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0年3月27日,周恩来总理会见阿拉法特

1981年10月9日,邓小平会见阿拉法特

2001年8月24日,江泽民会见阿拉法特

告别民众

批阅文件
阿拉法特的真名是穆罕默德·阿卜杜勒·拉赫曼·阿卜杜勒·拉乌夫·库杜阿·侯赛尼。据认为,他于1929年8月4日出生于埃及首都开罗。
武装斗争
1948年,阿拉法特参加第一次阿以战争。1959年,阿拉法特同阿布·杰哈德等人秘密筹建“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简称“法塔赫”)。1964年1月18日,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立,“法塔赫”归属巴解组织领导。同年底,他亲手组建了“法塔赫”的军事组织“暴风”突击队。1965年1月1日,打响了对以色列武装斗争的第一枪。
1969年阿拉法特任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主席,并在此后长期担任此职。
1971年3月,在约旦军队的压迫下,阿拉法特率巴解部队撤出安曼。1982年,以色列突袭黎巴嫩,企图摧毁当地巴解组织基地,他与巴解战士被迫撤退至希腊、突尼斯与也门。
艰难建国
1988年,阿拉法特顶住内外压力,宣布接受联合国第181号、242号和338号决议,从而步入“以土地换和平”、政治解决巴以问题的轨道。他宣布在西岸和加沙成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首都为耶路撒冷。随后,阿拉法特当选为巴国总统。当年年底,有70个国家正式承认巴解组织的合法地位。
经过与以色列长期的艰苦谈判,1993年阿拉法特与以色列总理拉宾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巴勒斯坦自治原则宣言,从而拉开了政治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帷幕。
1994年5月,加沙和杰里科地区的巴勒斯坦人开始实行自治。当年7月11日,他从突尼斯回到阔别多年的加沙,主持自治领导机构工作。
1996年1月,巴勒斯坦自治区举行首次大选,他当选为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连任至今。永不屈服2000年9月,巴以爆发大规模流血冲突后,以色列把攻击的矛头直接指向阿拉法特。2001年12月3日,以色列军队入侵巴控城市拉姆安拉,并将阿拉法特“围困”在官邸中。从此,阿拉法特失去了行动自由。
2002年3月底,由于以色列境内发生自杀式爆炸事件,以政府随即宣布将阿拉法特视为“敌人”,决定对其采取“绝对孤立”政策。此后,以色列以打击“恐怖主义”为由,多次围困阿拉法特官邸,并采取了断水、断电及摧毁官邸内建筑物的极端手段,向阿拉法特施压。
2002年6月,美国总统布什表示“巴勒斯坦必须更换领导层”,致使阿拉法特的处境更为艰难。
2004年以来,以色列政府不断向阿拉法特发出威胁。继哈马斯领导人亚辛及兰提西被“定点清除”后,以高级官员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暗示,阿拉法特可能成为以下一个袭击的目标。
阿拉法特被困期间缺医少药,生活困难,仅靠饼干、罐头之类的食品维持生活,他的生命安全也受到严重威胁。但他坚定地表示,宁愿成为一名烈士,也决不向以色列投降,要为巴勒斯坦事业奋斗到底。
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