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站内检索:
首页>>新闻前哨>>2004新闻前哨>>2期>>本页       
 
【传媒品牌打造】下功夫“三贴近”打造重点工程报道精品


(2004-07-03 17:54:04)

———“南水北调中线踏访”采写体会

荆楚网 新闻前哨

曾祥惠 黄中朝 

     对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重点工程的报道,始终是党报的一个中心任务。从建设武钢、长江大桥、二汽,到兴建葛洲坝、三峡工程,湖北日报关于重点工程的报道,有着良好的传统。为了报道好中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湖北日报转变思维方式、采访方式、写作方式,围绕“三贴近”,进行了一次成功尝试。
     从2003年11月3日至12月17日,从汉江源至颐和园,从湖北,经陕西、河南、河北到天津、北京,湖北日报“南水北调中线踏访”采访组,历时45天,行程5000多公里,先后采写、刊发38篇长篇报道,向读者介绍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决策过程和现实进展,北方人民对南水北调的期盼,水源区湖北等地为保“一江清水向北流”的奉献与牺牲。业内外众多人士认为,这一重大报道,无论从形式、规模还是报道质量,都开了全国新闻媒体之先河。
     这一重大报道尚在进行中,即随着互联网等多种传播形式,在踏访沿途产生了良好反响。不少读者反映,整组报道融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民情于一体,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展示了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一幅幅动人画图。

     紧贴现实,直面社会需要回答的问题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的丹江口水库,在湖北境内,理所当然,湖北日报对南水北调这一伟大工程,给予高度关注,除及时报道这项工程的论证、决策、实施等动态情况外,从转变对重点工程报道的思维方式入手,认真分析,反复谋划,确立进行立体式深度报道的设想。
     兴建南水北调工程,对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典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和江苏、山东施工现场同时举行。此后,国内的众多媒体,对这项工程进行了多次宣传。一般地说,读者对这项工程的伟大意义,大多耳熟能详。然而,这也调动了许多关心国家大事的读者另一面的求知欲望:这项工程决策是否得到群众的拥护,究竟怎么进行,工程难度如何?
     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湖北日报编辑部决定,围绕读者产生的急欲了解这项工程的强烈愿望,紧扣他们急需了解的与工程相关的问题,组织踏访组,到中线工程的实际中去,直击工程的种种现实情况,用活的事实,解答读者欲知、未知的问题,进行正确舆论导向,不断增大拥护这项工程的社会声音。
     踏访组运用在丹江口水库大坝实地了解的情况,向读者报道了中线工程的控制性工程──大坝加高的各项准备工作内幕,回答了读者关于大坝加高是否可行的疑虑;通过对陕西到湖北的几百公里汉江沿线群众退耕还林、保持水土的实情报道,解答了华北受水区群众十分关心的北上汉水水质能否确保的疑问;长达1400多公里的中线工程向北引水线路,将如何通过渭河等大跨度的山涧、焦作煤矿复杂的采空区和华北平原难于控制的沙土、膨胀土地带;超采地下水,造成华北平原城乡地下水位下降,形成贻误子孙的“地下漏斗”,揭示南水北调工程兴建的紧迫性,等等。把人们一般视力所及的问题,毫不隐瞒地展示出来。
    
     然而,踏访组并不满足于回答读者关心的表象问题,还把反映的触角,伸向引人思考的领域。从湖北十堰到陕西安康,距离仅为200多公里,采访车却行走了上十个小时,这是沿路山体滑坡造成的。记者用亲历的事实,引出了沿江建路、开山炸石,水土流失,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安康地区,饱受水灾之苦。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原因,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建在汉江干流、支流之上的大大小小的水库,大多泥沙淤积,目前已是废库,但还在利用。记者依据这样的事实,提出了中线工程水源区现在的水库如何管,将来的水库如何建的问题。
     对人们有所忽视的一些现象,记者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作回避。水源区最大的工业城市十堰如何进行工业、生活污水治理,是一个区域性的难题。因为这个区域,有中央大型企业,有地方政府,如何进行有效的合作、沟通,是比简单治理污水更紧迫的任务。记者依据事实,大胆地提出治污必须区域合作、整体联动的建议。中线工程经过的湖北武当山、丹江口,河南南阳、郑州、安阳,河北邯郸、保定,天津、北京,都是文物大区,在工程兴建中,怎样注重文物保护,此前虽有人提出,但声音较为微弱。记者关注这一重要的现象,尖锐地提出要给予高度重视,让古文明不断延伸。记者笔下的这些问题,在读者中引起互动,从而引导着人们不断深化对中线工程建设科学性、长远性的思考。

     紧贴生活,捕捉时代最具特色的内容
     进行重大工程报道,最怕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时下,有些重点工程报道,声势、规模颇大,所用版面不少,然而,却不能打动读者,或者说不能给读者留下什么印象。究其原因,不外乎是从事这些报道的同志,没有深入到这些重大工程之中。他们对生活的轻视,必然被生活反作用──得不到反映生活真实的材料。
     不少媒体从实践中得出的上述教训,毫无疑问,必须认真面对。然而,要克服这种状况,殊为不易。由于重点工程名声大、规模大,涉及点多、面广,方方面面非常复杂。这给采访活动带来了不少难度。要捕捉具个性特征的内容,避免报道告诉读者人所共知、人云亦云的东西,就需要新闻工作者到现实中去,到新闻发生的场景中去,到工程建设者中间去,到激烈的矛盾演绎场中去。
     鉴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南水北调中线踏访组面临的任务,就是要切实转变采访作风,到反映中线工程情况、应该去必须去的地方去,获取活生生的新闻事实,更准确地说,寻找最具个性特色的新闻事实。
     踏访组为了找到汉江源头,反映汉江源头活水涌流的情景,翻山越岭,拨开荆棘,步行几十里山路,累得浑身像散了架,依然乐此不疲;为了亲身体验秦巴深山农民退耕还林、治理水土流失的实况,记者顶风冒雨,冒着汽车随时可能抛锚或者滑下河沟的危险,走进深山农民家中、退耕还林山沟,与农民谈心;为了告诉读者引水干渠如何向天津、北京分水,记者赶时间顾不得吃午饭,来到河北徐水县境内的西黑山,与工程技术人员一道分析地形,了解现场,研究报道方式与内容。
     要真正深入生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丹江口库区,几十年前有几十万群众为了国家利益,舍弃小家,移到外地。现在,随着大坝加高,库区水位上升,又将有几十万群众,搬离他们世代居往的地方。记者在湖北丹江口市、河南淅川县等地,采访各级干部,他们中间不少人有思想顾虑,担心自己负责的这项难度颇大的工作,还可能有漏洞,不愿记者与群众直接见面。为了打消他们的顾虑,记者提出与干部一道下乡,随时讨论、寻找对具体问题的正确看法,得到了各级干部的赞成。大家一起走到移民家庭,面对面观察、交谈。实地了解移民的生活状态,体验他们的奉献精神。干部们感动地说:“党报记者能这样深入到群众中间,倾听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对我们的工作是一个促进和帮助。”
     紧贴生活,不等于只是到生活中去,它还包括用心去感受、体验。中线工程沿线各地,有许多折射着时代精神的宏伟建设工程。丹江口水利枢纽,是新中国建立后最早治理大江大河的工程。记者注意采访这项工程兴利于民的防洪、发电效益,以历史向现实延伸的事实,告诉人们,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一以贯之的。记者认真采访,了解到河南林州人民用十年时间修建的红旗渠,其艰苦奋斗精神,在南水北调中依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并把这一结论诉诸文字,告诉读者。中线引水干渠,与西柏坡等革命圣地相邻。记者踏入西柏坡,实地采访、思考,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造福民众的半个多世纪的追求,通过报道告诉读者,赢得了读者的认同。

     紧贴读者,努力展示生动活泼的现实
     是不是抓住了重大问题,深入到实际中去,就能够完成好南水北调这样重大的报道任务?踏访组通过实践认识到,重大工程的报道,由于技术性强,场面恢宏等方面的特别因素,要把贴近读者的意识,贯穿始终。要做到这一点,切实转变写作方式必不可少。

     用什么样的视角反映南水北调?
     回顾以往的重大工程报道,居高临下,用领导机关、政府部门的观念统率的多;用群众眼光、基层体验反映的少。结果,使不少报道走不到读者中去,引不起读者的共鸣。踏访组的记者,努力改变着这类报道的传统写作方式。
     让群众唱主角。记者笔下,写了参与南水北调这项伟大工程的技术人员的科学攻关,沿线领导机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的种种不为人知的内情,古汉江源群众积极领取树苗自觉退耕还林的行动,引丹渠首群众踊跃参加生态林建设的热情,人们为在滹沱河打响中线工程施工第一枪的周密准备,等等,使人民群众的创造与追求,跃然纸上。
     传达群众的呼声。记者笔下,有水源区干部群众拥护中央南水北调决策的声音,也有他们希望国家既重视调水也重视水源区生态建设的呼声;有受水区各个局部的用水急需,也有华北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统一调水、合理用水的建议;有南水北调受益的城市人群的盼水呼吁,也有他们中间不少有识之士关于节约用水、进一步合理配置水资源的思索,等等。一言以蔽之,把群众的呼声,准确、及时地反映出来,并尽可能科学地反映出来。

     用什么样的形式反映南水北调?
     平面的、静止的报道形式,是读者对一些主流媒体报道重点工程不太满意的一个重要方面。踏访组用踏访形式,一种立体的、运动的报道形式,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收历史与现实于一篇。“半个世纪情倾江口”──将南水北调漫长的决策过程,集中于丹江口水利枢纽予以反映,为国内媒体首次披露;“瞄准世界一流目标”──新设立的国家南水北调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的主要负责人首次接受中国主流媒体记者采访;“一万里路人和水”──以散文的笔触,描述中线工程的气势、特点,概括这一工程的“生命线”、“幸福线”、“智慧线”和“进军线”的非凡意义。
     报道正在发生的故事。南水北调工程世界瞩目,中线工程如何穿越黄河,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记者写了我国水利界两家权威部门,长江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持续数年、尚无定论的不同论证、不同选择,指出这是新时期科学决策的一个生
     动例证。在中线工程经过的湖北、河南、河北、天津、北京诸省市中,河北省率先成立办公室,对人员进行岗位培训,记者在培训现场感受,写出备受沿线省市关注的“面对一部时代大书”。正在发生的故事,给人可亲可信的感觉。

     用什么语言反映南水北调?
     抒发人们心底的感受。凝聚着中国农民创造与智慧的红旗渠,把人造天河的世代梦想,铺陈在中州大地,“震古铄今红旗渠”,是对现今兴建中线工程,依然需要艰苦奋斗的昭示;秦巴深山的千山万壑,华北平原的坦荡原野,京津地区的处处城廓,亿万人民心底回荡着对南水北调这项德政工程的赞美,“敬仰那一片庄严的鲜红”,把亿万人民心中的感受,浓缩到天安门国旗升起的时刻。记者笔底的抒情,倾吐着亿万人民的心声。
     既然是刻意写给读者看,就要把中线工程沿途的历史沿革、风土人情尽可能入文。这里有一个重要原则,即用什么方式把它们揉合在一起。不加选择地反映,只能是画蛇添足,平添笑柄而已。踏访组记者的笔触,紧扣古往今来的治水兴利、自然环境变迁,紧扣当代共产党人遵循自然规律,造福民众的科学追求,力求严谨求实,满纸文采。报道见报时,被不少读者剪报收藏,称38篇文章,篇篇读来琅琅上口,赞为近年尚不多见的美文。
     踏访组结束采访回到武汉,行装未卸,武汉地区一批新闻学专家、教授,即会聚一堂,评说“南水北调中线踏访”系列报道。大家对这种“三贴近”的报道方式,及由此产生的“三贴近”的系列作品,给予“开媒体先河”、“突破了对‘三贴近’的一般认识”、“现场感强,每篇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文笔流畅,引人深思”等中肯评价。(编辑:胡治平)


发表评论  
 
请进入东湖社区“新闻时评”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
 

 短信  铃声 小灵通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激情岁月  ·爱情滋味
·春暖花开  ·岁月留声
[港台流行] 存在(5566)
[宝贝情人] 感情线上  

人才信息最新信息列表: 人才信息最热信息列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