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记者熊家余 杨伟鸣 谢慧敏

美菱集团生产车间
去年底,美的集团在合肥宣布:完成收购荣事达中美合资公司50.5%股权的所有法律手续,正式成为该公司的控股方。
此前,美菱集团向格林柯尔转让美菱股份公司的控股权。
有人感叹,安徽家电业“完”了。而合肥家电业界人士却充满信心地认为,安徽家电业借助大规模的产业重组,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境界。
合肥城中的“双雄演义”
1月18日,记者来到合肥。一进城,就感觉到了家电品牌对这座城市特有的意义。由南到北纵贯全城的两条大道,一条叫“美菱大道”,另一条叫“荣事达大道”。
安徽日报的同行称,用两家家电企业的名称来命名城市的主干道,在全国省会城市里绝无仅有。
家电品牌,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合肥的城市品牌。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合肥家电业被美菱与荣事达“双雄演义”推向顶峰。荣事达洗衣机的产销量连续3年居全国第一,美菱冰箱的产销量在国内一直位居前列。两个品牌双获“中国名牌”。合肥的家电产品在全国市场上一直占据着20%以上的市场份额,合肥也因之被誉为“家电名城”。
合肥家电业的发展是安徽家电业发展的缩影。上世纪80年代初,安徽就开始生产冰箱、洗衣机。一批电视机、空调等家电企业相继涌现。同时,一批为家电生产配套的企业也应运而生,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家电生产配套体系。
除了合肥家电“双子星座”外,安徽还有一些曾辉煌一时的家电名品。扬子江畔扬子花,扬子冰箱人人夸。曾盛极一时的扬子冰箱,最好销量曾排名行业第二。
世界第一台影碟机也诞生在安徽,至今保持着家电产品中唯一由中国自己研发的纪录。
还有当年曾畅销一时的黄山电视等。统计数字表明:1996年,安徽省电冰箱产量达109万台,洗衣机产量达114.7万台,彩电产量达8.6万台,空调器产量达22万台。产量在全国位居前列。
作为一张靓丽的名片,家电业曾经是江淮大地上光彩夺目的亮点,寄托着安徽人一个时代的自尊与自豪。
20亿元是个坎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荣事达与美菱年销售收入均突破20亿元。这在当时的家电企业里,绝对是了不起的业绩。
然而,时至今日,这两家公司的销售额还是在20亿元左右徘徊。
荣事达一名高管对记者说:“20亿元是个坎。不知怎么的,销售额过了20亿元,再往前走就总也挪不开步子。”
市场竞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你这里长达六七年裹足难进,人家海尔、美的、TCL等家电企业却在快速发展,成为一代巨子。
和记者谈起此事,安徽省轻工行业协会技术咨询处处长关京安深表惋惜:“错过了一轮发展机遇。”
荣事达与美菱的辉煌开始慢慢褪色。这两家企业也想尽办法,力争突破这个“坎”。双方不约而同地走向“多元化”,竞相进入对方的领域。这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荣事达开始造冰箱,美菱则进入洗衣机和空调领域。
安徽做强做大家电业痴心未改。于是,在政府强有力的主导下,荣事达的陈荣珍与美菱的张巨声两双大手握在了一起。政府期望通过强强联合,实现“1+1>2”。然而,这场联合并没有以资产为纽带,结果,仅仅维持一个月就宣告流产了。
两家龙头企业始终未能冲过这个“坎”,眼睁睁看着被别人超过。
外来品牌强势入皖
在本土家电企业停滞不前时,外来品牌却纷纷入皖,或投资新建,或并购重组,在合肥、芜湖、滁州一线三点上逐鹿争雄。
日本三洋公司第一个跨进安徽大门。1994年,三洋与荣事达合资生产三洋洗衣机,揭开了中外家电企业重组联合的序幕。紧随其后的是德国西门子。1996年,这家公司在安徽滁州先是与扬子电冰箱厂合资,接着独资建立了以生产电冰箱为主的博西华制冷有限公司,成为安徽省最大的外资企业。目前,该公司已成为西门子公司在亚太地区的冰箱生产基地。
海尔早在1997年兼并收购了安徽黄山电子公司,首次向彩电业进军。2001年初,海尔集团在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了除本土青岛之外最大的生产基地——合肥海尔工业园。
同年,日立公司年产60万台的大型空调器厂在芜湖市开发区破土动工。次年,华凌集团在合肥建立了小家电出口生产基地。与此同时,美的集团决定,建设芜湖“美的工业园”二期工程,将美的系列小家电引入芜湖生产。在此之前,美的已在芜湖开发区建成了年生产能力150万台的空调生产基地。
2003年,格林柯尔入主美菱股份有限公司。去年美的又控股荣事达。康佳决定再投入2亿元,扩大滁州彩电基地。
安徽家电,群雄毕至:海尔、格林柯尔、美的、康佳、日本三洋、日立、德国西门子……
利用安徽良好的产业配套能力以及成本、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外来户挑起安徽家电业的大梁。
在整合中浴火重生
安徽雄心勃勃的“861”计划中,加工制造业基地居八大产业基地之首,其目标之一便是在2007年形成2000万台的家电生产能力。
关京安认为,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借助外力。
他说,按“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原则,安徽家电业进行了大规模的资产重组,站在家电业以至安徽经济发展全局看,重组得大于失。
去年,滁州博西华冰箱产量60万台,利润突破2亿元;芜湖日立所产47万台空调全部出口,创汇1.5亿美元;美的集团空调器产量可达300万台,销售额80亿元,目前国内市场上销售的美的空调大多数是芜湖制造。
尽管人们对“美菱”和“荣事达”怀有深厚的感情,尽管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话语权”,但这两大品牌还在,而且迎来了巨额投资。目前,格林柯尔投资额高达24.9亿元的工业园项目已获批准。
美菱销售公司企划处处长汤有道是美菱的老员工。他说,重组后美菱的机制更活,成本更低,管理更科学,定位更明确。现在公司专注于制冷领域,走深度发展之路。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经费不断加大,同时技改投入也猛增。目前,公司产品结构明显改善,附加值高的产品越来越多。去年出口同比增长100%,今年出口有望突破100万台。
走进美菱产品陈列室,有一种全新的感觉。四门变温的“百变金刚”让你大开眼界;日用电0.3千瓦时的节能冰箱让你只觉划算;医用冰箱可达零下150摄氏度让你感到科技神奇……
汤有道感叹:重组后失去的是旧体制的锁链,得到的是新机制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