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记者赵良英
刚刚过去的2004年,对3.63亿中部人民(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南、湖北)而言,是令人振奋的一年。在经历了珠三角、长三角、西部大开发、东北大振兴等一波波区域开发浪潮之后,被“冷落”的中部终于迎来了新的契机。
中部崛起,适逢其时。作为全国的“腰板”,中部地区承东启西,南北交汇,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主产区和能源、原材料基地,也是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的桥梁与纽带。它的崛起,关乎我国经济的统筹协调发展,关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中部崛起,对6000万荆楚儿女来说,既是喜讯,更是责任。湖北是中部地区教育、科技大省,武汉是中部最大的城市。无论历史地位、地理位置,还是经济实力、现有基础,湖北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中都应该有所作为。
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作为老工业基地和农业基地,湖北在寻求“崛起”的道路上,仍然存在不少“拦路虎”:经济结构调整、“三农”问题、市场化程度、体制环境……由此可见,缩小同东部地区的差距,实现走在中西部地区发展前列的奋斗目标,我们还需要打一场“持久战”。
浩荡东风平地起,正是满帆快进时。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罗清泉省长庄严宣告:“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机遇,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力度……”我们欣喜地听到,“两会”上,代表委员们为湖北崛起争先恐后建言献策;我们欣喜地看到,荆楚大地各项建设热火朝天……从议题到实践,由呼声到行动,目标只有一个,实现“中部崛起”这个我们共同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