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站内检索:
首页>>新闻前哨>>2004新闻前哨>>9期>>本页       
 
新闻语言的运用


(2004-11-02 16:08:26)

仙桃日报社何世标认为:如何使新闻语言鲜明、生动、准确呢?

一要朴实凝练,通俗易懂。例如《人民日报》记者刘衡采写的《妈妈教我放鸭子》一文中:“有蛋的鸭子像人怀了肚子,尾部拖下来,走得慢;没蛋的一身轻松走得快。有病的鸭子不想吃食不想动,没病的东咧咧,西咧咧,嘴巴不肯歇一歇”。全文不足两千字,全都是上述这些口语或乡村俚语。

二要动多形少,笔无意有。郭沫若同志指出:“要使文章生动,我想,少用形容词是一个秘诀。”

三要形象逼真,独具匠心。首先,作者要掌握丰富的词汇,才能把听到、看到、想到的东西形象地表达出来。其次,要深入生活,从群众语言中吸取营养,用鲁迅的话说,就是“从活人的嘴上,采取有生命的词汇,搬到纸上。”再次,记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对所报道的对象和领域要有所了解,把那些读者感到深奥、晦涩的名词、术语,用群众理解或听得懂的话,借助生动、浅显、妙趣横生的语言来阐释,在不失新闻真实性的同时让读者增长知识。

四要明快流畅,朗朗上口。一般以短句为主,语言准确贴切,句子的组织安排合乎逻辑。明快流畅的语言还离不开比喻、拟人、排比、借代、烘托、陪衬等修辞手法。如刘衡在写税务干部选择穷村蹲点时说:“你选择的点都是干鱼脑壳,鸡子脚,牛的角,挤不出油水来。”这里选用了比喻、借代、排比等修辞手法,烘托出税务干部改造穷乡僻壤的精神风貌。(编辑:肖曜)数码摄影与新闻真实

黄冈日报社尹文先指出:数码摄影与新闻摄影和新闻真实不是对立的,而是协调统一的,关键在新闻摄影者如何应用数码技术。数码技术可以改变摄影报道的真实性,但数码技术同样能弥补新闻摄影的某些先天不足。图片编辑是决定照片如何取舍、如何见报的把关人,在不违背新闻原则和现场表现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数码技术构图剪裁,修理本不应有的而且影响表现主题的东西,弥补画面缺陷,增强照片反差,让画面表现更集中、更生动,更能充分地突出报道主题,增强摄影报道效果。

尽管数码摄影技术超越传统相机的表现空间,但新闻摄影规定在新闻发生现场构图程序是不能超越的,也是不能简化的。新闻摄影者和图片编辑在利用数码技术处理新闻图片画面时,要在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的指导下,不改变真情实感,这样才能开始自己的采编行为。因为,对新闻图片画面的处理,只是服务于新闻报道的一种技术手段,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宣传一个真实的新闻主题。新闻摄影者要认识到新闻摄影构图的重要性,在新闻事件发生现场主动把握新闻事件,抓拍到既能让自己满意又能打动读者的场景。

毫无疑问,使用数码摄影技术有助于更好地完成摄影报道任务,同时,也给摄影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是新闻照片的采编者不仅要熟练掌握数码技术,而且要始终善于从总体上、本质上以及发展趋势上,准确把握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做到内容、形象、表现既真又新。(编辑:徐蟾桂)用“四性”提升经济新闻价值

恩施日报社刘锵、刘滔提出:用“四性”提升经济新闻价值。即:

———抓苗头,注重前瞻性。当一件事物出现新的苗头时,你会将这一事物或苗头放在一定的历史长河和背景下来思考,并迅速地判断出事物的现实价值和潜在意义,预测出事物的走向或发展趋势,从而不失时机将这一苗头紧紧扣住,挖掘出最新的最有价值的新闻。

———抓症结,注重针对性。俗话说,打蛇要打七寸。所谓针对性,就是要抓住问题的症结与关键,由此问题切入,直指痛处,对症下药,从而提升经济新闻价值含量。

———抓本质,注重深刻性。透过现象洞察事物的本质属性,是对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只有抓住了本质的东西,事物的新闻价值才能最大限度地被体现出来。美国记者福克思说:“记者要能够透过新闻事件的表象看到它的本质,从而满足读者对更深入的新闻报道的要求。”面对当今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作为一名新世纪的新闻记者,他必须对所见所闻进行深入的分析判断,透过事物的表象去探求其本质特点和深刻内涵。这是因为新闻真实性的基本属性决定了新闻工作者必须把真实的情况和本质的东西告诉读者,而不是把一些表象的东西,无关痛痒的东西,甚至是虚假的东西告诉读者。

———抓热点,注重思辨性。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当然是我们报道的重点,但是在报道中,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记者必须具有较强的辩证思维能力,在深入调查全面了解的情况下,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以提升经济新闻的价值含量,增强影响力,促进事物向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方向转化。(编辑:肖曜)辛追咋有了“第三者”

荆州晚报朱慧松谈到:8月11日的有些媒体刊登上一条新闻:马王堆三号墓主可能是“第三者”。马王堆共发掘出了3个汉墓,一号墓主辛追,是西汉长沙国丞相利苍之妻;二号墓主利苍;三号墓主身份不明。专家说得很明白:推断三号墓主可能是辛追的第二任丈夫,咋这样的话跑到媒体上

就变了味,“后夫”就成了“第三者”呢?

一篇考古报道,变成了彻头彻尾的花边新闻,不仅是对考古工作的不尊重,更是对读者的不负责。辛追尽管已经逝去2000多年了,但其作为历史人物,理应受到人们的尊重。

令人忧虑的是,现在有的人信奉什么东西越臭越能吸引眼球的宗旨,因此在新闻报道和影视作品中,“婚外恋”“第三者”就成了烘托情节的常用手段,屡试不爽。对待“第三者”,不少传媒并没有抱正义立场,而将其当成吸引受众的调料,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媒体就可能会误导公众,觉得充当“第三者”无所谓,甚至更有激情。随意拿历史人物开涮,不仅歪曲了历史,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不尊重。如辛追九泉有知,恐怕会连呼冤枉!

(编辑:肖曜)


发表评论  
 
请进入东湖社区“新闻时评”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
 

 短信  铃声 小灵通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激情岁月  ·爱情滋味
·春暖花开  ·岁月留声
[港台流行] 存在(5566)
[宝贝情人] 感情线上

人才信息最新信息列表: 人才信息最热信息列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