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 视频 | 手机互动
 
首页>>新闻专题>>2004>>聚焦中部话崛起>>中部聚焦>>河南>>本页
 
 
[聚焦中部]一马平川绿无垠 河南省小麦生产见闻(图)


(2004-12-13 07:13:59)

湖北日报记者熊家余 杨伟鸣 曾遗荣


一望无际的麦田 王凯讯摄

中原大地,一马平川。踩着“中部崛起”的鼓点,记者驱车进入河南。

广袤无垠的原野上,齐刷刷的麦苗沐浴在初冬的阳光里,用绿油油的小手牵起天边的白云。

这一份博大,这一份壮美,这一份如烟似海的绿色,为共和国的粮食安全筑起坚固的屏障。

豫北,农家院落里的笑声

一位豫北汉子的笑脸,那么纯朴又那么生动,深深地印在了记者的脑海中。

他叫张文明,延津县高寨乡平陵村农民。一座简朴的院落,围着一新一旧两幢房。斜角的猪栏里,饲料、猪、肥料、沼气在进行着有序的“链接”。张文明称其为“良性循环”。“湖北人也知道咱们的小麦好吗?”他一脸自豪地说:“这么跟你讲吧,你走遍全中国,恐怕找不出比我们延津更好的麦子。绝对!”“咱们种的是强筋小麦。知道吗?强筋,金粒4号!”他提高声调。“给你们算笔账吧。”他说:“今年,咱一家种了12亩小麦,平均亩产500多公斤,是有史以来的好收成。粮价也高,每公斤一元五角六。一家人留足口粮,卖了5000公斤。光这一季麦,咱就收入了近8000元。而且,咱是县里金粒麦业的会员,种子、管理、收割都由公司统一安排。咱只管种,别的啥也不操心。”

延津县粮食部门的同志介绍说,该县自1998年起推广优质小麦,到去年,已形成连片种植面积46万亩,年产优质小麦1.5亿公斤。县粮食局组织成立金粒麦业协会,对农民实行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延津和周边10万农户都成了协会的会员。“如今,咱村里90%以上的农户都是金粒麦业的会员。”张文明说:“会员搞的是订单农业,种子一落地,来年的收成就有主了,还能预先卖个好价钱。”

送记者出门,张文明盛情地邀请:“收麦子的时候,请你来作客。”

小麦,河南的骄傲

今年是河南小麦连续第九个丰收年。在河南省农业厅,总经济师魏仲生拿出笔记本,给记者摆出一组数据:

1997年以来,河南小麦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7000万亩以上,产量在200亿公斤以上;

今年,河南省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小麦产量达到252亿公斤,是2000年以来产量最高的一年;

全国粮食产量,河南占1/10;全国小麦产量,河南占1/4。

为共和国的粮食安全,河南人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记者记得,1994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发表《谁能供养起中国所需的粮食?》。文章推导出一个耸人听闻的结论:中国将难以养活自己,它将对未来世界的粮食安全构成挑战。

当年,中国粮食再夺丰收,库存积压难以消化。

国内大呼“卖粮难”,国外却在叫“粮荒”。共和国的决策者拨雾指航,把粮食安全牢牢抓在手上。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河南始终不放松粮食生产。近几年全国小麦调出量中,河南的贡献率占到90%。

不久前,河南省委书记李克强接受央视采访时说:“2004年,河南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打造现代农业。这是实现河南在中部崛起的一个关键棋局。”

小麦,河南的骄傲。它承载着河南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历史责任,也承载着河南崛起的希望。

两条引人注目的抛物线

说小麦,河南人必说两句话:中国小麦看优质;优质小麦看河南。

作为小麦生产第一大国的中国,却同时是小麦进口第二大国。这个“第一”和“第二”的奇妙结合,道出了中国小麦一个“久远的痛”:品质欠优。

河南立志根除这个“久远的痛”。1995年12月2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河南省一位副省长代表省政府在“小麦大面积优质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协议书上签字。

小麦大省向全国人民作出了庄重的承诺。

1996年年初,省政府在偃师召开项目启动会。

从那以后,多少个日出日落,多少次风霜雨淋,几十位小麦专家、上千名科技人员,在中原大地上辛勤劳作。

观测、记录,试验、开发,示范、推广。503公斤、543公斤、550公斤……亩产的红线不断攀升。

1999年,偃师万亩超高产样板田获得重大突破。经国家科技部农社司与河南省科委联合组织专家实地验收,优质小麦平均亩产达到609公斤,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强筋、中筋、弱筋,一批优质品种出现在中原大地上。

共和国,出现了两条引人注目的抛物线。

河南,优质小麦种植面积不断上升:2000年1500万亩;2003年2520.98万亩;2004年3160万亩。

中国,进口食用小麦逐年下降:2000年87.6万吨;2001年69万吨;2002年43万吨;2003年1月至11月35万吨。

中国小麦的“破冰之旅”

2002年11月,江苏连云港。一个中国小麦的标志性仪式在港口举行。

国家发改委、中粮集团、河南省领导站在码头上,目送一件件装载着小麦的集装箱踏上远洋货轮。

中国小麦走向世界,这是第一单。这批小麦的产地,就是河南延津。出口总量为2500吨。

连云港的这个仪式,被称为中国小麦的“破冰之旅”。

经有关权威机构检测,河南优质小麦的主要指标,与国外优良品种相差无几。

2003年,河南又有17个县市的小麦出口到印尼等4个国家。

去年,河南强筋小麦进入期货市场。据郑交所期货交易情况显示,强筋小麦的期货成交均价比同期普通小麦的价格每公斤高出0.2元以上。

现在,郑州小麦期货价格已由路透社在其全球食用小麦报价系统每天发布,标志其进入了世界小麦价格体系。

国际大市场向河南小麦走来。

一条正在延伸的产业链

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的思路,正在拉长小麦产业链。

魏仲生介绍,河南省有关部门近年先后筹资18亿元,从全省小麦加工企业中,筛选出莲花味精集团、南街村集团、郑州第二面粉厂等40家重点企业,进行集中扶持。

金象麦业集团是河南最大的面粉生产加工企业,拥有两条意大利进口面粉生产线,日处理小麦能力为620吨,所产“神象”牌面粉已行销河南和西南、西北等广大地区,年销售收入2.9亿元。

产销衔接不仅延长了小麦加工链条,使小麦加工增值,而且带动了农民收入增长。

各地的面粉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截至去年底,全省面粉加工企业达2800多家,加工能力达2700多万吨,居全国第一。

莲花集团用小麦代替玉米生产味精的技改项目于2001年8月投产后,年加工转化小麦100万吨、味精总产量达30万吨,国内市场占有率为46%,成为亚洲最大的味精加工企业。

李克强指出,河南的目标是,要使农产品的加工增值超过农产品原值,而且要成倍的增加。

中原大地上这一望无际的绿色,升腾着河南农业金色的梦。

    链接 [解读●背景]中部崛起看河南(图)


请进入东湖社区“中部论坛”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