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站内检索:
首页>>新闻前哨>>2004新闻前哨>>9期>>本页       
 
美国的电视专栏节目


(2004-11-02 16:08:13)

湖北电视台 胡雯 董喆

我曾在美国生活了一年多。在欣赏异域风光、感受异域文化的同时,作为一名电视工作者,我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美国的电视专栏节目,对高度发达的美国电视业有了深切的感受和认识。

一、五花八门的美国电视专栏节目

专栏节目在美国电视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每个电视网平均每天播出五个左右的专栏节目。无论是从制作的数量、播出的时间,还是所涉及的题材,都是各大电视台的重点。

1.栏目的内容。美国电视栏目涉及到政治、法律、经济、社会、娱乐、体育、青少年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是无所不包。

2.栏目的定位。这些五花八门栏目的设置取决于两个因素:各电视网的定位,前期大量的深入的专业性的调查。电视网将受众分类,区别对待,投其所好。

如FOX(福克斯广播公司)将目光瞄准年轻一代的城市观众,播出的节目往往古怪、粗俗。FOX有一档在上午播出的情感秀类的节目,栏目组把曾经的夫妻、恋人、朋友、家人请到节目的现场。这类节目在国内也有翻版,如湖南台的《真情》,但在表现形式上则大相径庭。《真情》栏目主持人以沟通的方式,在双方间架起理解的桥梁,化干戈为玉帛,抒写人类的美好情感。而FOX的主持人则是极力渲染双方激化的矛盾,现场观众推波助澜拼命起哄,反目的双方在现场互相指责、抱怨、叫骂,甚至大打出手。这档节目既粗且俗,但它迎合了一部分观众的胃口,满足了他们某种心理需求,也符合FOX的定位。

比较而言,中国的电视节目前期很少做深入的专业性的调查,一般对受众定位是想当然的定位,节目的方案基本上是几个制片人加上几个作者,或再加上几个专家,在屋子里闭门造车。

3.栏目的播出。美国电视专栏节目的播出方式比较灵活,有一天一次的,一周一次的,也有两周一次的。根据专栏节目的性质及观众的情况,这些节目的长度也不等。除了正常播出的栏目外,各电视网还会根据需要临时制作一些短期的特别性专栏。在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之际,美国各电视网纷纷推出特别节目。如:CNN(美国有线电视网)的《打击伊拉克》和NBC(全国广播公司)的“伊拉克自由行动”。从前线的战况报道到后方演播室的分析、评论,所有的电视网,所有的节目都为了一个主题:伊拉克战争。

4.栏目的长效性。美国各大电视网都有自己的名牌栏目,这些栏目从开播到现在有的已有几十年,这得益于电视节目长效性的理念。深受国内不少观众喜爱的《芝麻街》节目是1968年开办的,一直到现在,在全世界几十个国家还在持续不断地播出。在我国很难找到这样有生命力的节目,许多栏目到了一定的高度就一点点走向衰落,难以培养一批具有品牌效应的栏目和比较稳固的观众群。

5.栏目的投入。美国各电视网在开办栏目上花了很大的投资,这种投资,不仅仅是看得见的钱。著名栏目《60分》1968年开办,整整花了十年的时间才进入收视率排行前十名。现在,它已变成全美最赚钱的电视节目。评论家说《60分》的成功是对那些决策者当年远见和耐心的一个回报。

二、新闻栏目的重要性

传播新闻是任何电视网的重要功能。在美国,72%的美国公民认为电视是他们获得新闻的主要来源,而51%的人宣称电视是最值得信赖的新闻来源。

1.美国各大电视媒体都十分注重新闻类节目制作。其原因在于:电视新闻是赢得收视率的节目。在对全美电视栏目的收视调查中,新闻栏目居前而且进入前十名的比例通常比较高。有了高的收视率就有高的回报。美国75%的电视台都承认他们的新闻部是赚钱单位,在一些大的城市如亚特兰大、纽约等地,仅仅是地方新闻的收入就占电视台一年总收入的一半以上。

2.资金的投入。几大电视网的领导层人士都有一个共识,必须由电视网来控制新闻的制作过程。美国三大电视网都声称自己每年花在新闻节目制作上的钱有1亿美元。

3.庞大的新闻制作班底。在所有电视网的部门中,新闻部越来越成为最重要的部门。新闻部一般独立于其他各部门之外,比其他部门具有更多权力和自由。新闻部都有自己的总裁,雇佣着千余名的记者、编辑,在美国各主要城市和世界各大城市都设有办事处。

4.激烈的收视率争夺战。电视新闻赚钱的潜力自然会引起争夺收视率的战争。收视率成为许多新闻制作人的重要参照指数甚至是唯一的参照指数。著名的尼尔林媒介调查公司一年中对受众进行4次收视率调查,调查的结果成为许多电视台调整节目的重要依据。如果某电视机构的某档新闻栏目获得较高的收视率,那么其他的电视机构一定会绞尽脑汁调整自己的同类节目。

5.电视新闻节目在整体节目构成中占主要位置。美国的电视新闻栏目有联播类新闻、访谈类新闻、新闻纪录片等,这些栏目无一不被安排在每天的各黄金档播出。

从我国情况看,中国电视新闻报道有了一个新的开始,中国中央电视台开播了新闻频道,在新闻的宽度及深度报道方面都作了大胆创新和改革,《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已成长为观众喜爱的节目。

三、栏目的手法和表现形式

1.美国电视专栏节目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不同的专栏根据节目内容和收看对象的不同,往往选用不同的手法和形式表现自己的节目。美国电视专栏节目主要采用的手法和形式有:

报道型手法———以记者介绍为主;

讨论型手法———以小型座谈为主;

分析、评论型手法———以主持人讲解为主;

调查、采访型手法———以实地采访与对话为主;

纪实型手法———以播放实录的原始素材为主;

综合型手法———灵活运用上述各手法。

手法运用是否合适是牵涉到节目是否办得成功的一个关键。美国电视中的专栏节目都保持有相对固定的手法和形式。如有些以讨论型手法为主的节目,几十年一贯制以讨论为主,以调查、采访为主的节目,每一期都会有新的调查性报道。那种隔一期换一种手法的情况很少见到,因为这既不利于栏目形成自己的表现风格,也不利于表现栏目已确定的报道内容。尽管一个栏目在用一种或两种手法的同时,也会不时采用一些其它的手法,但基本的手法一般不会改变,因为手法与节目内容结合为一体。

2.办出栏目的个性。栏目的个性可以从诸多方面体现,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则是其栏目名称的应用及片头的设计。

美国的电视专栏节目都有一个漂亮的名字,让人听起来既有吸引力,又有新鲜感,叫起来也响亮,而且名字与栏目内容还有内在的联系。如政治性栏目《面对全国》、《会见新闻界》,美国新闻杂志性专栏的名字也是一个个很有特色,如CBS的老牌新闻杂志性专栏《60分钟》,即一小时,名字简单朴素,也易记。ABC(美国广播公司)的老牌新闻杂志专栏叫《20/20》。《20/20》意味着左眼右眼都很好,寓意含蓄、深刻,又有幽默感。还有《转折点》、《当今》等都给人一种时代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除了名字外,美国几大电视网还利用最新的技术手段,竞相设计出新颖而得体的片头,这包括片名,还包括主持人亮相及主要内容介绍,以求先发制人。

四、主持人的明星效应

1.主持人明星制。美国人崇尚明星,电视业的发展也造就了一批明星主持人。美国三大广播电视网都有自己的明星节目主持人,如迈克尔·华苯士、大卫·布列克林、中国观众熟悉的芭芭拉·沃斯特、华裔女主持宗毓华等等,各电视网竞相用高薪聘请他们。这些节目主持人的大幅彩照通常会出现在城市公共建筑上。明星主持人已成为他们所在公司的形象,是公司的一种象征。比如:《60分钟》的迈克尔·华苯士曾作为该节目的首席记者(主持人)几十年,华苯士代表了《60分钟》,而《60分钟》又代表了CBS。

2.主持人的素质。在美国,走到主持人特别是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岗位,一般要一到二十年的时间。一些名主持人大多是从普通的记者和编辑一天天干过来的,本身就厚实地储备了电视工作者应当具备的职业敏感与职业风范。

3.主持人是栏目的灵魂。专栏节目最终是要通过具体的一个或几个人传给观众的。这一个或几个人的气质、风度,对所报道事物的熟悉程度以及驾驭电视屏幕的功力,对节目的成功与否可谓生死攸关。因此,美国电视中的名牌栏目都聘请一些超级电视明星记者做主持人。比如:中国观众比较熟悉的芭芭拉·沃特斯是《20/20》的主要主持人,在他六十多岁的时候,仍风彩照人,思维敏捷,他主持的节目常常直逼《60分钟》。这些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有自己的观点,自己的分析,他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会儿同外景记者通话,一会儿又同世界各地的卫星新闻连线,极有兴致地向公众发布他所掌握的重要新闻。这些主持人不但坐在演播室主持节目,一般还到第一线去采访、调查,这样不但增加了节目的可信性,也缩小了主持人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五、市场化的运作机制

美国各地的电视台大部分为商业性电视企业,因此有一整套市场运作机制,节目走向市场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节目在制作过程中也不再单一地靠播出收回成本。

1.节目制作市场化。美国各大电视机构,除了新闻节目和特别节目外,一般都从电视节目制作者那里购买节目及节目发行权。这种节目制作者一般是:个人制作者,有地位的电影制作公司,独立的电视制片公司。这些节目制作者根据节目定位筹集资金,尽量争取获得社会团体或机构的资助。最著名的迪斯尼公司与ABC联手,制造的多种卡通形象,在世界经久不衰。其节目靠播出来回收的资金还不足总收入的20%,而节目的发行、相关产品及形象利润则高得惊人,单是靠唐老鸭和米老鼠的专利价值就无法估量,再加上出售玩具、游乐园等经营项目的效益,更是天文数字。

现在我国的节目制作方式是根据资金去做节目,而不是根据市场找资金。我们的节目其实也可以尝试这种市场化的运作模式。

2.生产半成品化。为避免台标(或公司标志)、栏目符号、语言习惯等电视信息造成的节目的地域感影响节目买卖,美国电视节目采取的方式是半成品化生产方式,即在节目中为购买方留出一定的包装空间,以供买方进行符合其本国或地区欣赏特点、审美心理的包装处理,使节目更适合所在

地区观众的收受心理。深受国内小观众喜爱的《天线宝宝》就来自PBS\(美国公共电视网\儿童台同步播出的《TELLETUBBIES》,但在中国播出时就作出了一些修改。

3.节目的营销。美国的各电视机构都有自己的节目销售部。在这里,电视节目成了实实在在的产品。对于节目这条生产线而言,销售是最后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节目生产出来了,它就变成了产品,就得让观众消费者接受。观众越多,收视率越高,公司所得利益也越大。深谙广告之道的美国传媒,在为别人吆喝的同时,也不遗余力地推介自己的节目。在美国,我体会较深的是各媒体在屏幕上吆喝自己的节目,所有的重点栏目、特别节目都有精彩的明亮的鲜明的节目广告。

比较美国的电视节目制作,我国电视栏目制作存在一些问题。如单一的制作手段,使节目缺乏市场竞争力,以播出为主的节目运作方式也无法进入必要的流通领域。了解美国电视栏目的现状,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或许是我们办好栏目的一条捷经。但国情、文化背景、民族心理各有差异,我们也不可能仅仅是重复别人走过的路。

(编辑:徐蟾桂)


发表评论  
 
请进入东湖社区“新闻时评”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
 

 短信  铃声 小灵通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激情岁月  ·爱情滋味
·春暖花开  ·岁月留声
[港台流行] 存在(5566)
[宝贝情人] 感情线上

人才信息最新信息列表: 人才信息最热信息列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