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楚天都市报记者 蒋绶
突然发现钥匙掉了,有家不能进,这个急啊!我们许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请人急开锁。可是,过后一想,我这锁还能保险么……
“急开锁”,让人欢喜让人忧
9月20日,武昌水果湖一小区住户张先生回家时,突然发现钥匙不见了。翻窗吧?家住在七楼,危险性很大;撬门吧?一扇防盗门价值近千元,损坏了实在不划算。
情急之下,他想起了小区临街边的修锁摊。修锁的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师傅,配钥匙、开锁,样样都会。别看他老,开锁的动作却十分利索:只见他将薄薄的塑料绳塞进锁孔,再用细铁丝将锁孔填满,用起子轻轻一扭,防盗门一下子就打开了,开锁过程不到一分钟。
老人拿着50元酬劳,蹒跚离去。但张先生却在家门口愣住了。他想,这老师傅什么都没问,也没查看他的证件,万一遇到有人心怀叵测,自家的防盗门岂不是形同虚设?
采访中,多名市民反映,“急开锁”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市民带来了不少隐忧。
“急开锁”市场,怎一个乱字了得
市民的隐忧从何而来呢?
9月20日至9月25日,记者暗访发现,目前市场上的“急开锁”业比较混乱,确实让人放心不下。
在汉口武胜路、青年路,汉阳钟家村,武昌鲁巷、徐东、首义路等处附近的居民小区,记者看到,“急开锁”的招牌、摊点、门店随处可见。甚至连一些五金店、杂货店也兼营“急开锁”业务。在汉阳钟家村附近的一家小区,不到一公里的范围内,竟有6家这样的“急开锁”摊点。
街头“急开锁”的牛皮癣更是比比皆是。一些小区的居民楼楼道内,贴满了琳琅满目的“急开锁”广告。更具讽刺意义的是,在武昌徐东路武铁党校宿舍楼,记者看到“急开锁”广告上的联系电话,与一家搬家公司的电话竟完全相同。
暗访中,记者还发现,“急开锁”的收费混乱,报价随心所欲。9月21日,记者来到汉口顺道街附近一家“急开锁”门点,佯称停在附近的汽车打不开。一店员问:“什么车子?”
“爱丽舍。”
“120元,保证打开。”他说。
记者称:“太贵了吧。”
对方说:“这是最低价,开一辆奔驰车锁起码300元。”
锁匠见利忘义,导致盗窃不断
“急开锁”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锁匠上门行窃的事,在武汉屡见不鲜。
今年4月,3名曾经在锁厂工作的职业小偷,溜到武昌徐东公寓等多个居民小区作案,被警方抓获;去年6月,不法分子请来“急开锁”,对江岸区一家仓库大锁进行一番“加工”,然后每晚前来行窃。
汉口“亿大锁都”一名叫冉龙贤的负责人直言不讳地说:由于缺乏管理,造成“急开锁”业的泛滥,任何一个锁匠都可以打出“急开锁”的招牌,近年社会上大量的自行车被盗,恐怕就与此有关。“武汉万通开锁中心”负责人张绍峰也有同样看法。
他们认为,在锁匠眼里,自行车锁简直是小儿科。一些锁匠见利忘义,明知对方不怀好意,依然传授开锁技术。
打不开锁,应向110求助
那么,当市民打不开门锁时,究竟应该怎么办?是否可以打110向警方求助呢?
记者就此询问了武汉市公安局110指挥室,得到的答复是:“可以。”
据武汉警方有关人士介绍,以前,也有市民在打不开门锁时,向110求助。但民警不是人人都懂开锁技术,只好翻窗或破门入室,民警被摔伤、房门被破坏的情况时有发生。经过谨慎摸索、尝试,现武汉警方已与一家开锁公司进行110联动。
据介绍,警方接到市民的求助后,会立即通知该公司。该公司锁匠将在半小时内赶至现场开锁,但要收取一定费用;如开锁时,将房主或车主的锁损坏,要进行赔偿;同时,对孤寡老人、残疾人的求助予以免费。
与警方联动的公司就是武汉市万通开锁中心。其技术总监张绍峰介绍,公司在武昌首义路、汉阳钟家村、汉口青年路都设有分店,现有工作人员10余人,每人配备一辆摩托车。他们对每一起“急开锁”都有详细记录,如今,三年前的记录都还保存完好。
记者探访了李文锁城、亿大锁都等几家大型锁具公司,这些公司一般都有比较详尽的“急开锁”登记表。据介绍,他们在接到“急开锁”求助时,首先要求对方出示证件进行登记;或者,要找小区保安人员、物业管理人员、邻居核实求助人的身份。
“急开锁”遭遇管理真空
9月23日,记者来到位于鲁巷广场附近的“光谷急开锁中心”,该中心负责人张金介绍,几个月前,他来到洪山公安分局特业科,想申请一个“急开锁”许可证,但警方称,特业管理没有这一项。于是他只得到工商所,办了一个“修锁中心”的营业执照。
修锁中心怎么变成了急开锁中心?他说,“急开锁中心”是他自己编的,因为执照经营范围里,只有锁具维修,并没有“急开锁”一项。
汉口京汉大道边一锁具店老板则认为,“急开锁”属于维修一类,是上门服务的一部分,属于锁具维修的范畴。
武汉市工商局注册指导处一黄姓负责人称,“急开锁”不是一种规范用语,因此,工商人员在核定其经营范围时,不可能认可这个词,工商营业执照上的“经营范围”内,就更不可能有“急开锁”的项目。
他称,工商部门可以对无照经营、或超出经营范围的进行查处。但“急开锁”究竟属不属于上门维修,目前尚无定性。由于没有法规可依,也就不好管理。
武汉市公安局相关人士称:由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没有明确提到“急开锁”,他们也不好管理。
如何规范“急开锁”业
应该如何来规范“急开锁”业?
武昌中北路市民刘荣辉等人谈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既然“急开锁”已经成了一门职业,就要对它进行规范管理,如果人人都学会开锁,那就乱了套。比如,有关部门要对从业人员登记在册;进行职业道德培训;上门开锁流程要有完整记载,进行备案,有案可查;上门急开锁时,发现苗头不对,要及时报警等。
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周运清认为:把钥匙忘在家里或丢失的事,人人都难免会碰到,因此,“急开锁”也是一种市场需求。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对这个技术市场的需求可能会越来越大。但人人都向110求助,110就会负担无穷。
所以,首先要认可“急开锁”是一种职业,但又是一种特种行业,因而就必须要有一整套规章。即使这样,也难免会有不法分子钻空子,这就得依靠社区安全管理、邻里互助来堵住这个不安全因素。
资料链接:
今年夏天,广州警方已下发《关于加强开锁业治安管理的通知》,将开锁业纳入治安管理;此前,福建莆田警方已对开锁人员提取指纹存档;辽宁营口开发区警方组织开锁人员统一培训、考核……这些措施,无疑给开锁人员加了一把无形的“心锁”,也值得武汉警方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