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风云   湖北新政    采访主稿   同僚·弟子    书翰笔札   学者评论   故址今貌    趣闻逸事
   
 
两湖书院著名学者


(2004-12-16 21:24:15)

    两湖书院蜚声海内,张为办好这所书院,投入大量财力,延聘名师执教。著名学者有:

    蒯光典,安徽合肥人,官候补道,为李鸿章的侄婿。他是一位翰林,曾因案发被押解回籍。由于他为学笃实,主张经世致用,对西学颇有研究,故张之洞于1895年请他到两湖书院任教。1896年,两湖书院设东西监督扣,梁鼎芬为东监督,讲中学;蒯光典为西监督,讲西学。由于中、西监督学术观点不同,性格气质各异,常常引发冲突。1898年蒯光典离开武汉。越两年,梁鼎芬出任武昌知府。不久,以武昌府任兼署盐法武昌道。在武昌府、道任上,梁还兼学务处提调,管理湖北学务。他不仅创办了府道两级师范学堂,而且还捐俸1万元开办省师范学堂。

    梁鼎芬离开两湖书院后,由王同愈接任书院监督之职。王同愈、苏州人,亦翰林出身,精于教学,曾任湖北学政,对新教育有所了解。但他任职不及1年即离去,其职由黄绍箕接任。

    黄绍箕(1854—1907),浙江瑞安人,1880年,中进士。幼年习汉宋之学,后受张之洞影响,研究经济之学。曾参与编辑《大清汇典》(1896年),并曾典试湖北(1897年),后被延为京师大学堂总办(1898年),但未就职。他于1900年底接替王同愈,担任两湖书院监督,迄1904年离职,担任湖北提学使司提学使。黄氏在湖北的数年中,正值张之洞推进湖北教育改革的关键期,他对两湖书院及其他学堂的设立,留学生的遗派,均有积极的表现。张之洞对他甚为赞赏,谓其“品端学博,沉细不浮,于中西政治纲领,学校规制,实能精思博考……洵为今日切于世用之才。”有人说《劝学篇》一书,实际出于黄绍箕和辜鸿铭之手。应该说,他是湖北新教育的主要策划人之一。

    这一时期两湖书院共聘雇了16位教习,具体分配如下:经学3人、史学2人、地理2人、兵法史略学1人、算学3人、博物1人、化学1人、天文1人、测量2人,合计16人。这些教习,有的是旧学的饱学之士,有的则是新学的敏锐探求者,不仅学业有专攻,而且富有教学及实际工作经验。

    史学教习姚晋圻(1857—1915),清末民初教育家,字彦长,自署东安生。湖北罗田人。光绪十八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刑部主事。曾三脚架康有为领导的戊戌变法,事败后返鄂,历任两湖书院史学分教,黄州经古书院院长,勤成学校监督,湖北学务外议长、湖北教育会会长,法政学堂监督、存古学堂教务长兼史学总教、湖北通志总纂、礼学馆顾问等。1912年,任湖北省教育司司长。“以读书为乐、研精史部,识解甚高,治乱兴衰能知其数”。主张改革教育,选拔优秀学生出国深造。

    另一史教习沈曾植,浙江嘉兴人。进士。1898年5月接替姚晋圻任史学教习。沈氏著述极丰,对西北边疆与南洋地理有独到研习。
冶金专家李维格亦出任两湖书院总教习,后又充汉阳铁厂总办。

    地理教习邹代钧,湖南新化人,出身舆地世家,1885年曾随刘瑞芬出使英、俄、悉心考察欧洲地理,回国后曾任湖北舆图总局总纂,主持测验湖北全省地图,并执教过京师大学堂,张之洞称赞他“于中外舆地之学考求精熟,绘有全图当世实罕其匹”。另一地学教习杨守敬,湖北宜都人,光绪中叶曾两度随驻外使节东渡日本,张之洞称赞他“博览群书,致力舆地学数十年,于列朝沿革险要洽熟精祥,著书满家”。《清史稿》誉其为“鄂学灵光”。

    华蘅芳(1833—1902),江苏无锡人,精于数学,且善于应用所学,曾帮助曾国藩建造轮船,于轮船之制图与动力设计均有贡献,后在江南制造局附近设之翻译馆任事,担任算学、地质两门翻译,译有《代数学》等,算学是两湖书院重点学习的科目,聘有3名算学教习,均为当时全国有名的数学家,尤以华蘅芳为著,他居上海40年,精心译述,成书12种,是当时国内首屈一指的数学家,1892—1894年间,曾莅鄂任教于两湖书院和自强学堂。张之洞决定对两湖书院改章时,曾于1897年2月致电华蘅芳,华居武昌达10年之久,被鄂人奉为泰斗。其它任算学教习,一为汤金铸,广东花县人,曾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是中国早期海军科学人才之一;一为曹汝英,“精通西算,启诱有力,所撰算学教科书为学堂中最善之本”。

    当时,张之洞广延国之精英充实幕府,人才称盛。如河间纪香聪、罗田王葆心、武进恽元复(先烈恽代英之祖父)、长沙张世准(叔平)、杨寿昌、易顺鼎、梁敦彦等等,均罗致在帐下或工厂、书院中,以兴洋务。

    两湖书院改章后,聘进了一批见闻广博、学有专长的近代型师资,这些教习受到很高的礼遇。分教每朋薪银100两(当时米价最高时一石值银2至3两),另配房屋一栋;每逢书院开学时,湖广总督张之洞必率文武百官到院参加开学仪式,先率师生向孔子神位行三跪九叩礼,后率百官向监督及教习行叩首礼。

    两湖书院自成立至1902年止的12年中,共3届,造就了大批人才。据光绪34年(1908年)迄宣统二年(1910年)间湖广总督咨报学部的“湖北各项实业学堂一览表”及其他有关资料,查出两湖书院肄业生共64人。现以此64人为代表来观察他们成就的大概情形。64人中后后留学的有30人,占总数的47%。其中留日的24人,留美的2人,留欧的4人。他们留学时学教育的7人,学军事、警察的7人,学工业的2人,学法商的9人,其余5人不知所学。在这64人中,后来服务教育界的47人,参加革命的14人(詹才学、黄兴),从政者3人。而在教育界任职的47人中,担任学堂监督与堂长的12人,教文史的11人,教数理化的10人,教农学工学的3人,其他11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