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甘林
14岁考入沈阳工业大学,毕业前夕却被学校责令退学,18岁的王思涵说,“我对大学生活还是不太适应。”(7月10日《华商晨报》)
虽然这则报道没有具体提及“神童”王思涵为何被校方勒令退学,国内著名教育学家宋凤兰老师说:“是生理、智力和心理发展不和谐,导致思涵的今天。”但我以为,揠苗助长无疑是酿成其退学的重要原因之一。
日前,央视《新闻调查》栏目也播发了“神童”魏永康独特的成长经历。1983年出生的魏永康两岁就认识1000多个汉字,4岁掌握初中文化,8岁上县属重点中学,13岁以高分考上重点大学,17岁考上中国科学院的硕博连读。19岁时,因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知识结构不适应中科院的研究模式被退学。
从神童们的成长轨迹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的成长不只是学业的考试,或对课业知识的掌握;还有他在求学年龄段获得的其他能力的机会,比如大到人生价值、道德情操,小到待人接物、兴趣爱好等等。
在今年高考中,全国最小的考生、辽宁省盘山县10岁的张炘炀,其成绩超出第二批本科分数线。据介绍,张炘炀两年上完小学,两年读完中学,一年完成高中全部课程,10岁参加高考。
但是,有了前车之鉴,人们在为小炘炀喝彩之余,不免为小炘炀的前途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