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楚天都市报>>健康周刊>>本页       
 
[专家]不让“腰子”里长石头 防治肾结石,多饮水慎饮食

(2005-01-25 14:59:06)

记者 晏雯 通讯员 向吉刚 王汉玲

肾脏就是俗称的“腰子”,在人的一生中它难免会发炎、生囊肿或长肿瘤,或者生长石头,而肾结石是泌尿外科中最常见的疾病。本期专家面对面,我们来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与泌尿外科的杨嗣星教授就肾结石的防治进行交流

肾结石多发生于20-30岁的青年,男性比女性发病率高2-3倍

小心腰子里“长”沙粒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杨嗣星教授向我们介绍:肾结石的病因现在还不十分确定,但是已明确与许多因素相关,例如年龄、性别、职业、饮食成分、水分摄入量、代谢和遗传等。一些研究表明,饮食中动物蛋白、精制糖增多、纤维素减少,促使肾结石形成。从事高温、少活动者易发生结石。

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人体时时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废物,这些废物必须不断地从体内排出,人体废物的主要排泄器官在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肾脏除了担任“排污”任务外,还负责有益物质的吸收工作。肾脏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血液流过,由肾小球负责“过滤”,污物和杂质由它滤出来,“合格”的血液则重新流回体内去。正常人每天流经肾脏过滤的液体有180000毫升左右,可排出的尿液大约为1000-2000毫升。肾脏因为要接触体内各种各样的物质,因而有可能患病,尤以肾炎和肾结石为多。

您如果有以下症状,请速到医院检查:突然发作的腰背部、下腹部剧烈疼痛,并且伴有向外阴部放射的疼痛,此时尿中常伴有血色、类似洗肉水样尿液。这个症状的初步诊断是尿石症。


杨教授提醒说:“肾结石并不可怕,结石本身对肾脏也没有直接的危害,它对身体危害的程度主要与它的大小和生长部位有关。”———


 结石大小VS生长部位 

尿结石并不可怕,结石对肾脏本身没有直接的危害。很多人在体检中查出自己有肾结石就很紧张,担心会影响肾脏的功能,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结石对身体的危害取决于结石的具体位置、结石的大小、结石的数量和肾脏的功能。只有结石生长部位不好,影响了体内尿液的流畅,引起肾积水,这时就必须马上进行治疗了。

肾结石可能长期存在而无明显症状,特别是较大的没有影响到尿液的流畅的肾结石。反而是较小的结石活动性大,小结石进入输尿管时,则引起输尿管剧烈的蠕动,以促进结石的排出,于是出现肾绞痛和血尿。多次出现肾绞痛则提示结石在频繁的移动,有希望自体内排出来。

若结石不大,宜先用自然疗法为佳。直径小于4毫米的光滑结石90﹪能自行排出,直径在6毫米的光滑结石也可以通过排石药物和多饮水等措施使结石随尿排出来。若结石直径大于1厘米就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行干预性治疗。

石头在人体内宛如一颗“不定时炸弹”,伺机而动,随时都有可能发作———

不痛的结石更应警惕

不少肾结石病人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或完全无症状,所以常被人们忽略。因为疼痛会使人急速前往就医,但是往往不痛了,却容易使病人误以为结石好了而不愿继续接受治疗,使得病情被耽误,直至结石完全堵塞肾出口或输尿管,使肾脏功能完全受损,严重的会使肾功能衰竭,最后成为尿毒症患者。所以不要因为结石不痛、无症状,就忽视病情,使本来可以治愈的结石,造成更不利的后果。

事实上,结石阻塞住输尿管初期,可能使输尿管肌肉强烈收缩而引起剧烈疼痛。但随着阻塞的延长,输尿管因积水而扩张,疼痛即会逐渐缓解。因此,肾结石患者切记一定要定期复检及治疗,确保没有结石并发症发生,一直到结石消失为止。

肾脏结石有好几种,其中以草酸盐结石最为常见,占到肾结石的90%以上,此症复发的几率很高。在日常生活中,饮食的控制和合理的安排对肾结石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防治关键在饮食 

◆水分要足够

大量饮水对预防肾结石和延迟肾结石的复发有着重要意义。日常生活中,喝水太少是罹患肾结石的主要诱因。

那么每天到底应该喝多少水呢?是2000毫升?还是3000毫升?或是更多?杨嗣星教授指出:这个问题的答案重点不是在喝多少水,而是在排多少尿。正确的答案是每天的水分摄取量要足够保持每天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睡前宜饮一大杯水。人体内的水分会随时随地从不同途径丧失,必须随时补充来保持平衡,即便不特别口渴,也不能把喝水忘在脑后,这样才能加快尿液排出,把在肾脏中沉淀和积聚的钙质、杂物排出体外,不致于形成结石。

在大量运动、出汗后更应多饮水,避免尿液过分浓缩,防止尿中晶体沉积。虽然果汁、汤和牛奶都能作为辅助饮料,但是开水仍然是补充身体水分最好的选择。憋尿同样会导致结石的产生,严重的还对肾脏有影响。

◆盐分的摄取要适量

饮食要清淡,每天要严格限制盐分摄取,大约在7克左右。如果盐分摄取过多,会使肾小管重新吸收钠离子,连带将水分吸收回来,这与我们想要增加尿量的目的是相违背的。另外,罐头和加工食品尽量减少食用。多吃含钾的食物,如香蕉等食物。

◆维生素C别过量

一个人每日的维生素C需要量是60毫克。若是摄取过量的维生素C时,尿液中草酸的排泄量会有增加的倾向,增加结石的机会。因此,每日维生素C的摄取量不要过量,尤其是不可服用过量的维生素C补充剂。

◆少吃菠菜等草酸含量高的食品

饮食上应以低草酸钙为宜,少吃豆制品、乳制品、肉类、动物内脏(如肝、心脏、肾、肠等)、菠菜、核桃、甜菜、巧克力、浓茶、榨菜、海带、芝麻酱、猪脑、虾米皮等含草酸较多的食品。

在食物中,含草酸盐最高的是菠菜,尿路结石病人不宜再吃菠菜,因为他们尿中的草酸钙本身已处于过饱和状态,若再多食,就可能加重病情。健康人食用菠菜时,多饮水,可以稀释尿液,降低尿草酸浓度,预防结石的产生。

◆合理补钙,尤其饮食上补钙

肾结石患者往往“谈钙色变”,错误地认为肾结石的元凶是钙,许多患者也被告知肾结石不能补钙,其实不然。肾结石患者也需要补钙。

目前医学界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解释,第一是肾结石大多数草酸钙在尿中沉积,主要是草酸摄入过多,补充钙能与胃肠道中蔬菜含有的草酸结合成不溶性的草酸钙,随粪便排出体外,减少了草酸被肠胃吸收和经肾脏排出体外,因此就减少了肾结石的几率。第二是有学者提出的“酸碱平衡学说”。即血液呈酸性时,结石容易形成。呈碱性时,抑制结石形成。缺钙时血液偏酸性,合理补钙,血液偏碱,这样反而有利于抑制结石形成。


 专家名片 

本期特邀专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杨嗣星教授

杨嗣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湖北省泌尿外科学会委员,武汉市泌尿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专业特长:泌尿系结石的防治,泌尿外科组织工程学。

热线时间:

今晚7∶00-8∶00

电话:86770189

(此电话是编辑部电话,请在规定的一个小时内拨打。如错过热线时间,请上医院咨询。杨嗣星教授的专家门诊时间是每周二下午。)


 上期热线辑录 

主持人:武汉市第八医院肛肠外科陈继贵主任

汉口江先生问:进入冬季以来,我的便秘发作更频繁了,我感到非常苦恼,我不明白为何患上这样的病?

答:便秘指的是大便次数减少和(或)粪便干燥难解。一般2-3天以上无排便,提示存在便秘。长期便秘,体内不能及时排出废物,蛋白质腐败的产物在肠道吸收可引起毒性反应,产生头痛、头晕、食欲不振、口苦、恶心、易疲劳、腹部膨胀等症。

治疗上应遵循以下原则:

1、要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多食粗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多饮水。

2、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避免经常服用泻药和灌肠,适当增加体力活动。

3、纠正不良生活习惯。生活起居要规律,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4、药物治疗。可用于便秘的治疗药物有很多,但多数不适于慢性便秘患者,也不宜长期服用。

汉阳钟先生问:我今年68岁,大便一直很正常,每天一次,近半年不正常,有时两三天一次,有时一天四五次,颜色也不好,时黄时黑,有时还有腹痛,不知怎么检查?

答:大肠肿瘤,特别是大肠癌的临床表现之一是大便习惯的改变,有时几天不解大便,一旦解大便则一天四五次,同时伴有黏液血便和腹痛。建议您尽快到医院就诊,以排除相关疾病。

武昌吕女士问:我是坐办公室的人,经常便秘,要口服泻药才能解大便,是不是肠子里长了肿瘤?

答:长期便秘是大肠肿瘤诱发因素之一,但是,多数习惯性便秘是肠功能障碍的表现,建议您到医院进行结肠运输实验和排粪造影检查,以便了解结肠的运输功能,再进行针对性治疗。

江岸杨先生问:我家兄弟患肠癌已去世,母亲又发现有肠癌,近来我大便时干时稀,不成型,肠癌是不是有遗传?我该怎么检查?

答:大肠癌中5%—15%是遗传所致,家族中有两个以上的肠癌病人就符合遗传的临床筛查标准,建议您到医院去进行这方面的咨询和相关检查。

汉口吴女士问:饮食和大肠癌之间是不是有一定的联系?

答:根据国外研究的结果,认为饮食结构和大肠癌的发病关系很密切,现在欧美国家的大肠癌发病率是很高的,他们发现西方的饮食多为高热量、高脂肪(油)、高蛋白(肉类)、低纤维(少粗粮、少蔬菜)的饮食习惯。

发表评论  
 
请进入东湖社区“新闻时评”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
 

 短信  铃声 小灵通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激情岁月  ·爱情滋味
·春暖花开  ·岁月留声
[港台流行] 存在(5566)
[宝贝情人] 感情线上

人才信息最新信息列表: 人才信息最热信息列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