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讯(楚天金报)(记者郭会桥 戴辉 通讯员王自民 钟进军)
六项之最
公铁两用桥跨度——世界第一
据天兴洲大桥建设指挥部总工程师宋伟俊介绍,从已建成的公铁两用斜拉桥跨度来看,目前国内排在第一的芜湖长江大桥,主跨长达312米;国外第一的厄勒海峡大桥(丹麦至瑞典),主跨长490米;而新建的天兴洲大桥主跨达504米,分别比芜湖长江大桥、厄勒海峡大桥长192米和14米。天兴洲大桥建成后,主跨长度位居我国公铁两用桥梁之首,世界排名第一。
据了解,除天兴洲大桥外,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九江长江大桥和芜湖长江大桥等4座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全部出自大桥局勘测设计院之手。
大桥荷载2万吨——世界最大
天兴洲大桥是世界上第一座按四线铁路修建的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可以同时承载2万吨的荷载,是目前世界上荷载最大的公铁两用桥,可保证桥上众多汽车、多列火车同时过江。
采用三索斜拉——国内首次
天兴洲大桥的外观也独具个性——它是一座三索斜拉桥。从桥面的横断面看,三面索构成了船帆形,中间的桥索和隔离带将道路划边分流。斜拉索主塔为倒钻石型,桥身为米白色,在绿洲清水的衬托下,轻盈而灵秀。
据悉,在国内斜拉桥中,天兴洲大桥是首次采用双塔三索面的新结构。
大桥斜拉索——国内最大
据测算,天兴洲大桥的斜拉索单根受力达1200吨,为国内斜拉桥中最大斜拉索,以满足大桥四线铁路、六车道公路的庞大荷载。
运营时速——国内最快
天兴洲大桥是我国第一座能够满足高速铁路运营的大跨度斜拉桥。大桥开通后,列车速度可达200公里/小时,汽车速度可达80公里/小时。
环保措施——国内最强
为减少列车通行带来的噪声污染等,天兴洲大桥的铁路枕木和铁轨间拟加装橡胶垫,人口密集区沿线采用封闭式屏障等。
据悉,天兴洲大桥环保工程投入高达1.5亿元,专门用于减震、降噪、绿化、电磁辐射防护等,环保措施堪称国内最强。
四大工程
武汉天兴洲大桥建设指挥部负责人昨表示,天兴洲大桥枢纽工程包括四大部分,分别是:大桥正桥,公路引桥,武汉火车站(客运站)及配套工程,长江南岸铁路引线。总投资达110.6亿元。
正桥并排四列火车
大桥位于武汉长江二桥下游9.5公里处的天兴洲分叉河段上,正桥全长4657米。公路桥为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铁路可并排行驶四列火车,为客运专线和普通火车线各2条,设计时速200公里,最高可达250公里/小时。
公路引桥延长1.3公里
公路引桥北起江岸区平安铺,南至洪山区中北路延长线(即规划中的青化路),由平安铺立交、和平大道立交、友谊大道立交、武青四干道立交、青化路立交组成,长约8公里。路面设双向6车道,设计速度达80公里/小时。
天兴洲大桥南岸引桥延长1.3公里左右,向东越过青化路立交“落地”。这样,天兴洲大桥的南岸引桥差不多要横跨大半个青山城区。
武汉火车站大“扩容”
武汉火车站选址杨春湖东侧,火车运输客运量将大幅扩容。根据规划方案,武汉火车站设正线4条、到发线16条,站台9座,规模远远大于武昌站和汉口站。
配套新建铁路引线
配套的铁路引线,起于黄陂滠口站,经天兴洲大桥、武汉站至乌龙泉站,为双线铁路,可并排行驶两列火车,属京广高速客运铁路专线(楚天金报曾作报道)的武汉段。
武汉规划6条“过江龙”天兴洲大桥为何最后建
根据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2年-2020年),武汉跨越长江的过江通道共有9条。其中,规划新建青岛路、二七路和杨泗港3条过江隧道。包括天兴洲大桥在内,已建和在建的长江大桥有6座。
天兴洲大桥是众多桥梁中最后动工的一个过江通道,为何要选择最后建呢?
对此,武汉市规划部门负责人解释,这是由城市交通需求的轻重缓急,以及国家铁路总体规划决定的。
据了解,最先建成的长江一桥,选址江面最窄的地方,适应了当时的交通需要和建桥能力,成为武汉首条过江通道。
1995年建设的长江二桥位于城市中心区内,该桥建成后,打通了三镇第一环(内环),满足了城市中心区的过江需求。
2000年建成的白沙洲大桥(长江三桥),是为了分流西南方向的过境车流出城,缓解城市内环线的压力。
2001年,作为沪蓉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军山大桥(长江四桥)建成,至此,武汉市外环线西南段诞生。
2003年底,为打通武汉绕城公路(大外环),解决环线交通的东北方向车流,阳逻公路长江大桥动工。
今日,天兴洲大桥动工,依据国家铁路发展规划要求,采取了公铁合一的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