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语属脑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文,有卫藏、安多、康三大方言。云南藏语属康方言。藏文是公元7世纪吐募王松赞干布时藏族学者土弥桑布扎参照梵文,结合藏语实际情况创造的一种拼音文字,共有30个辅音字母。4个元音符号,以及用来拼写外来语的5个反写字母,一直通行于藏族地区。
云南藏族聚居区迪庆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横断山脉的南段北端,地势北高南低,境内地理为三山夹两江。三山是怒山山脉、云岭山脉和贡嘎山脉,其间澜沧江、金沙江自北而肉员穿全境。境内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山峰有百余座。其中梅里雪山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为云南最高峰。藏族地区群山连绵,土地辽阔,水草茂盛,属温带和寒温带季风气候。
由于受地势、地貌、气候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垂直分布的3种生态环境: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占全州总面积的32.1%,气候寒冷,最低气温—27℃,最高气温25℃;地形较为宽阔,有大面积的高原盆地,土壤为高山土、棕壤、暗棕壤及草匈土。该区是牧业、林业和冷原作物的主产区。植被以云冷杉为主的亚高山针叶林,农作物一年“熟,有青棵、马铃薯、蔓营、小麦和养麦等。草场面积为654.8万亩,以饲养耗牛、梳牛、黄牛、绵羊为主。这一地区还出产虫草、贝母、松茸等珍贵药材和菌类,栖息着滇金丝猴、野驴、黑颈鹤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海拔在2200—3000米的山区,占总面积的48.7%。属中温带季风气候,土壤多为山地红壤、棕壤及暗棕壤。该区是经济林、家种药材、旱作杂粮的主产地,植被为云南松、栋类等,也是名贵观赏花卉的生长地。农作物—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主产玉米、小麦、蚕豆、油菜,次为养麦、燕麦、马铃薯,少数地区产水稻。草场为山地灌木丛草场,以饲养黄牛、山羊、猪、家禽为主。海拔在l480—2200米的河谷地区,占总面积的19.2%,属南温带和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以冲积土为主,红壤、水稻土次之,农作物一年两熟,主产以水稻、玉米、小麦、油菜、豆类为主,是迪庆的主要粮产区。
迪庆州境内水流急,落差大,水力资源极其丰富,总量为1370万千瓦。全沙江虎跳峡长达15公里,江面窄,落差达196米,发电能力—十分可观。
迪庆州境内奇异壮丽的自然景观及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是极珍贵的旅游资源。
云南的藏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境内哥登新石器文化遗址证巩早在六七千年前各民族先民就在这里生息繁衍。从德钦县纳古、永芝,中旬县尼西等地发掘的石棺墓及其文物看,约在2300多年前,吐著先民就在这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土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