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风云   湖北新政    采访主稿   同僚·弟子    书翰笔札   学者评论   故址今貌    趣闻逸事

         (代前言)
     张之洞督鄂的最直接的原
 因,是因为一条路——芦汉铁
 路。这是一条在今天看来很具
 体的路,但在当时,不仅是一
 条新路,一条抽象的仅停留于
 构想之中的路,而且也是一条
 阻力巨大、困难重重的路,客
 观上更是一条由前现代社会向
 现代社会的转型之路 全文

· 《清史稿·张之洞列传》
     张之洞,字香涛,直隶南
 皮人。少有大略,务博览为词
 章,记诵绝人。年十六,举乡
 试第一。同治二年,成进士,
 廷对策不循常式,用一甲三名
 授编修。六年,充浙江乡试副
 考官,旋督湖北学政……
   
 
荆楚网“张之洞督鄂——汉阳铁厂(上)”

张之洞督鄂——汉阳铁厂(上)

 

[口播]滔滔江汉,归往于海。这就是《尚书·禹贡》中所指的长江与汉水交汇之地。这里西邻琴台,南枕龟山,气势宏伟。这里还有中国近代工业化的种子——“汉阳铁厂”。

在19世纪60-80年代,上海、南京、天津、福州等地陆续出现一批洋务企业,1861年汉口开埠以后,外国人蜂拥入鄂,他们建立租界,开设洋行、轮船公司和工厂。汉口出现了“万国交通”的新局面。

在西方强势文明的压抑之下,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经过多方选址,决定在武汉兴办民族钢铁工业,通过钢铁工业带动配套的钢轨厂、机器厂、官砖厂、以及制革厂、纺纱、织布、缫丝等产业,以此奠定湖北轻重工业的基本格局,进而 “御外侮,挽利权”

光绪十七年,也就是1891年的元月,春天已经悄然来到古汉阳树疏朗的枝条上,而此时,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破土动工了。

采访:喻汉武  铁厂来历

汉阳铁厂由英国人设计和监工。全部工程包括填基12丈,约9万方,建造炼生铁厂、贝赛麦钢厂、马丁钢厂、造铁轨厂、造铁货厂6大厂和机器厂、铸铁厂、打铁厂、造鱼钩厂4小厂,从路基到地脚螺栓全部从英国、比利时引进。有40余名外国工程技术人员,3000名中国工人,经过两年10个月的施工,于1893年10月22日竣工。

当时汉阳铁厂的高炉容积达到470立方,是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当时在国内外造成的巨大的轰动效应。日本记者、美国驻汉口领事的报告均称其为“中国之雄厂”,西方舆论更视其为中国狂睡初醒,步武西法与欧美争雄的标志,

1894年5月,铁厂试产成功。张继煦的作品《张文襄公冶鄂记》描述,“初出钢料,成色无异洋制,足为造炮之用。” 在汉阳铁厂旧址,(武汉国棉一厂字幕),记者见到了当年铁厂炼铁后遗留下的一个巨大的铁块。

采访:原国棉一厂老职工 刘佑兴 铁块来历

汉阳铁厂的兴建对荆楚大地五千年的农耕文明的触动是深远的,他埋下的是近代工业化的种子,并将在沸腾的熔炉中,开放出工业文明的钢花,成为承载引领民族发展道路的火车头,成为华夏文明转向的催化剂。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