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全文检索:
责任编辑:黄斌   罗伟  王淳
 图片 | 视频 | 手机互动
 
首页>>新闻专题>>2004>>聚焦中部话崛起>>中部聚焦>>武汉>>本页
 
 
强市之基在强区——武汉市激活区级经济的思考(图)


(2004-11-22 06:51:31)

湖北日报记者熊家余 杨伟鸣 谢慧敏 曾遗荣


汤逊湖畔的江夏庙山小区 湖北日报记者杨平摄

数据显示:上半年,武汉市全口径财政收入145.46亿元,同比增长25.4%;国内生产总值912.23亿元,同比增长13.7%。其中,13个区的全口径财政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市的53.6%和57.7%。

该市领导称,武汉经济活力明显增强,得益于区级经济的激活。

共识:要一柱擎天,也要有众多支点

作为共和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武汉因为拥有武钢、武重、武锅等一批武字头的企业“巨人”而自豪。在建国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正是这些中央和省属、市属的大中型国有企业撑起了武汉经济的大厦。区级经济不过是小打小闹的玩意,其实力似乎可以忽略不计。

尘封的数据见证艰辛。资料表明,如今工业较强的江夏区,建国初仅有3家工厂,产值171万元;东西湖区直至1979年才试办第一家农工商联合企业。这样的经济结构,使武汉经济命悬一线。“武钢打个喷嚏,武汉就会感冒”。

也有人说,抓武汉的经济工作,只要牢牢抓住武钢、武烟等大企业就够了。

的确,武钢、武烟一年纳税几十亿,对武汉的贡献不言自重。可改革开放以来,武汉人尴尬地发现,有些过去响当当的大企业,因各种原因陷入困境,企业效益低下,一批批员工失去岗位,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压力。由于区级经济过于薄弱,区级财政捉襟见肘,以至有的区建一个公厕,也要向市里打报告。区、街及居委会“吃饭”压力大,基层干部便打起了马路的主意,使靠违章摊点创收的“马路经济”屡禁不止。对以牺牲市容为代价的“马路经济”,区长们也无奈:区里没有几个像样的经济实体,有些企业刚长“胖”就被收走了,而区、街道、居委会都有大量的事要做,有大批的人员要养活,难啊!

基础不牢,大厦何以稳固。区级经济“短腿”,还拉大了武汉与沿海发达城市的差距。

统计表明,1997年,上海市经济增长的60%来自区县,区县财政收入约占全市财政收入的60%,占全市可用财力的70%以上。1999年,武汉市13个区全口径财政收入总额仅有30亿元,不及上海一个城区。当年,东西湖区财政收入最高也仅有3亿元,而宁波、大连的许多区,财政收入都比东西湖区多一倍。

实践给了人们一个共识:区兴则市兴,区强则市强。

支撑武汉经济发展,不能只靠一个武钢,还要有更多的、雄厚的“草根经济”做基础。区级经济激活了,全市经济的活力才会涌现。

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训秋说:“强市之基在于强区。区级经济不加快发展,就无法缩小与先进地区和先进城市的差距,赶超先进城市的目标就会落空。”

激活:放权是前提,松绑是关键

激活区级经济,从哪里入手?市领导调查后认为,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武汉市区一级权力和利益不协调,事权、物权和财权不配套,是制约区级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1997年,武汉提出“学上海、兴武汉”,实行“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下放城市管理权限,扩大城区在综合经济管理、财税管理、城市管理等方面权力,使城区具备完善的一级政府职能。

一个重大决策随之出台。市属工业局(总公司)所属固定资产在1500万元以下的374家小企业全部下放到各区。

对国有和集体中小企业,各区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以退为主,采取股份合作制、兼并、嫁接改造、股权出让、租赁、承包经营和出售等形式,把这些中小企业推上改革的舞台。

权力下放,责权利统一,极大地激发了各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市经济重心迅速由市级向区级下移。

过去一个市长急,现在多个区长急,数百个街道主任忙。

随着区级调控能力的增强,政府职能转变有了新的突破。区里对街道、乡村进行了包括机构、财税管理、城市建设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增强了街乡发展经济的能力。

此后,武汉市对区级经济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发展区级经济成为武汉三大发展战略之一。经过几轮简政放权,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由1496项减少到目前的228项。市里还实行“放水养鱼”的财税政策,有效调动了各区加快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草根经济”迅速发芽,一批新的增长点随之涌现。1995年至1998年,13个区财政收入总量占全市的比重大体徘徊在25%左右,2001年达到33.3%,去年已占到“半壁江山”。

路径:各打各的优势仗,各走各的特色路

武汉市13个区,经济基础不同,资源禀赋各异,怎样选择发展的路径?市领导提出一条原则:各打各的优势仗,各走各的特色路。

去年,硚口区改造古田老工业区,对老企业进行改制,然后对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改造,招商引资,吸引新企业入驻,实行“退二进二”,建设汉正街都市工业园。今年上半年,园区内3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1600多万元,同比增长171%。

青山区大打“武钢牌”,利用科技人才优势,引进环保企业,将“三废”变成新的增长点,环保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去年,该区专营和兼营环保产业的企业达104户,实现利税3.88亿元。同时,钢铁产业和钢材深加工产业初具规模。钢材深加工产业去年完成产值27.8亿元。

武昌区通过打科技牌,引来联想集团及美国、英国一批大公司大项目进行嫁接,使闲置资产重放光彩。通过打“首义牌”,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经济。

东西湖区实施“明月工程”,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建设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使之成为武汉市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江夏庙山开发区依托“光谷”,实施“趋光”行动,形成相对集中的光电子产业群。藏龙岛则建起大学城,大力发展教育服务业。

洪山区利用科教智力优势,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沿大学周边建设科技孵化器。去年,孵化企业实现利税7200万元。

经济重心下移,催发勃勃生机。武汉经济的“夜空”里,已是群星闪烁,亮色纷呈。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请进入东湖社区“中部论坛”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