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站内检索:
首页>>财经湖北>>焦点>>本页       
 
[解读·背景]山西:打造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图)


(2004-12-20 08:04:39)

策划:熊家余 撰稿:谢慧敏


美丽的太原


太钢生产车间


太钢夜景


今年11月28日,太原西北环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图为车辆行驶在主跨径150米的汾河矮塔斜拉桥上。

山西实现中部崛起的奋斗目标:

到2010年,力争建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的深层次矛盾基本得到解决,新体制的基本制度和机制稳固确立,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关系得到理顺,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中的基础性作用制度化、稳定化、具有可持续性。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经济体系,为全面建设山西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山西的定位: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把山西建设成为国家的新型能源基地和工业基地。


山西概貌

山西地处黄河以东,太行山之西,简称晋。基本地形是中间为盆地,东西两侧为山,被人们称为“表里山河”,东西宽约290公里,南北长约550公里,总面积为15.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为3300万人,辖11个市、119个县(市、区)。


特色产业

煤炭工业:山西年生产原煤3亿多吨,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以上。煤炭调出量为2亿多吨,占全国煤炭产地调出总量的五分之四。除供应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外,还出口到2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大同矿务局是全国最大的优质动力煤生产基地,阳泉矿务局是全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西山矿务局古交矿区是全国最大的炼焦煤生产基地,平朔煤炭工业公司是全国最大的现代化露天煤矿。

电力工业:山西有力地支援着京、津、唐、内蒙等地的用电,首都北京四分之一的用电量靠山西供给。

焦化工业:作为煤炭的下游产业,山西焦化工业也得到长足发展。2003年,全省焦炭总产量已超过了7000万吨,占全国焦炭产量的40%以上。全省已建成和在建的焦油加工规模达到每年150万吨以上。

冶金工业:山西拥有各类工矿企事业单位800多家,拥有固定资产43.3亿元,钢铁、铝材、焦炭、铁合金、铜均是重点生产项目。其中,太原钢铁(集团)公司是全国最大的特种钢生产基地,山西铝厂是全国最大的氧化铝生产基地,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是全国特大型铜矿之一。

机械工业:以重型机械、矿山机器为主,具有良好的设备、雄厚的技术力量和较强的设计、制造和配套能力,主要骨干企业有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太原矿山机器厂、山西机器厂、大众机械厂等。

化学工业:以煤化工为主,生产的化工原料产品达60多种。芒硝、硫磺粉均占全国产量的50%,硫化碱占全国产量的四分之一。山西化肥厂是亚洲最大的以煤为原料的现代化的复合肥料生产基地。运城南风集团是全国最大的无机盐生产基地和洗涤剂生产基地。


人文历史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传说中的尧、舜、禹等都曾在此建都。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3000年之久,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美称。目前全国保存完好的宋、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筑物70%以上在山西省境内,具有珍贵价值的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有119处。


资源优势


丰富的储量让山西成为全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建国50多年来,山西累计生产煤炭近80亿吨,外调出省50亿吨,为全国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矿产资源:山西矿产资源分布广、种类多、储量丰富。其中煤、铝土、耐火粘土、铁矾土、珍珠岩、镓、铂的储量居全国各省(区)同种矿藏储量的首位,金红石(含钛矿)、镁盐、芒硝的储量居第二位。还有钾长石、钛铁、石灰石等也居全国各省(区)的前列。

煤炭是山西最重要的矿产,地质储量达8700亿吨,已探明储量为2700亿吨,占全国煤炭探明储量的30%,是中国煤炭储量最大的省份之一,故有“煤乡”之称。

旅游资源:山西的旅游资源丰富。如佛教圣地五台山、黄河壶口瀑布、云冈石窟、北岳恒山是全国闻名的旅游景点,此外,悬空寺、应县木塔、晋祠、宁武天池、洪洞大槐树、乔家大院等都吸引着省内外的旅游者。


2003年数据:见证山西发展步伐


1978年GDP三产占比


1999年GDP三产占比


2003年GDP三产占比


财政收入比较图

2003年,山西省共完成生产总值2445.6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增幅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是1985年以来的最高增速。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3.3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1400.1亿元,增长18.4%;第三产业增加值832.2亿元,增长8.6%。全省人均生产总值7402元,比上年增加1256元,增长12.4%。

农业: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83.36万公顷,比上年减少17.73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9.14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91万公顷。蔬菜种植面积27.85万公顷,增加0.75万公顷。粮经作物的种植比例由上年的77:23调整为76:24。

工业:全省国有企业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882.18亿元,比上年增长24.2%,增幅比上年提高7.4个百分点。实现工业销售产值2358.67亿元,增长31.2%。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全省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16.3亿元,比上年增长33.2%,增幅比上年提高14.9个百分点。全年更新改造投资完成253亿元,比上年增长31%,重点支持了潜力产品、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对外贸易:全年全省海关进出口总额完成30.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3.4%,增幅比上年提高14.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22.7亿美元,增长36.4%;进口总额8.1亿美元,增长25.9%,进出口相抵,实现贸易顺差14.6亿美元。全年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89家,利用外资项目总投资9.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0%;合同外资金额4.8亿美元,增长50.8%;实际利用外资金额2.2亿美元,增长4.1%。

交通:到2003年底,全省铁路营业里程达到2513.7公里;公路通车里程63122公里,比上年增加3511公里;高速公路达到1211公里,增长13.2%。

财政收入继续大幅度增加。全省财政总收入完成379.5亿元,比上年增长29.8%,提高9.8个百分点。

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全年全省共受理各项专利申请1743件,授权专利1175件,分别比上年增长6.9%和25.8%。

教育事业有了新发展、文化事业健康繁荣。全省高等院校(包括部委所属院校)共招收研究生2979人,比上年增加972人;普通高等学校招收本、专科学生9.36万人,增长23.2%;在校学生27.4万人,增加6.6万人。

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全省共建成生态功能保护区2个,实现了零的突破,生态功能保护区面积为21.1万公顷;自然保护区面积增加到136.3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比例增加到8.74%。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较快增加。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005.03元,比上年增长12.4%;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299.4元,比上年增长7.0%。

(资料来源:《关于2003年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表评论  
 
请进入东湖社区“新闻时评”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
 

 短信  铃声 小灵通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激情岁月  ·爱情滋味
·春暖花开  ·岁月留声
[港台流行] 存在(5566)
[宝贝情人] 感情线上

人才信息最新信息列表: 人才信息最热信息列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