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风云   湖北新政    采访主稿   同僚·弟子    书翰笔札   学者评论   故址今貌    趣闻逸事
   
 
凭吊——站在张之洞像前 (多图)


(2004-12-28 07:04:32)

湖北日报记者 晓方

一百一十五年前的十二月十七日,张之洞下车伊始任湖广总督。督鄂近二十年期间,他办实业,办教育,在晚清历史上留下一段轰轰烈烈的“新政”事业。为了纪念他,后人树立了多座雕像,以供凭吊——


   黄石市冶钢集团内张之洞汉白玉半身雕像


雕像后,是“汉冶萍”高炉遗址

1889年12月17日,清廷调张之洞任湖广总督。

从1889年坐镇湖广总督,到1907年离鄂晋京入参军机。其中除1894年、1902年曾两度暂署两江总督外,张之洞督鄂近20年。他办实业,办教育,练新军,开展了一番轰轰烈烈的“新政”大业。可以说,张之洞是湖北乃至整个中国近代化的设计师之一,留给了湖北一笔丰厚的物质与精神遗产。

昨日起,荆楚网与新浪网联合推出大型专题“张之洞督鄂115周年”,以纪念这位湖北近代化建设的先驱。

在汉冶萍发祥地之一的黄石市冶钢集团,耸立着一座张之洞的汉白玉半身雕像,雕像身后是“汉冶萍”高炉遗址。站在这位中国近代重工业奠基人的塑像前,记者仿佛看到了他当年兴办汉冶萍的筚路蓝缕之路———

任两广总督时,张之洞就向清廷建议用新法开采广东铁矿以制造枪炮,调任湖广总督后,将原拟建在广州的铁厂移至湖北筹建。1894年6月汉阳铁厂建成投产,成为当时东方最大的钢铁企业,比日本的八幡制铁所早整整7年。

汉阳铁厂所用的铁矿即大冶铁矿,所用的煤来自江西萍乡,汉冶萍公司的创建,使中国有了现代的钢铁企业,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打下了雄厚的基础。

19世纪80年代,中国尚无一寸铁路,为修铁路,清廷官员曾争论10年,均以主修派失败。1889年朝廷下令各省督抚发表意见,结果仍是多数反对。此时张之洞明确肯定了修铁路的必要,认为中国“自不得不采彼长技以为自强之路”。同时建议修芦(芦沟桥)汉(汉口)铁路。10余年的争论,以各方接受的张之洞方案而结束。芦汉铁路1898年南北两端分段动工,铁轨即出自汉阳铁厂。1906年4月,汉口至北京正阳门全长1200多公里全线通车,并改名京汉铁路。

毛泽东说过,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轻工业不可忘记张謇。其实,张之洞对轻工业也倾注了极大的心血。还在两广总督任上,张之洞就着手筹建织布局,调任湖广总督后,筹办的织布局随之迁往湖北。张之洞还将购买的美国棉花种子,发给棉区农民试种,由织布局优惠收购。嗣后他兴建了纱厂,创办了丝局、制麻局,一个较为完备的近代纺织工业体系,在当时的湖北已见雏型。

张之洞在湖北推行了一系列扶持民族工商业的举措,成立汉口商务公所,陈列地产,组织华洋商人和民众参观;设立汉口商务局,联络商情;创办两湖劝业场,开设商务学堂;出版湖北商务报……由于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使得湖北近代工商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武汉的进出口贸易额,在1911年达到白银15000万两,比1901年前增长3倍;近代商办企业1895年前才一家,到辛亥革命时发展到122家。清末武汉近代工商业发展水平,在全国仅次于上海,被誉为“东方芝加哥”。

在创办实业过程中,张之洞也有着深刻的经验教训。他创办的这些企业,由于都是官办,运转之初弊病毕现。据当时外国人的考察,纱厂的经营管理相当糟糕:“严重的浪费、混乱和怠工……大批无用的人做监督,无所事事。为了一点私利把训练好的工人开除,雇佣一些生手。”幸好张之洞不是顽固派,他推荐了懂经营的盛宣怀接收汉冶萍,实行“招集商股,官督商办”的改革,使汉冶萍摆脱了资金和管理的困境;他又将亏损的布纱丝麻四局出租给广东商人,一租便是20年,四局逐渐有了起色,数年后便实现扭亏为盈。今天重温张之洞对这些企业的改革举措,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百年前的经验教训,宛如目前。

在如今的省实验幼儿园,也有一尊张之洞铜像。铜像四周,有9块从原址随迁到此的石柱基石。这些饱经风雨的石块,曾见证了湖北近代教育事业的诞生及发展。

作为救国图强的重要组成部分,张之洞深感“国势之强弱在人才,人才之消长在学校,环球各国竞长争雄,莫不以教育为兴之急务”,“自强之策以教育为先。”督鄂后,他建立以学习西洋近代科学为主的两湖书院,课程设置、教法改进等多有革新,为书院过渡到近代学校做了准备。嗣后,开始筹办各类学堂———

1893年11月设立的自强学堂,为我省最早的新式学堂;1896年筹办湖北武备学堂;1903年创办湖北幼稚院,为我国第一所公办幼儿园;1906年创办女子师范学堂,为国内首创……到1910年,全省各类学校总数为3777所,学生总数126058人,教育经费居当时23行省首位。

张之洞对留学教育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是“海归”的有力倡导者。他认为,日本之强大,正是有了一批知识分子赴欧美留学、考察,“学成归国,用为将相,政事一变,雄视东方”,使日本成为了强国。他尤其重视到日本留学,理由是,路途近,来往方便;日本文字、风俗接近中国,便于学习易于仿行。在整个清末,官费、自费出国留学生中,湖北最多。

大规模的兴教兴学,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其中著名政治家、教育家、学者更是群星灿烂:董必武、陈潭秋、恽代英、宋教仁、黄兴、唐才常、李四光、黄侃、王亚南、冯友兰……一个崭新的知识分子群体在荆楚大地卓然而起,活跃于清末的社会政治舞台,为救亡图存前仆后继,奋斗不息,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

办教育,办实业;培养人才,发展经济。湖北的教育和工商业由此居当时国内领先地位。毫无疑问,在湖北近代发展史上,张之洞的所作所为留给后人诸多启示———

他认为:“国势之强弱在人才,人才之消长在学校。”从而真正将教育作为振兴地方的“优先战略”。作为地方的“一把手”,张之洞兼任过两湖师范学堂总监。他尽力筹措教育经费,据资料,湖北用于新式教育的经费1900年仅白银10万两,张之洞多方筹措,逐年增加到1907年的200万两,增加了20倍。他合理地统筹教育格局,把办学的次序列为“师范第一、小学第二”,可见他对教师、对基础教育重要作用认识的深刻程度。

世人一般知道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思想,殊不知他还有“工体商用”的观点。他的新政思想中,把发展近代工业看作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他认为工业是富民强国的“体”和“本”:“工者,农商之枢纽也,内兴农利外增商业,皆非工不为功。外国工商两业,相因而成,工有成器,然后商有贩运,是工为体,商为用也”。将工业与商业、生产与流通的关系,论述得十分到位。

今天,我们有了安定的大环境,远非100多年前危机重重的国家形势可比,所以,我们应该比前人做得更好。人们也欣喜地看到:在汉冶萍的“后裔”身上,武钢今年利税将历史性地突破100亿元;冶钢的改革发展有长足进步;湖北建成了教育大省,正在向教育强省迈进……

我们也正在为后人留下宏伟的丰碑。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