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特性面面观]码头文化与学术沙漠


(2004-11-11 08:05:41)

王晓清

湖北学术发展史上,武汉不具有文化领袖与学术核心的席位。缺少卓绝一时的学术大师,没有气度迥突的学术流派,更少传唱学坛的经典名著。即便是文学创作领域,也少有驰誉国内的开立家派的大师。学术文化层面的武汉,一开始就没有崛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长江、汉水交合汇聚的武汉,只是一个典型的“文化码头”,而经由这一“文化码头”冲积而形成了一片时有时无、时隐时现、可有可无的“学术沙滩”。“两江隔三镇”,是武汉城市的外在形态。很关键并且值得注意的就在于这个“隔”字。地理位置上的“隔断”,可造成文化意义上的“隔膜”:因这一“隔”,自然就要人为地建造许多地理码头。如此,各自为政的地理码头自然就要在精神形态上制造自己相对应的“文化码头”了。而循环于武汉这“文化码头”的外省籍硕学鸿儒,不可能扎根于武汉这一区域,就在情理中了。

武汉是很典型的“文化码头”的构造,有两大关键时期。第一次是张之洞督鄂时代。张之洞以武汉为中心,建书院、兴学制、习西学,吸引了一大批在国内享有盛誉的宗师硕儒。词学大师谭献、古文经学家俞樾、礼学专家孙诒让、蒙古史专家沈曾植、目录学家缪荃孙、元史专家屠寄、甲骨学家罗振玉、王国维、国学大师章太炎、诗学家陈衍等,曾先后踪迹江汉,流寓武汉。作为学术外在力量的这一批批学术大师,并没有为武汉的学术发展造就传承薪火的继起者,薪尽火熄,人亡学衰。武汉只是为晚清的学术名流提供了一次次学术旅途的中转,而剩余的几可用“学术沙漠”来概括武汉的人文状态了。

第二次是武昌高师及国立武汉大学时代。与民国时代学术重心北京、南京意欲角力争雄的武汉,在高校体制上的规模建设,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学术闻人。文史专家胡小石、音韵学家黄侃、文学批评史家朱东润、金文专家吴其昌、考据家高亨、史学家钱穆、近代史专家陈登恪、古典文学专家闻一多、翻译家吴宓、新文学家陈原等,皆为国内学坛一流学者,汇聚武汉大学,从事自己的学术研究。但武汉的“文化码头”意识很强烈,地盘分割很严整,领地空间很封闭,自然就很难以接受外在学术力量的熏染。因此之故,本来学术资源稀缺、学术养分匮乏的晚近武汉学术领域开始了浅层次、低水准的简单循环,而最后将武汉变“学术沙漠”就是自然的了。当这一批批著名学者不以武汉为自己的学问人生的归宿,而只是将在武汉的学术生涯缩短为一次学术旅程的中转时,他们给武汉留下的,似乎只有那片孤寂的“文化码头”。“九省通衢”形成了“五方杂处”,按情理说,人口结构远缘嫁接的武汉,本着这一特殊的地缘特性对本土化的学术文化的气度与格局的塑造是有利的,能够吞吐东西、吸纳南北的饱学之士的聪明智慧,形成恢宏大气、汪洋自恣的风范。很遗憾的是,晚近武汉似乎不属于理性的沉思,而只有飘逸的灵感与飞动的快感。同一地域的区位分隔,以及商业精神成为主流价值尺度,要想在武汉这一“文化码头”的加速流动性中找寻学术的超稳定性,就只能是望江水而兴叹了。一个没有自己的学术群体,没有大气贯虹的学者宗师,没有属于这座城市的学术经典,真不敢设想,那曾经的“芳草萋萋鹦鹉洲”,是否会成为武汉的“学术沙漠”的滩地?(作者单位:武汉电视台)


 
请进入东湖社区“新闻时评”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
 

 短信  铃声 小灵通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激情岁月  ·爱情滋味
·春暖花开  ·岁月留声
[港台流行] 存在(5566)
[宝贝情人] 感情线上

人才信息最新信息列表: 人才信息最热信息列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