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站内检索:
首页>>新闻前哨>>2004新闻前哨>>12期>>本页       
 
新闻摄影与传统文化--从灾难、环保事件的新闻摄影看中西方人文价值观的差异


(2004-12-15 14:36:31)

武汉大学新闻研究生 温 军

与一般的艺术作品相比,摄影是最能体现现实生活的原生态,所以摄影作品具有强烈的纪实性。以文化的视角来探讨、分析摄影图片的纪实元素,对摄影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具有现实意义。

自1990年全国新闻摄影年会确定“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指导思想,中央与各省市报纸总编辑亲自抓新闻图片,宣扬报纸的“大图片”概念,版面为之一新。近年来,城市报(都市报)悄然兴起,对新闻图片更加重视,尤其是一些现场感强的图片以及故事述说摄影专题,成为现代媒体吸引读者注意最为常用的手段。

尽管新闻摄影在媒体巨变的背景下,取得不可替代的地位,但面对当今信息传播方式的瞬息万变,新闻图片相对于其它新闻手段来说还不够强势。比如,报纸的总编辑每天为没有震撼力的新闻图片感到头痛;在新起的图片市场,高质量的新闻图片相当匮乏;在研究领域,相对于日新月异的媒体其研究也显滞后,缺乏厚实感;对较为系统、以文化学角度深层分析新闻摄影几乎还是空白。摄影本身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是民族传统思想的积淀,研究文化(传统与现代)对摄影的主客体的影响,无疑有着现实的意义。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每一种文化传统都由各个层面构成。在文化系统运行过程中,逐渐形成与此系统相契合的价值判断系统,往往对整个文化系统的发展轨迹与方向起调控、制约作用。价值判断系统的这种调控制约性,我们称之为价值取向。新闻摄影在对事、对人的报道中,有着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从对重大事件的报道分析中我们可以找到相应的答案。

灾难摄影中的人文精神冲突

有关洪水、火灾、疾病等自然灾害的摄影报道,相当典型地体现出中国人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所带有的价值观。平衡,是灾难中人们普遍的观念。当摄影者把灾难的原生态赤裸裸地表现在受众面前时,图片的纪实性就会打上折扣。比如,给中国人带来巨大灾难的洪水,媒体上并没有大肆渲染个人的痛苦,主流媒体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战胜洪水上。在摄影报道中,看不到滔滔洪水的痛苦场面。中国传统观念中,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们尽力避免描述灾难细节,而着力挖掘人与自然和谐,把现实的苦难升华为精神上的力量。

《史记》中所记载的大禹治水,也只用“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这样寥寥数语形容洪水的肆虐,但对大禹却多有溢美之词,如“劳身焦思”、“薄衣食”、“卑宫室”、“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使大禹治水成为千古美谈,其事迹成为历代中国人与大自然斗争的精神典范。

1998年夏秋的抗洪抢险救灾斗争的报道,更是新闻摄影在报纸上发挥主角作用的一次大实践、大突破、大检阅。据有关部门统计,在抗洪救灾期间,各报使用照片是平时使用新闻照片数量的4倍以上。其中,《哈尔滨日报》800多幅、《九江日报》751幅、《解放军报》600多幅、《长江日报》927幅。除这样大的使用数量外,各报在使用形式上也有所突破。在要闻版,不但大篇幅地用照片,而且还设立专栏,直至整版地使用照片,还在其它版面连续出版抗洪摄影专版。摄影专版版数之频,图片之精也是前所未有的。为了报道抗洪救灾的精神,全国很多无灾害省、市报都派出了摄影记者赴抗洪前线采访。

在1998年两个多月的抢险救灾宣传报道中,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纵观全国大大小小报刊,对这次洪灾抱以极大的关注,几乎不约而同地对灾害中涌现的人物进行了高度赞美,对抗洪抢险中顽强拼搏的精神给予大力弘扬。《人民日报》共刊出新闻照片近百幅,出版了四个摄影专刊。如9月9日的《人民日报》版面设置(获得1998全国抗洪抢险新闻摄影评选版面头版奖),采用了一篇本报记者采写的长篇通讯《气吞山河的历史画卷--一九九八中国抗洪抢险纪实》。为使这篇通讯在版面上取得更好的效果,人民日报不但配发气势宏伟的压题照片,还在报纸下部通栏位置,精选了7 幅显示抗洪军民拼搏精神的新闻照片。

我们所看到的西方对灾难性的报道,更加渲染个人在灾难面前所受的苦难,焦点对准灾难面前的个体形象。1986年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中,美国《新闻周刊》记者兰迪·泰勒(Randy Taylor)的一组反映哥伦比亚小镇阿美罗受难的程度,其画面的惨状非笔墨所能形容,人们的神情被突然而来的浩劫弄得目瞪口呆。这年突发新闻一等奖也是同样的题材,是美国著名的“接触摄影通讯社”记者富兰克·福尼尔(Frank Fournier)所摄,表现的是12岁的欧迈拉·桑切丝陷入泥浆,束手无策,痛苦地煎熬了六十小时,当她得到援助时,为时已晚。这张照片欧迈拉陷入泥浆中痛苦无助的眼神,成为这场灾难的象征。

当摄影记者的镜头选择场景时,对反映受灾群体或个体的客观报道,除新闻机制和主流新闻理念这一大的条件,记者长期的教育背景及价值观无形中发挥着作用也是十分关键的。这种独特的文化传统,造成新闻摄影记者把摄影的焦点放在反思洪灾产生的原因,或者放在洪灾中人们的现实生活状态以及洪灾所造成的社会影响上,并强调凸现人们的观念、影响社会的决策。几十年来的灾难性报道已经形成固定模式。在面临走入世界的新闻摄影界,对其内容与形式改变的探试也许将会有进一步的行动。

西方新闻工作者在19世纪提出了“客观报道”(Subject Report)这一命题。近年理论界对我国灾难性报道与重大新闻事件报道方式提出质疑。80年代我国理论界曾经对西方的“客观报道”进行过批判,认为“纯客观”是不存在的;在理论上,“纯客观”也是站不住脚的。从文化角度来说,就算撇开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别,仅传统文化观念意识的影响就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使得摄影者目光的注重点投向不同的方向。

环保摄影中的人文价值观

中西文化的主要差异之一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十八世纪西方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在物质文明上,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在另一方面,随着工业文明的发达,生态平衡、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也日渐突出,成为西方世界不可解决的巨大矛盾。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新闻媒体也经历了一条曲折的过程。在西方,首先是几次重大的环境事件引起人类社会的广泛重视。

1984年12月3日子夜,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印度分公司的博帕尔农药厂发生毒气泄露事件。一夜之间,街头尸横遍地,2500人丧生,3000人濒临死亡边缘,约10万人终生致残。这次毒气事件引起世界的关注,记者们的镜头纷纷对准了受害的人们。印度摄影记者帕布劳·巴塞洛缪拍摄的《博帕尔大灾难》(“荷赛”84最佳新闻照片),展示一个正在掩埋的受害小孩--黄土已经没过他的胸部,袒露在外的是他那已被毒气损坏的双眼,似乎死不瞑目;微启双唇,似泣似诉。

原苏联切尔贝若利核电站1984年发生爆炸事故,死亡31人,放射物质扩及北欧和东欧。它的影响至今还未消除,不断有因此患病落残和死亡的报道。新闻特写照片虽然没有对准那些痛苦的受害者,但通过照片反映这场核灾难令人不寒而慄,引起世界强烈的震撼。

1971年,美国著名摄影家尤金·史密斯到日本九州熊本县一个叫“水俁”的沿海小村,进行了三年的纪实采访和拍摄。17岁日本少女美智子因水银污染致残的照片惨不忍睹。

……

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和灾难的报道见于报端,一幅幅触目惊心的新闻照片让人对他们所享受的物质文明感到怀疑与愧疚,西方人开始寻找一条途径。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断言:“人类未来的文明如果不以此为范式的话,人类的前途将是可悲的。”汤氏所言的“范式”,指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和谐”、“天人合一”的思想。

道家的“不以人助天”与儒家的“辅相天地”之说,都说明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历来反对把天和人割裂、对立起来的观念与做法,而是竭力主张“天人协调”,“天人合一”。在中国古代先哲的眼里,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理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通过人类与自然的主动调节,是能够达到天人和谐统一的境界。

人们对自身环境状态的关注,使摄影记者对大自然的拍摄与探索越来越多。自从1982年“荷赛”增设“自然界”作为自己的项目之一,大自然不再只是属于风光摄影的范畴。大自然中的壮美景象、奇花异草、珍禽异兽以及大自然的奥秘,都可以成为人类关注的新闻及热点。如作品《狼跳浮冰》(“荷赛”1987吉姆·布兰登堡)、《火烈鸟》(“荷赛”1990鲍勃·科斯特)。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关“天人协调”的思想,通过图片对大自然题材的选择与处理,世人能更多地看到和理解与我们一起生活的世界及生灵们,也会更加爱护我们的生存空间。

长期的新闻实践证实,在同一新闻题材的选择上,因为受到党性、阶级性等意识形态的影响与作用,包括摄影个体文化素质、民族意识的差异,在新闻发生现场选择事实的角度绝不会相同。往往是同样一个事件,中国的摄影记者与外国的摄影记者会拍出截然不同的照片来。(编辑:徐蟾桂)


 
请进入东湖社区“新闻时评”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
 

 短信  铃声 小灵通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激情岁月  ·爱情滋味
·春暖花开  ·岁月留声
[港台流行] 存在(5566)
[宝贝情人] 感情线上

人才信息最新信息列表: 人才信息最热信息列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