近”做了注脚,他的报告没有讲“贴近群众”,而所讲的内容,却是和群众贴的很紧。他说:“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岗位可以变,职务可以变,但对老百姓的感情不能变。只要时刻换位思考,就会萌发和增强与老百姓的感情……对上访群众要做到‘来者不拒,言者必听,有事必办,满意为止’。为老百姓办事,权力用到101%不为多,为自己办事,权力用到0.1%不为少。”媒体讲“贴近群众”,就要为群众把手里的权力(宣传报道权)用到101%。
     党报本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和喉舌,这是个老问题了,但要真正照着做,却不是容易的。“三贴近”从某种意义讲,就是要恢复党报的本来性质。宣传报道当然要掌握方向,要正确引导,要注意稳定。但什么都捂住,不让群众知道,结果只会“脱离群众”。许多事情,让群众知道,天塌不下来,反而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去年的抗“非典”是个很好的经验。党报要“贴近群众”,一方面,是要为群众办好事和宣传好为群众办了好事的典型。另一方面,是有责任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帮助群众知道应该知道的信息。这才称得上“贴近”。
     应不应该“贴近领导”,不能绝对化。过去我们有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叫“吃透两头”,即吃透上头的精神和吃透下头的情况(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才能写出好的报道。我们说领导干部的活动不是条条都是新闻,却不是都没有新闻。有些领导干部的活动和讲话,是非常重要的新闻。延安时期毛泽东讲“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后来对“三个世界”的分析,就是影响世界的大新闻,应该让群众都知道。当地党政领导发表的有关影响群众生活的讲话和活动,有新闻价值,群众还喜欢,读者爱看,应该认真报道。《湖北日报》报道了省委书记俞正声在广水市大庙村瞿连泰家访问,瞿说,不久前,他在派出所办身份证时,派出所多收了他50元钱。俞正声听了这个情况以后就带着瞿连泰,专程到溪河镇派出所了解情况。派出所长说,多收的钱是罚款,俞正声指着墙上的规定说,公民超期补办身份证,按规定可以罚款也可以警告、不罚款,为什么不警告就罚款?派出所再困难,也不能向农民伸手呀。派出所当面退了款。这是一篇写领导人活动的报道,又是一篇很好的“贴近群众”的报道。应该提倡。
     “贴近群众”,重要的还在克服“官本位”。贴近官员太多,又说的都是空话、套话,没有新闻,读者就有些厌恶。我们有些记者有一种不好的习惯,写文章总是喜欢不恰当地夸大领导人的作用,以为一篇消息只有某领导人说了话,才有份量,夜班不敢不发。这很不好。狐假虎威,以表现领导来抬高自己文章的身价,也永远写不出好文章。
     “贴近群众”,贵在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把群众的事都看成小事,肯定做不出“贴近群众”的好文章。包括我们过去宣传的雷锋,他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但经过深入采访、梳理、研究,就写出了群众喜闻乐见的好文章。记者要眼睛向下,要善于从群众的所谓“鸡毛蒜皮”里发现新闻。(编辑:潘宗信)


发表评论  
 
请进入东湖社区“新闻时评”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
 

 短信  铃声 小灵通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激情岁月  ·爱情滋味
·春暖花开  ·岁月留声
[港台流行] 存在(5566)
[宝贝情人] 感情线上  

人才信息最新信息列表: 人才信息最热信息列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