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站内检索:
首页>>新闻前哨>>2004新闻前哨>>8期>>本页       
 
面对面心贴心 话说新闻类谈话节目《沟通》


(2004-12-30 11:19:04)

湖北电视台 武海鹏 陈志义

电视谈话类节目,眼下已经成为继综艺节目、益智休闲节目之后,中国电视屏幕上新的流行色。其实,谈话类节目在西方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也有10年的时间了。这类节目的共同特点:一是内容为“热话题”;二是形式为“大家谈”;三是在价值取向上追求“真善美”,尽管东西方的价值观存在着某些差异,但大致如此。由于谈话类节目大多比较注意内容的新闻性,这样,新闻类谈话节目(栏目)相对要多些,因此也倍受人们关注。

然而,我们不难发现,在省市级电视台(也包括中央台)的新闻谈话节目中,既能审视政府的作为,又能倾听百姓的声音,将政府官员与普通百姓置于同一平台“面对面”、直接交流对话的属政治类电视新闻谈话节目却始终没有出现。

事实上,随着我国社会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进步,近年来,许多报纸、电台、网站相继推出了党政领导与普通群众直接对话的节目或专栏。其中的原因有两个:第一,社会民主政治的发展,使社会形成了一个自由开放的环境,现实社会出现了平等交流的特征。第二,社会的急剧转型给人们带来太多的困惑,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人们需要交流和相互理解,人们渴望释疑和解惑。电视,声情并茂,原本是其优势,但在谈话类节目(尤其是政治类新闻谈话节目)里相反却给电视的表达带来了相当的难度:一是我们的党政领导(以及所有参加节目的嘉宾和主持人)不能照稿子念了,即便是涉及到政策政令等重大问题,在现场也不可能再有旁人支招了,你必须快速反应,快速应答;二是普通群众所提的问题一般都非常个人化,如何使其具有更广泛的传播价值,给节目设计提出新要求;三是话题节目的画面相对要枯燥些,究竟如何表现、让它更具有动感和可视性,是另一个难题。

2004年5月30日湖北电视台《沟通》栏目开播了,并开创性地把《沟通》定位于政府官员与普通百姓直接对话。《沟通》为电视增添了新的节目样式,填补了政治类电视新闻谈话节目的空白,形成了传播亮点。

《沟通》是政府官员与老百姓,在同一场景内对话交流、“面对面”的沟通。其中的话题,都是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又是以现场主持人来组织、推进话题展开的,再加上以新闻现场的外景调度为主要表现形式,《沟通》突显了节目的新闻性、导向性和互动性,并力求在政策层面、知识层面和百姓关注的一些具体问题上寻求直接的答案,同时在《沟通》的选题、对象、形式、主持以及效果上实现多重突破。

选题:贴近老百姓

《沟通》选题的选取是领导关注、群众关心、普遍存在、正在着手解决并且是有望解决的社会问题。其实,政策热点、行政难点、公众疑点、社会焦点,以及政策的盲点(没有政策规约的空白点),这些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如何筛选确定选题,找到“沟通点”,让老百姓有话可问,官员有话可答,既是《沟通》的看点和突破点,也是栏目生存的关键点。《让武昌江滩“热”起来》、《法律援助,温暖千万家》、《新法管交通,无情却有情》、《同学们,要健康上网》等节目,选题的共同点都是贴近老百姓、贴近实际、贴近社会的。

我们理解《沟通》的“沟通点”不是去曝光,不是去揭丑,而是要给观众释疑解惑,给观众实实在在有用的信息。其“看点”也不是让来参加节目的官员丢脸、难堪,而是通过对话,把群众的种种不理解甚至怨言,进行化解,实现在观念上的交流融合。旨在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架起相互理解的桥梁,使政策下达和民情上传更加畅通,从而推动社会政治民主化进程和政治文明建设。

形式:“3+1”模式

参与《沟通》节目的包括了政府官员、群众、专家及主持人等四个方面的人员,我们称之为“3+1”谈话模式。政府官员、群众以及观众(包括围观的群众)是沟通双方的主体,《沟通》对话是互动平等的。我们认为,沟通不仅是政府官员单方面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难题,还应该包括政府官员主动求教于群众,让群众提出一些可供借鉴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邀请专家作为第三方参与节目,是从谈话节目的传播效果上考虑的。《沟通》可以解答老百姓的一些实际问题,但又不能只是一个解决具体问题的平台,它是一个完整的节目,要面向全国播出。因此,在内容上需要介绍“话题”所涉及的相关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使其具有更大的传播价值,要能够体现出传媒观点来,让更多的人爱看。譬如《让武昌江滩“热”起来》既回答了群众关于“多种树”、“建天然游泳场”、“增设公交车站点”等具体问题,又通过专家讲述了“投巨资建江滩的价值”、“打文化牌、打首义牌的意义”,话题深入浅出,既解决具体问题又有一定的文化品位。

另外,《沟通》话题的推进需要有层次,需要设置悬念,要有吸引人的细节,沟通也应该你有来言、我有去语,进行多回合互动。节目通过“3+1”中主持人这个关键性的“1”,调动参与各方能畅所欲言,同时又不让话题的进程失去控制,避免漫无边际、海阔天空,并力求就老百姓关心的问题现场解决,即便不能当场解决也要为解决问题提供思想基础。

当然,由于参与《沟通》节目的官员代表着一级政府或职能部门,如何顺利请到适合的官员参与节目是关键。不可否认,部分官员对参与沟通节目还是有顾虑的:一是怕说了不符合自己身份的过头话;二是怕过多的表现个人;三是怕暴露本部门或本地区工作中的弱点。其主要原因还是他们对一个全新栏目的宗旨、定位存在误解。其实,我们的党政官员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并不怕与老百姓面对面,非常乐于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也愿意倾听群众的意见。关键是我们要把握好话题的走向,要去营造一个有利于进行沟通的环境。

环境:开放的现场

《沟通》节目摄制的地点没有按常规安排在电视台的演播厅里,而是积极地走出去把现场设在了与话题相关的事发地,尽管这种做法很难、会受到很多外界条件的限制。但是,在公共场所这样的外景地进行沟通,官员与百姓都会感到亲切些、自然些,在并不太陌生的环境里对话,他们的顾虑要少些,发挥也会好些。《让武昌江滩“热”起来》的沟通现场设在了武昌大堤口观景平台上、《法律援助,温暖千万家》的现场设在了省司法厅大门口、《新法管交通,无情却有情》的背景是武汉长江大桥的车流、《同学们,要健康上网》则将现场设在了学生们自己学校的运动场上,嘉宾和群众在演播室录制节目的恐惧感消失了,各方能够很快进入谈话状态,也就更容易说出心里话,更容易达成谅解、实现沟通。

在这样的环境里,当新闻转播车一到事发地,自然就吸引了不少围观的群众,我们一改传统清场、设警戒线、撵围观群众的做法,而是主动邀请他们参与节目。这从“撵”到“请”的转变把栏目与群众的距离拉近了。此时,全开放式的录制现场,变成了一个“话场”,任何想发表观点的群众都可以参与进来,都可以畅所欲言。由于群众的提问没有任何做戏的迹象,回答也是即兴的,使沟通显得非常真实、鲜活。

此外,用事件发生地的实景替代演播室,还能够较好地体现出媒体在行动、传达“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概念,在外景开放的社会舞台上,《沟通》的传播更具有群众性了。这也是为什么每次录制节目都要精选外景的原因,也是《沟通》标志性的特色,或者说不同于其他栏目的看点。

效果:铸造新亮点

的确,《沟通》搭建了一个政府与百姓对话沟通的平台。它在解决群众具体实际问题的同时,成为树立政府官员亲民、爱民形象的载体,是构筑政府与群众理解的桥梁。在《让武昌江滩“热”起来》节目中,武昌区张区长在江滩触景生情、侃侃而谈,并现场收集群众对江滩改造的建议;在《法律援助,温暖千万家》节目中,司法厅曹副厅长面对弱势群众真情流露、自如洒脱;在《新法管交通,无情却有情》节目中,市交管局局长理性诚恳、慷慨陈辞;在《同学们,要健康上网》节目中,团省委书记与青少年朋友亲切对话、娓娓道来。“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不再只是一句口号。平等对话、双向交流,政府官员真心为民众解决问题,民众真情献计献策为政府分忧。政府官员是亲民、敬业的,老百姓是积极、善意的,专家是深刻、睿智的,主持人是客观、公正的。展官员风采,树政府形象,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体现媒体传播价值。“零距离”对话,成为吸引“眼球”的鲜活元素。

(编辑:潘宗信)


发表评论  
 
请进入东湖社区“新闻时评”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
 

 短信  铃声 小灵通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激情岁月  ·爱情滋味
·春暖花开  ·岁月留声
[港台流行] 存在(5566)
[宝贝情人] 感情线上

人才信息最新信息列表: 人才信息最热信息列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