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站内检索:
首页>>新闻前哨>>2004新闻前哨>>11期>>本页       
 
拉开一段距离审视


(2004-12-09 15:24:39)

宋汉炎

未曾想过将所写新闻作品结集的事。因为信息速传速朽,新闻报道每日每时大量产生也大量衰亡,当其主体价值新闻价值衰减为零之后,就只剩下存史、认识和审美的价值了,如果这些附丽的价值不大,结集也没意思。何况我的记者生涯集中在20世纪70至90年代,现在连20世纪都已作古,

但集团决定给一批同志出选集丛书时,我又同意了。就集团来说,这一壮举体现了对知识、劳动、创造的尊重,对干事者的鼓舞和对年轻朋友的激励,对人才战略的重视和对队伍建设的期盼,我忝列其中,又身在总编辑这个岗位,自不应推辞。只是怎样把这件事做得有意义一些,颇费思量。思来想去,忽然想到了遗体捐献。在即将告别新闻工作舞台的时候,或者可以把这当作一次郑重的“遗体捐献”吧。

这绝非故作惊人之语。

我从1964年进入人民大学新闻系学习,1972年分配到湖北日报“从一而终”,算来与新闻结缘40年了。40年中,我和我的同时代人一样,经历过地老天荒的极左年代,又见证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少年中国”之气象;荒废了人生最可宝贵的青春年华,又好歹逮住了一条青春的尾巴;在时代和新闻的嬗变中付出了努力,作出过探索,又留下不尽的遗憾……生当中国历史、中国新闻史的重大转折时期,个人思想、新闻观和新闻实践、新闻作品都不能不带上时代的烙印,其成败得失自也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这就使得新闻作品作为新闻思想、新闻实践的结晶,在成为“遗体”时具有了某种解剖学上的意义。这个集子的作品以时间为序排列,以彰显年份即“新闻年轮”,就隐含某种解剖学意味。

马克思有句名言:“报刊年轻的地方,人民的精神也年轻”,反过来说也对:人民精神年轻的地方,报刊才年轻。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人民精神最年轻的地方在农村,在神奇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是青黄不接时》、《“三斤半”的变迁》、《春花流蜜》、《汉水听涛》、《老汉六十九,家道喜中兴》等等,就记述了鄂西北农村发生的这种历史性变化。其后农村改革风起云涌,向多方面展开,写大力发展水产的《江汉渔话》,写规模经营的《脱颖而出》,写双层经营的《一杆旗》,写商品经济的《扎根在希望的田野》、《彩蝶飞舞》、《党旗,在改革的潮头飘扬》等等,勾画出比较广阔的改革图景。但80年代中期继起的企业改革、政府机构改革、城市体制改革似乎就没有那么顺当了(其实后来的事实显示,农村改革也历尽艰难),《海观山上话潮生》、《武钢:历史的规定性和创造历史的主动性》、《在落差中》、《在撞击中》、《在攀登中》等,就记录了更多的阵痛与思考。除改革之外,那些年的记者生涯中,我经历过一些大事件,如长江截流、经济过热、“91.7”型大暴雨、95年大洪水,也见证过一些生活中的小悲喜;采访过一些大工程,如葛洲坝、丹江口、二汽、武钢,也捕捉着生活中一些别有情趣的小镜头;采写过一些大典型,如李伯照、“两兰”、大别山的“八尊铜像”,也感动于许多可歌可泣的小人物。这些篇章中有我的观察、我的感受、我的思考,也有我的呼喊甚至是愤怒。毫无疑问,这一切都来自于生活的赐予,报道的生气源于改革开放激起的时代风雷。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中国社会的重大转型期,也是新闻文风的重大转型期。把这些报道称作“遗体”,是因为从解剖中可以看到这个时代的律动,也可以看到新闻文风包括新闻思想、写作手法、表现形式发生的嬗变。

“文革”十年浩劫给新闻文坛带来无比深重的灾难。在极左路线的影响下,以“假大空长”为特征的帮八股践踏了全部新闻准则,颠覆了整个新闻界,公式化、程式化的写作模式使新闻报道面目可憎,无法卒读,使记者的创造性严重窒息,头脑一片空白,这是我做学生和记者亲身感受到的。粉碎“四人帮”、结束“文革”后,新闻界致力于拨乱反正、正本清源,这时候有两件事对我影响颇大,一是1978年我被从记者站抽调到省广播电视学校任教,两年中新的任务逼得我对头脑进行了一番比较认真的清理,对新闻八股进行了一番比较彻底的清算;二是重回记者站后,穆青关于打破死板沉闷新闻结构、提倡“散文化”(后改作散文式)的讲话传来,证诸正反两方面实践,我一下子成了“散文式”的热情拥护者、辩护者,也自认为是比较忠实的实践者。我驻十堰记者站后期采写的许多小通讯小特写,注重深入生活,注重观察感受,注重真情实感。写作方面,从标题到文字,从结构到语言,从基调、底色到“第一乐句”的寻觅与推敲,都可以看出对散文式的某种刻意追求。这些报道因比较富于生活气息,写法不拘一格,与盛行多年的八股反一调,很快得到编辑部肯定和同行的好评。

也正是这一段经过沉痛反思后的新闻实践,形成了我后来一直坚持的一些新闻观。如,我认为,记者最应该依恋的母亲是“生活母亲”,最应该建立的崇拜是“生活崇拜”,采访的本质不是别的,是记者对生活的发现。在具体采访中面对生活的时候,记者要特别注意观察和感受两个环节。我体会,观察主于景又不限于景,还由景入情;感受主于情又不限于情,还由情入理,只有观察感受并重,所写的报道才可能有景有情,入情入理,等等。

1983年调回编辑部后,活动的天地扩大了。其时农村第一步改革成功带来的狂喜,开始让位于各方面深化改革面临的阵痛,感性在无奈中寻求理性的帮助,于是深度报道之风渐起。在记者部、报社领导的提倡下,我并不十分自觉地融入其中,先后采写了《惊起却回头》、《海观山上话潮生》等深度报道和《大操大办陋习剖视》、《黄石市机构改革见闻》等系列报道。正是新闻不仅要反映生活、描绘生活,而且要说明生活、对生活下判断等思想和实践的日积月累,在新闻寻求突破、边缘学科兴起之时,我又成了新闻与美学的热情研究者。我艰难地涉足这片陌生的领域,希求给予一切不安灵魂所作的创新和冒险以美学上的阐释与支持,当然也给自己的采写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可惜后来因走上领导岗位实践机会不多,取得的成效不大,殊深为憾。新闻与美学研究给我带来一个意外收获,是对消息的认识。说来惭愧,作为新闻记者,我对新闻的主体消息素来缺乏认识和研究,而偏爱通讯。有一天,当我发现新闻美学仅仅以通讯为基础时,我懵了:这岂不是说明我的研究建立在沙滩之上!于是我痛下决心来研究消息,特别是西方的消息写作,一经研究,陡然发现,其实西方的消息写作是很美很俊很俏皮的,其断裂行文,倒金字塔结构,善用细节,引进人物,用好引语,克制议论,不写一句空话套话题外话,把意见隐藏在看似公平冷静的叙述中,把报道写成仿佛纯净事实的单晶体等等,深具平实委婉、文约事丰、意在言外之美。其消息如此,特稿即我们所谓通讯也是如此。怀着真诚的倾慕与学习的渴望,我除在《新闻前哨》开“中外新闻佳作赏析”专栏以事推介外,在消息和通讯写作中也努力作过一些尝试,集子中《废墟上的安宁》、《吴头楚尾话江防》等,可视作刻意借鉴模仿之作。它们见报后能得到读者和同行好评,我特别感到欣慰。可惜实践得太少了。

散文式——深度报道——新闻美学——借鉴西方,基本勾勒出我20多年记者生涯的业务历程,总的指向是走出八股,与时俱进,某些时候也曾走在前沿,所以得到报社和同行肯定,差可告慰平生。但把这些作品当作遗体解剖时,特别是拉开了一段距离来审视,也明白无误地发现诸多病变、病灶,令我汗颜。

有结构性的。家庭联产承包制是改革开放年代中国农村最深刻、意义最深远的改革,我也作过一些报道,可数量不多,深度力度不够;其他许多改革也是如此,尽管有的极具典型性,但只是略有涉猎,不曾深究。历史不可能两次趟进同一条河流。面对重大的历史主题、历史题材,为什么自己未能有更深入一些的思考,有更大一些的作为?范长江写《中国的西北角》、约翰·里德写《震撼世界的十天》,故事耳熟能详,为什么自己面对同样重大历史题材时忘记了这些故事,忘记了记者的责任?这涉及记者的“历史的自觉”,即对眼前新闻事件所处历史方位、所具历史价值的敏锐判断、深刻体认,以及由此而来的追踪到底的决心、百折不回的意志和开拓掘进、做深做足的能力。往事已矣,我们欣喜地看到,今天当历史在眼前爆炸的时候,跟踪、连续、系列、剖析式报道以及“地毯式轰炸”般的报道,会即刻滚滚而来。如果我们能多一些深刻、少一些炒作,一定会把历史抛得很远。

有属于新闻观方面的。新闻以时效为生命,尽管通讯的时效要求可以比消息略微放宽,但也应有明确的时间概念。很遗憾,那时我和大多数同志一样,还没有树立很强的时间观念,所以昨日新闻极少,“最近”、“前不久”一类该打板子的词反复出现。又如新闻尚简,精练是写作基本功,但我的很多报道长而又长,这在今天是不能容忍的。以上说明当年“正本清源”的任务并未完成,真正的新闻观念并未牢固树立,拼抢新闻的思想准备严重不足,更缺乏倚马可待的写作才能。

有属于新闻写作基本要求方面的。好发议论,爱抒发感情,好像不如此文章就没有做足、没有做出气势,读者就不可能明白理解、不可能被感动,自己就显示不出才华和才情。恰到好处的议论抒情当然是必要的,它会使报道大大增色;过多过滥的抒情议论反成为文章的累赘。回头审视,我在许多报道中主观的感受表达多了。它说明爱显示自己、教训别人的八股遗风尚存,冷静客观、用事实说话的基本准则未得到尊重,对比西方新闻的表达艺术、写作技巧,更觉脸红。

工作效率和写作速度问题。过去一张报纸四个版,做记者发稿的压力不大,采访写作可以慢慢来,采访的深入程度、写稿的细致程度强于今天,但工作的效率、完成的发稿任务与今天无法相比。那种工作节奏也影响了写作速度。看看今天记者们每月的发稿考核指标和由此带来的紧张程度、练出的写作速度,我对年轻的朋友们充满敬意。

最后,我也深感写得太少了。从本书目录可见,从大学毕业到收入本集的第一篇作品相去10年,表明极左路线的影响给我带来一大段业务上的空白。走上领导岗位后自我要求不严,极少参加采访写作,又出现一大段新的采写空白。这样一来,一辈子真正在一线采写、出作品的时间也就20年光景。这在

我个人已无法弥补,相信后来的同仁们会以我为镜戒。

(编辑:徐蟾桂)


发表评论  
 
请进入东湖社区“新闻时评”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
 

 短信  铃声 小灵通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激情岁月  ·爱情滋味
·春暖花开  ·岁月留声
[港台流行] 存在(5566)
[宝贝情人] 感情线上

人才信息最新信息列表: 人才信息最热信息列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