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全文检索:
.首页 | 新闻 | 专题 | 伊人 | 财经 | 房产 | 江河 | 短信 | 分类信息 | 福利彩票 | 
在感动中升华——新闻记者采访周国知活动侧记


(2005-01-10 06:31:32)

湖北日报记者张小燕 陶忠辉

周国知———这个土生土长在鄂西大山里的土家族汉子,扎根高山,一心为民,默默奉献在最普通的岗位上,而他的事迹声名远播,举国皆知。

记者是站在时代船头的守望者。及时捕捉舆情、反映社情民意,是记者的神圣职责。

2003年10月,周国知出殡那天,天下着细雨,亲友撕心裂肺的哭叫,群众的抽泣,和着大山的松涛,久久回荡在山谷之中。“于无声处闻惊雷”,当地记者迅速赶往椿木营乡进行采访,群众含泪告诉记者:大家哭送的这个干部名叫周国知,是乡民政助理,2003年在恩施自治州开展的“消除茅屋”的工程中,身患绝症的他几次昏倒在“消茅”途中,临死前,他仍旧牵挂着他的“消茅”联系户。当地老百姓说:他是累死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周国知先进事迹在更多群众中引起轰动,然后自下而上地传播开来,犹如一股突泄的洪流,漫湖溢河流向山外。

2004年初,湖北日报、湖北电台、湖北电视台等省级主要媒体派出精干记者深入海拔1800米的椿木营,他们踏着积雪、趟着泥泞,收集了大量的素材,用细致的笔触、感人的情节,讴歌了周国知亲民爱民的优良品质和燃烧自己温暖百姓的无私奉献精神。

在省委的大力推动下,周国知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在省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力和感召力,一个颂扬周国知、学习周国知的热潮在荆楚大地蓬勃展开。

周国知像一首壮烈的山歌,回荡在鄂西大山的深处,走进了每一个深受感动的心田。

去年9月底,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10余家中央媒体和省主要媒体记者组成采访团,翻山越岭,沿着周国知生前走过的崎岖山路,走村串户,倾听椿木营百姓心底的记忆。

山民们为周国知流下的朴实泪水感动着前往采访的记者们,记者们在感动中寻访着周国知的感人故事。

秋雨绵绵,寒意袭人,崎岖的山路湿滑无比,记者们拽着山路边的草根,攀崖越岭,去走访周国知生前经常探望的困难群众,用心感受他们口中、心中的国知。

新华社派出了由文字、摄影、音像和网络记者组成的采访小分队。杨柳坨村是消茅的重点村,女记者曲志红等6人冒着大雨,踩着泥泞前往该村消茅户家中采访。他们深一脚浅一脚花了近一个半小时,还未到达第一个采访对象家,随行的工作人员提出找个地方休息一下,被他们婉言谢绝。他们说,周国知经常一只手电筒、一双解放鞋、一个竹背篓看望茅草户,在这样的山路上,一走就是一整天,我们这点困难算不了什么。

锣鼓圈村和杨柳坨村之间有一道深深的峡谷,一遇山洪,经常有群众被大水冲走,周国知费尽心血,为大家修了一座幸福桥。为拍好周国知为村民修桥的故事,从山腰的公路到山谷有10多公里远,中间还要下一道壁陡的悬崖,一条在悬崖上凿的窄窄的石径通向谷底,央视焦点访谈两位记者扛着十几公斤重的摄像器材走得满头大汗。

雨越下越大,寒风刺骨,呵气成霜。不少记者身着单衣,冻得瑟瑟发抖,但他们仍坚持采访,大家说,要发扬周国知的艰苦奋斗精神,把周国知的典型报道精心做好。中午时分,许多记者仅吃早上带的一根玉米棒和两个鸡蛋,就着矿泉水当午餐……

身入才能深入。穿行于散落在大山深处的村村寨寨,记者们亲身体验着这位肩扛背篓、20年如一日为民服务的基层干部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生前不能看到住茅屋的乡亲搬进新居,死后能在高处看到他们住得暖和,我也能含笑九泉了。”“我们吃干饭,就不能让困难群众喝稀粥;我们吃肉,就不能让困难群众煮土豆”……一个个感人肺腑的细节被记者们捕捉发掘出来,摄入镜头,写进文章。

在采访中,记者们已不仅仅是采访者,碰到困难群众,他们慷慨解囊;碰到残疾对象,他们手扶身背;他们已经和新闻事件融为一体,他们的心也和当地的人民群众紧紧地连在一起。

新华网记者袁韵等特意为周国知70岁的父亲周东海老人买了2.5公斤白酒,给他的儿子周辉买了学习用品和篮球。光明网记者齐柳明采访周国知生前的老师李四新时,一边记录,一边给他剥橘子。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记者王卓、吴绍钩噙着泪水拍下一个个感人至深的镜头,采访完残疾人胡鼎成时,吴绍钩主动背起他,把他送到屋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张亚然在采访中看到群众生活困难时,总忘不了拿出几十元钱表示心意。

只有自己被感动了,写出的报道才能感动别人;只有自己被震撼了,写出来的报道才会震撼别人。周国知周年祭日这天,在周国知墓前,听着坡上坳里的乡亲们哭声一片,记者们纷纷流下泪水,一位老记者甚至不能自持,哭倒在墓前。

感动是灵感的源泉。与山民同感,记者们流着眼泪,在电脑键盘上敲出了一篇又一篇动人的好新闻。这些和着泪水、蘸着汗水写出的报道,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矫揉造作的情感表达,却震撼了千百万读者。

一心为民,扎根山区献忠诚;两袖清风,朴实为政成楷模。周国知用生命谱写的为民之歌,是时代的主旋律。

在中宣部、省委宣传部组织指导下,新闻工作者、文艺工作者、理论工作者协同作战,中央、省及地方媒体齐声合唱,共同奏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连续4天播发通讯、评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续3天播报通讯;新华社发出了6篇通稿;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陆续刊发新闻稿件并配发评论;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央视国际网均开辟周国知事迹专题栏目。

中宣部、中组部、民政部、湖北省委联合组织周国知事迹报告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及长春、石家庄、兰州、长沙、成都等地作报告,并于10月下旬,在京召开学习周国知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邀请部分农村基层干部、“人民满意公务员”代表和民政系统的党员干部,座谈学习周国知同志的先进事迹。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以章带着宣传部工作组多次深入恩施,为周国知的宣传报道指挥协调。今年上半年,省委宣传部还组织了报告团在全省作巡回报告,广为传播周国知的事迹。

年届60的省作协专业作家岳恒寿,强忍颠簸晕车之苦,踏雪山林,推出长篇报告文学,使得周国知的形象跃然纸上。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郑克多次奔波于北京与恩施实地,寻找创作的源头。著名作曲家石祥走遍椿木营乡的村村寨寨,采集民风民俗,写出几十首纪念周国知的歌曲。省社科联学者冯桂林坐在山民家的火塘边,边细心体味边苦苦思考,从理论上阐明了周国知精神的现实意义。

对这样一个生于湖北长于湖北的模范人物,本报作为省委机关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宣传重任。开年之初,本报率先多次在全省范围内对周国知进行大规模宣传报道。总编辑宋汉炎担当总指挥,在推出第一篇重要报道《贴心民政》后,不断调整,加大宣传力度。副总编辑江作苏多次到夜班为稿件修改润色,通讯《公仆情深》、追记周国知的专版等在全省引起强烈反响。本报先后用了7个头条,连续多个“解读”专版的形式进行报道。还在荆楚网上开设了学习周国知的专题,集纳了各种学习周国知先进事迹的材料、新闻报道及图片,其报道数量之多、报道手段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在本报典型宣传中少有。

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科学的思想武装人。在感人肺腑的大合唱中,学习周国知的热潮一波又一波地在全国推进。


发表评论  

 
Email:webmaster@cnhubei.com
电话:(027)86774503
传真:(027)86791923
广告:(027)86791923
—————————————————————————————
版权为荆楚网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为达到最佳效果,建议使用800x600或1024x768分辨率
主管: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 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主办:湖北日报报业集团
本站地址: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新闻大楼内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