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站内检索:
首页>>新闻前哨>>2004新闻前哨>>1期>>本页       
 
【视听天地】电视新闻与受众心理


(2004-07-04 18:15:34)

荆楚网 新闻前哨

湖北电视台  康师武

     电视新闻因为有视听兼备、长于再现、时效性强、家庭式接收方式等独特优势,从而深受观众的普遍欢迎。然而,它与受众的关系不像法律条文那样对公民有约束力,又不像文件那样有指令性。它要依靠新闻事实本身的吸引力、影响力、感染力去说服观众、诱导观众、打动观众。所以,电视新闻报道能否适合观众心理,为他们所接受,对于增强报道效果,增加收视率至关重要。
     一、报道要能引起观众的充分注意
     就记者的主观愿望而言,都希望自己的报道能给观众留下印象,形成反响。但实际上却并不简单。大量的报道甚至于能使观众“注意”都做不到。注意可分为三类。
     (1)无意注意。这是由于意外出现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注意。(2)有意注意。这是根据人的意识需要,把精力集中在一定的事物上。(3)隐意注意。这是指人们根据对客观事物分析提出的应搜寻的尚未出现的潜在目标。不论引起观众哪一类注意,在报道中“令人瞩目”的事实必须陈述到位。客观事实是新闻的基本内容,陈述事实是报道新闻的基本手段。要尽量选择信息量大的新闻素材,提高每个单一事实的有效信息量,精心结构,精选角度,精良制作,明白流畅,通俗易懂。新闻能引起观众的注意,还要注重把多种电视语言符号、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生动传神地向观众报道新闻事件。这样,就能尽可能多地消除事实的不确定性,增加新闻的信息量。新闻事实日新月异,千姿百态,我们要在“新”、“特”、“活”、“鲜”、“巧”上做足文章,不断给观众以新的刺激,从而使观众的注意力长盛不衰。
     二、报道要能引起观众的普遍兴趣
     普遍兴趣的根本内容是人们最为关心的事情,就是新闻事件、人物的“显要性”。有些新闻由于其本身的重要或显要,其新闻价值比较容易显现。但是,报道中大多数新闻价值是潜现的,这需要记者拿出看家本领,透过事物的现象,把潜在的价值挖掘出来。这个过程有个技巧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对观众关注的中心或重点有比较明确的认识,使报道适合各种不同层次观众的需要。观众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生活信念造成心理上的差异,必然会对同一新闻产生不同的兴趣,造成不同的“后果”和影响。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和把握观众普遍兴趣的心理信念特征。
     信念是人们对某一思想、理论、事物的看法。它有三个特征:稳定性:一种信念一经确立就比较难于改变;倾向性:人们往往从自己的信念出发去审度事物;亲和性:人们遇到与自己信念相近的事物时,就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反之就没有兴趣甚至厌恶。即使在人民内部,人们的生活信念差异也很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我们的电视新闻工作者担负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历史重任。这就决定了电视新闻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性。一方面要积极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另一方面,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密切联系群众,及时反映群众的愿望,努力实践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我们研究观众普遍兴趣的心理特征,正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以上基本任务。
     电视是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体,以特有的优势和魅力吸引着观众,对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具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的大小又是和我们的报道艺术优劣成正比的。观众普遍兴趣的心理信念特征决定了许多观众对空洞的说教式的报道会产生抵触情绪。一条成功的、技巧成熟的电视新闻报道,必然有牢实的根基(确切的事实),较高的格调(事、理、情兼备)浓厚的趣味(新闻事实的特异性、新鲜性、针对性、启发性、鼓动性、呼吁性、悬念性)。人类的活动及其经验都不可避免地带上各个特定行业或专业的特点,而电视新闻又必然顾及各行各业、各阶层、各类观众的普遍兴趣。那么,我们的报道就要在下力气探索人类社会、经济、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用生动的事实来阐发客观存在的规律。尽量把新鲜事实中寓含社会进步本质、时代主旋律的生动情节、细节形象地表现出来。要把准社会的脉搏,使报道做到有事:让观众有所知,才有影响力;有理:使观众有所思,才有说服力;有情:使观众有所感,才有感染力;有趣:使观众有所悦,才有吸引力。
     三、报道要与观众建立起亲近的关系
     电视新闻从采访、拍摄、编辑直到播出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给观众看的。我们不能强制观众看我们的新闻,更不能强制他们接受报道中的内容,观众在心理活动上是绝对自由的。心理学认为,智力正常的人都有一定的“智慧批判性”。这就是说有判别事物正误、是非、优劣和内心自省的习惯与能力。文化水平越高、受教育越多、社会经验越丰富的人,他的“智慧批判性”也越强。因此,人们在看新闻时,愿意在充分了解事实的基础上,独立判断,得出自己的结论,而不愿意边看报道边听教诲;他们愿意了解新闻的来源,以分析新闻的可靠程度,而不愿意记者大包大揽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当作所有新闻的来源,强迫观众相信;对有争议的问题,他们愿意了解双方的情况和意见,以便自己去辨别是非,而不愿意只看到正确一方的情况和报道者的结论。如果我们的新闻报道只摆出一副开导、教育的架式,就是对观众的“智慧批判性”的蔑视,会有损观众的自我心理,使之对此类新闻产生反感以至疏远。总的说观众是信任党的新闻舆论的。但是,由于观众心理素质的提高,就对我们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正面还是反面典型的报道,都要做到实事求事,以事实取信于观众。现在的观众思想修养、文化水平、认识问题的能力已大大提高了,没有谁会把报道当成行动指南。思维活动也无法用行政手段加以管制。因此,我们应该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去调查研究观众的心理,找出通向他们心灵的道路,来不断改进自已的报道。(编辑:潘宗信)


发表评论  
 
请进入东湖社区“新闻时评”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
 

 短信  铃声 小灵通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激情岁月  ·爱情滋味
·春暖花开  ·岁月留声
[港台流行] 存在(5566)
[宝贝情人] 感情线上  

人才信息最新信息列表: 人才信息最热信息列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