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全文检索:
责任编辑:黄斌   罗伟  王淳
 图片 | 视频 | 手机互动
 
首页>>新闻专题>>2004>>聚焦中部话崛起>>中部聚焦>>本页
 
 
登上顶峰的那一刻:安彩走向世界第一的历程(图)


(2004-12-18 07:00:44)

荆楚网湖北日报记者熊家余 杨伟鸣 曾遗荣

安彩集团外景

10月18日,中国电子工业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河南安彩集团信益二期工程屏炉一次点火成功。至此,安彩集团彩色玻壳生产规模达到8500万套,位居世界第一。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14年风雨兼程,安彩人高擎中国民族工业的旗帜,跃上了世界彩玻业的顶峰。

这一刻,安彩人激情澎湃。

从困境中走出自己的路

1988年,安阳彩玻一期工程动工,中国民族彩玻工业开始启航。

两年后,全套引进日本NEG公司技术设备的工程投产。

可是,喜庆的笑容尚未褪尽,愁云便袭上眉梢:产品质量得不到用户认可,出现严重积压;而池炉一旦点火就不能停,每天要烧掉80万元。

情急之中,安彩只得讨教“日本老师”。

日方专家说中国滚桶不行,安彩就赶快进口日本滚桶;说中国研磨材料不行,他们又不惜花外汇从日本进口火山灰……但结果是,产品越积越多。

积压的产品堆满了仓库、厂区、广场,甚至还堆到安阳机场。

怎么回事?在安彩荣誉室,党办主任李光明向记者介绍这段历史,仍难掩心中的愤懑。原来,作为技术输出方,日方既在输出技术时留足了“后手”,又在技术设备的安装、调试过程中,有意埋下许多“暗钉子”。

你说:设备水平有差距。人家说:你引进的是当时的先进水平,现在又进步了哇。

你说:技术标准不配套。人家说:我一个取上限,一个取下限,都在标准内呀。

竞争就是竞争。残酷的现实使安彩人认识到,单靠引进,没有自主开发能力,永远摆脱不了技术落后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不等不靠,总经理李留恩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日夜攻关,掌握了模具毛坯国产化、模具开发软件等关键技术,拔掉生产线上一个个的“暗钉子”。

同时,几乎对所有引进的技术和设备都进行了改进、改造和创新,使实际生产能力很快超过原设计能力的80%。

为民族工业扛大旗

党和国家领导人时刻关心着安彩的发展。1991年2月5日,江泽民同志来到安彩视察。他问李留恩:现在的生产规模是多少?

李留恩回答:460万套。江泽民同志又问:多少万套才具备国际竞争力?

李答:至少要2000万套。江泽民同志沉吟片刻,语重心长,嘱咐李留恩:安彩要进一步做大做强,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为中国的民族工业争光。

为民族工业争光!安彩人肩负起这历史的重托,开始了新一轮创业。

1994年,安彩以“自我技术总承包”的方式,建成年产25英寸彩玻500万套的二期工程,总投资13亿元,工期13个月,结束了我国成套引进国外彩玻制造技术的历史。

其后,安彩自主设计建成29英寸玻屏三期工程,工期12个月,总投资6.4亿元。与引进项目相比,节省资金10亿元,创世界同行业建设新水平,使进口玻壳价格和国内彩管及整机制造成本大幅降低。

业内资深人士称:正是因为安彩的崛起,中国老百姓买彩电少掏了三分之一的票子。

在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攀升的时刻,江泽民同志于1996年6月1日再次来到安彩。看到企业兴旺发展的景象,他欣然命笔:加快彩玻基地建设,为民族工业争光。

1997年,安彩生产能力达到1500万套,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彩玻生产基地。

国际竞争来到家门口

创业之初挑战“日本老师”,安彩经历过一次考验。

没多久,新的挑战接踵而至。上世纪90年代,国际玻壳巨头日本旭硝子公司、NEG公司相继控股石家庄玻壳厂和上海玻壳厂,韩国三星公司则兼并深圳中康玻壳公司。

境外跨国公司的三面围堵,把国际较量搬到了安彩的家门口。

安彩巧布棋局,从容应对。1999年10月,他们西进成都,兼并红光玻壳厂,当年就使停产的生产线重新运转起来。

几乎是同时,他们又北上天津,与津京玻壳公司合作,成功将津京黑白玻壳生产线改造成彩玻生产线,很快使企业扭亏为盈。两手快棋下来,安彩新增彩玻生产线7条,新增年产能800万套、销售收入10亿元。

同时,这两颗“棋子”,与安彩形成三点一线相连的态势,不仅使严重亏损的大型国企起死回生,还成功地打破了跨国公司的围堵。国内整合完毕,安彩开始走向世界。

惊天大收购

去年5月17日,安彩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这天,安彩斥资4990万美元,买下了美国康宁公司9条玻壳生产线。

创建于1851年的美国康宁公司,是赫赫有名的全球500强企业之一。作为玻壳的发明者,康宁公司的玻壳生产已有68年的历史,主要生产25英寸以上的彩电玻壳。

由于其9条玻壳生产线出现亏损,康宁公司欲将其“远嫁他乡”。2002年8月,康宁公司开始与安彩集团接触。2003年4月邀请李留恩去美国实地考察。

历史的机缘创造着一个个的巧合。十几年前,作为玻壳业的“鼻祖”,康宁可谓是牛气冲天。为了学习到先进的技术,李留恩远涉重洋,上门求教。然而,等待他的,却是冷冰冰的面孔。好不容易给了一个看一看的机会,但关键的地方却是“谢绝参观”。对方高层,则压根儿没有见一见李留恩的意思。

这次不同了。康宁特意用专机把李留恩从费城接过去,通过高层谈判,确定了战略合作的框架。

9条报价1.5亿美元的生产线,安彩最终仅用4990万美元就全部买下。对方说:我们看重的不是价格,是安彩的发展势头。“没有实力,没有自主的知识产权,没有自我创新的研发能力,也就没有与世界同业强手平起平坐对话的资本。”李留恩感叹道。

凭着这次收购,安彩生产能力完成了“三级跳”,由世界第三跃居第一。

请看“三圆理论”

安彩“神话”从何而来?安彩人说:请看我们的“三圆理论”。

在玻壳四厂,记者看到了这个理论。它就挂在墙上。

这是一幅漫画:在一个恒定的生态园里,有软件圆、硬件圆、能源圆三个互为相切的小圆;安彩的职工正在给“软件圆”充气。

李留恩对这个理论的解释是:企业如同一个直径恒定的生态圆,软件圆做得越大,其他两圆的投入就越少,企业发展就越好。软件重于硬件,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做大软件圆,关键靠创新。

这就是安彩奇迹的真谛。引进、消化、吸收、开发、创新、再创新。14年来,循着这条自主技术开发的路子,安彩完成技术进步项目1400多个,填补国内空白29项;申报专利40项,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10余项。

正是得益于自主开发创新,安彩产品品种由最初的6个,发展到现在的160多个,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显示管玻壳、大屏幕显像管玻壳和背投管玻壳的历史。

安彩人没有停步,即使它登上了世界玻壳业的顶峰。

它的下一个目标是:质量、产量、效益、技术含量、市场占有率、环保性能6项经济技术指标均达到世界第一。


发表评论  
请进入东湖社区“中部论坛”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