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站内检索:
首页>>新闻前哨>>2004新闻前哨>>11期>>本页       
 
难忘记者情结


(2004-12-09 15:24:40)

吴咏林

又是一个猴年,又是一个甲申。逝去了的光阴,再也不能复返;走过去的脚步,再也不能收回。花甲已经临近--我该退休了!

我本学数学,阴错阳差,却在新闻工作这个神圣的岗位上,蹒跚步履了34年。蓦然回首,少儿时期读过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那句名言,时常萦回脑海之中:“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夏、至秋、至冬、至春,猴、而鸡、而狗、而猪……年复一年,我蹒跚过后的屐痕,大约,一半留在了编辑部,一半,却嵌在了鄂西北、鄂东南以及省内外、国内外那曲曲弯弯、各式各样的道路上;我蹒跚过后的墨迹,大约,小部分印在报纸上,大部分,却存进档案室以及公家的、私人的资料柜中。而在我的蹒跚过程中,当“新闻官”的上传下达、分工派活、综合协调、审稿调度,能记起的,已经不多了;魂牵梦绕的,或说是不时勾起我丝丝恋意的,还是落在报纸上的字符点点,还是镶嵌在苍苔山间、麻石路上的处处屐痕,以及它们所带给我的苦、乐、酸、甜。我,忘却不了甜丝丝、苦涩涩、有喜也有泪的记者情结!

时光流转,物逝人非。人生在世,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行为,书写着自己的历史。在这部历史书中,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欢笑,也有眼泪;有经验,也有教训;有欣慰,也有遗憾。月有阴晴圆缺,人有祸福相依。事物总是在矛盾之中存在的。字符点点以及处处屐痕留给我的苦、乐、酸、甜种种,也正是如此。

所以,当我回首往事的时候,我以为,三十余载岁月春秋,我并未不辨菽麦地虚度年华,但我却有悔恨;我也并非不郎不秀地碌碌无为,但也时时深感有羞愧。

对一个人,世上没有“后悔”之药、“消愧”之丹。然而,“后悔”时刻的反思,“消愧”之中的觉醒,还有研读他人作品时的感悟,步履途中的体味,等等,等等,或许能说明一点什么,告诉同仁们一点什么。何况,并未虚度年华的成功和欢笑,并非碌碌无为的经验和欣慰,还可让我有无尽的回味,回味屐痕处处的苦中之乐,回味嵌入屐痕时的酸中之甜。如果能把种种反思、觉醒、感悟、回味记录下来……

这,就是我羞涩涩、胆怯怯地危坐电脑前,运用“一指禅”敲击此书的缘故。

动了“敲书”的心,有朋友劝我:伙计,爬了一辈子“格子”,何苦呢?如今这书那书多得很,哪里看得过来?你就能弄出本“叫响”的书来?我想,此话也不无道理。“叫响”一词,似乎有点让我栗心。吾深知自我几斤几两。也有领导和朋友鼓励我:事在人为!中央电视台不是有那么一则公益广告么:红衣少女伴着陕北民歌《兰花花》的优美曲调,不停地舞步旋转,一直由农村旋转到了城市广场。画外字幕打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大舞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自己想作的事,你尽管去作。

我真的能“敲”出一本书么?辗转反侧,勾起我当年学步新闻的“苯鸟”之功,实践新闻的“磨砺”之法。此类功法,对一定程度的自信心的确立,往往是很管用的。度步楼台,车行途中,衬伏案头,我终于战胜了自我:管它是“叫响”还是“塌火”,自己应当对自己有个交待,何况还有领导和朋友们对我的热忱鼓励。

初定书名“屐痕七思”,运作起来,似乎又觉得一个数字“七”,太“捆”人了:有“八”,何为自束于“七”?没有“七”,写不出来就不要硬凑。追寻屐痕,思绪种种,散散断断,五味俱全,怎么也割不断那段记者情结,还是将书名定作“屐痕散思”罢。

散思什么?无外乎是新闻从业、新闻实践中老生常谈的学习、深入、思考、写作、做人之类。此类话题,专家、学者、领导,不知谈过多少。然,能切切实实按照正确的路数做到的,却为数不多。我亦不能例外。否则,哪会有悔恨和羞愧,哪会有失败、眼泪、教训和遗憾?既然常谈的话题总有人在谈,而且是“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易经·系辞》),谁不能参与进来侃它一番?这是因为,各人体验、观察的方式、角度不同,议论、阐述和见地,也经常会是不一样的。何况,知识、学问,往往正是在见仁、见智中不断充实、发展的,我为何不可力争不落窠臼地结合自己的实践,拾忆自我之屐痕,也来阐述一番点点滴滴的、浅薄的心得和见解?

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中,编剧设置有一段雍正论佛的情节。他驾临原家奴李卫任巡抚的江苏,在行宫,结合这个毫无“功名”的李卫推行"摊丁入亩"新政的一些作法,给臣僚讲了这样一段传说:

有一个人,千里迢迢到南海普陀山拜佛,长跪不起,期望能拜见到观音菩萨。一日,海水翻滚,霞光升腾,观音菩萨终于出现了。顶礼膜拜之时,那人突然想起问观音菩萨这样一句话:“菩萨,您拜不拜佛?”观音菩萨答道:“我也拜佛。”“您拜的是什么佛?”“我拜观音菩萨。”那人有点蹊跷:“您怎么自己拜自己?”观音菩萨又答道:“拜人不如拜自己!”

雍正皇帝就此对臣僚们讲,毫无“功名”的李卫,正是靠“拜自己”,将“摊丁入亩”新政在江苏推行得这么成功。那些有“功名”的臣工,又怎么样呢?

我想,观音菩萨那句“拜人不如拜自己”,是佛家的哲理之言。常人后来通俗地将此话说成了“求人不如求自己!”

世上“拜佛”者甚多,尽管有的并未走进佛堂,履行某种形式。我也是“甚多”中之一员。“拜佛”,有的求名,有的求利,有的求官,有的求福,不一而足。求,本身并无错,有时甚至是某种进取心的体现。问题是,泥坨之下,行为之中,你倒底是在虚无飘渺地“求佛”、挖空心思地“求人”,还是在脚踏实地地“求自己”。

此次苦心“求自己”,“敲”出了这本书上的一些文字。目的么?无须再赘了。(本文为《屐痕散思》代前言)(编辑:肖曜)


发表评论  
 
请进入东湖社区“新闻时评”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
 

 短信  铃声 小灵通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激情岁月  ·爱情滋味
·春暖花开  ·岁月留声
[港台流行] 存在(5566)
[宝贝情人] 感情线上

人才信息最新信息列表: 人才信息最热信息列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