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站内检索:
首页>>新闻前哨>>2004新闻前哨>>11期>>本页       
 
新闻竞争新思路:拼抢第二落点新闻


(2004-12-09 17:29:23)

武汉晚报 陈志远

  2003年2月19日的《武汉晚报》有两条独家重磅新闻,其一是一版头条+A17版“非常新闻”的《500万巨奖击溃亲情》;另一是一版标题导读、A7版“深度报道”发了一整版的《溺爱再酿悲剧——亲生儿子举刀砍向母亲》。这两条重磅新闻足以撑起当日武汉晚报的零售市场,全国各大网站竞相转载。上海 电视台在网上看了这两条消息后,次日就乘飞机赶到了武汉,找到了武汉晚报要以电视的形式重新演绎前一新闻。哪个办报的人看了这两条新闻不眼馋?

然而,这两条新闻并非武汉晚报独家发现的第一落点的新闻,而是站在别人肩膀上做大的第二落点的新闻。

《500万巨奖击溃亲情》一文是我们发现某报在2月18日第32版刊发了一条不足400字的消息《500万体彩巨奖引发兄弟反目》,消息末尾还特别注明“欲知详情,敬请关注本报明日详细报道”。这条短消息让我们振奋,它就像一个藏宝洞,只是被挖出了几只金元宝,还蕴藏着极大的开掘价值。我们商量后当即决定派记者急赴孝感市再采访,把藏宝洞挖它个底朝天!记者不负众望,连夜赶稿,第二天的武汉晚报以充分的版面将这一重大新闻一古脑地端了出来。而第二天的某报还仅在32版以通栏8厘米的版面刊发了这一“详细报道”的“上篇”。

“深度报道”《溺爱再酿悲剧——亲生儿子举刀砍向母亲》,也是我们在头一天(2月18日)的另一媒体上发现线索并把它做大的。这家媒体当日在一版刊发了一条约400字的消息《儿子举刀砍向熟睡中的母亲》,消息写得很不错,简洁却让人震动。我们在检讨自己怎么没有抓到这条重要新闻的同时,觉得这条新闻是一个有关怎样教育子女话题重大典型,与晚报开年以来所开展的“关注独生子女教育难”的连续报道不谋而合,它所蕴含的大量信息是一篇400字的消息无法容纳的,有着极大的再开采价值。于是,我们派出精兵强将将这条新闻做大。记者从161医院采访归来,感叹不虚此行,果然采到了许多消息中没有的生动素材。第二天发出来的一个版也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许多读者来电热议这条新闻,有的还对自己教育子女的方法进行了反思。

有新闻同行将晚报这两条新闻的操作,誉为晚报办报思想深度的体现。本人却将这种操作模式归纳为新闻竞争的新思路:拼抢第二落点新闻。

“拼抢第二落点新闻”是以拼抢第一落点新闻为前提的,重大的、独家的、第一落点新闻,永远是媒体在竞争中取胜的第一法宝。

当今报业市场,竞争如水下湍流,剧烈而无声;局势似风中乱云,变幻在随时。对每家报纸来说,重大的独家新闻永远是稀缺的紧俏物,不是每天都有,甚至有些可遇而不可求。但第二落点新闻却静静地摆在那里,报纸上、网络上、电视里,它并不缺乏,缺少的只是发现。它需要有一只慧眼来发现它的潜在价值或再利用价值。把别的媒体没有做大的第一落点新闻做大,不失为报业新闻竞争中的一条蹊径。

《南方都市报》总编辑有一个观点说得非常好,大致意思是:一个地方的新闻资源是有限的,当我们好不容易碰上一条好新闻时,我们的编辑却一层层地把它砍得短些、短些、再短些,发是发了,却发得很不充分,把一条好新闻糟塌了。第二天又要记者慌急火燎地四处找新闻。

我在这里并不是否定从部门主任到各个编辑环节的删稿,只是主张对一些蕴含很大新闻价值的新闻要不惜版面,尽可能做大第一落点的新闻,减少对手做大第二落点新闻的机会。齐鲁晚报总编辑郝克远说过,报纸要想创新,编辑必须觉悟。编辑只有破茧而出,报纸方能领先一步。

如何做好第二落点新闻呢?窃以为要从两方面入手:

首先要在主题思想上创新或角度上出新,高人一筹。这是做第二落点新闻的根本。主题不出新,只能补充一点别人遗漏的材料,就难以做到后发制人。

2000年8月底,武汉热水器厂厂长刘汉桥跳入长江,勇救两名落水童而光荣牺牲的感人事迹,武汉媒体均作了大量报道。晚报当时漏了这一信息,深感遗憾。但这样的英雄人物晚报又不能不报,怎么办?只有在新闻第二落点上下功夫。刘汉桥救人的事迹已经报道很详尽了,不宜重复,我们只有挖掘他的精神世界。我们掌握一点材料,就是他为政清廉。我们以此为主攻方向,独辟蹊径,发掘英雄闪光的另一面:他不仅是一个救人英雄,还是一个“穷庙”里的“廉方丈”。他带头10个月没领工资,直到去世后工厂工会凑钱才补齐工资……记者发掘出的大量感人至深的事迹,深深地震撼读者的心灵,社会反响强烈。武汉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看到这篇题为《救人英雄原是“穷方丈”》的报道后,也深深地被刘汉桥救人英雄之外的闪光面所感动,很快作出号召全市党员干部学习刘汉桥的决定。市委组织部依据晚报文章把刘汉桥树为“基层干部的好榜样”。全市上下由此掀起了一股学习刘汉桥、争做好干部的热潮。晚报真正做到了后发制人。

其次,深入细致的采访。采访越深入,你发现的新材料越多,你的第二落点新闻给人的新鲜感越强。你甚至会在深入的采访后,得出与第一落点新闻完全相反的结论。

2000年初,丹江口日报送评湖北新闻奖的一篇文章《垃圾王国的党魂》,热情讴歌了丹江口市一位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退休后多年如一日捡垃圾,将所捡的旧皮鞋洗净后集中送给山区贫困家庭。武汉晚报时任总编辑潘堂林看了这一材料后,觉得这一素材很难得,晚报没有发很可惜,布置给本人重新操作。这是一个典型的第二落点新闻,如何出新让人颇费踌躇。经与潘总讨论,我们提出一个新思路:捡破烂是一个传统美德,但它是否适应现代社会?这位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送给别人的皮鞋是否受欢迎?他的家人对他的行为是否支持?

带着这个新思路,我到丹江口市进行了深入的采访,获得许多出人意料的发现。我到这位老主任送鞋的山区采访,当地村民对这些捡来的皮鞋并不欢迎,因怕旧皮鞋上有病菌,村民们碍于面子接收后,转身就丢弃了。我到了老主任的家,看到他家的二楼堆满了捡来的破烂,家人对他这个“癖好”深恶痛绝,老伴闹着要与他分开过,子女们也不愿到他这个堆满垃圾的家来看望他。我还采访了老主任昔日的同事,并在街头随机采访了当地普通市民,他们对老主任的这一行为均不持赞同态度。后来,我依据采访发现得出了与第一落点新闻完全不一致的结论,写出了《五千双旧皮鞋的诉说》一文,反响很好,被诸多报刊转载。

当然,拼抢第二落点新闻,最重要的是新闻发现。每天报刊、网络都刊有海量的信息,哪些信息值得再次开发,需要独到的新闻眼光。这虽非一日之功,但也有一定规律可循。窃以为值得再次开发的信息应具有以下几项元素之一:

一、所刊发的新闻尚未终结,其发展趋势和结果值得期待。

1996年6月底,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叔子院士为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在全校推行大学生考语文,语文不及格不行。当时从中央到地方的媒体都对这一新闻作了报道。这是一条“现在进行时”的新闻。这样的新闻并没有终结,它还在发展之中,应该有第二落点。等到9月份开学时,我再赴该校追踪采访大学生考语文的下文。考试揭晓了,结果出人意料:全校竟有258名研究生语文不及格,需要补考。我由此写了一篇消息《重锤夯实人文基础华工大258名研究生补考语文》。消息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各大媒体纷纷转载。这篇消息还获得当年武汉新闻奖二等奖。

二、已刊发稿件里包含着曲折有趣或耐人寻味的故事而未展现出来。

前面所提到武汉某报在2003年2月18日第32版刊发的一条不足400字的消息《500万体彩巨奖引发兄弟反目》,这条消息里蕴藏的故事含量就非常巨大,值得再次深入采访做大。武汉晚报第二天发了一个一版头条加上二版一个版,故事可读性极强,发人深省。

三、新闻背后隐含着新闻。

一些重大政策、举措的出台,它首先是以一个消息的形式被某个媒体抢先刊发出来,漏稿的媒体大多只能拼抢第二落点新闻了。其实,这些消息的背后都隐含着新闻:为什么要推出这一举措。比如,武汉市初中今年下学期将推行《科学》课,以取代原有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四门课。这一新闻背后蕴藏着很多新闻:为什么要这样改革?新的《科学》课究竟是个啥样等等。

一些知名公司的倒闭、重要演出的取消、知名人物的行踪与举动等消息的背后,莫不蕴含着新闻。

前些时,武汉有媒体独家披露了一条信息:邓林摄影展明日在汉举行。这是一条简单的信息,但它背后包含一个更重要信息,那就是邓小平的女儿邓林要到武汉来了,我们有机会采访她了——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诞生100周年,各媒体想采访她不知有多难,这不机会送上门来了吗。有两三家媒体就依据这条信息进行了策划部署,第二天派出记者对邓林进行了专访,第三天分别刊发了一个版的人物专访。这也算是第二落点新闻的一种表现形式。

四、一条新闻含义丰富,可从多角度来解读,从另一角度来采写可能比第一落点新闻做得更好。

如文前举例的丹江口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退休后捡破烂的新闻,我们从另一角度来重做的第二落点新闻,较之第一落点新闻单纯的称赞,就显得相对真实而深刻一些。

第二落点新闻必将成为当今新闻竞争的又一利器。这是一种更高层面的竞争,它比拼的是一个媒体的策划力、一个记者的发现力和采访水平。(编辑:徐蟾桂)


发表评论  
 
请进入东湖社区“新闻时评”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
 

 短信  铃声 小灵通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激情岁月  ·爱情滋味
·春暖花开  ·岁月留声
[港台流行] 存在(5566)
[宝贝情人] 感情线上

人才信息最新信息列表: 人才信息最热信息列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