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发飘飘,脸上总带着微笑,江汉区红领巾学校教师张艳萍,给人的感觉总是那么和蔼可亲。在三尺讲台上,从一名普通语文教师,到全国优秀教师,她已走过了15个春秋。
如今,32岁的张艳萍已是江汉区最年轻的首席教师,执教六年级语文,区教育局还专门为她配备了电脑和工作室,带有5位青年教师作“徒弟”。谈起执教经历,张艳萍感慨良深。
第一次上课,差点哭鼻子
1990年秋,张艳萍从武汉市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到红领巾学校任教。
第一次走上讲台,面对听课的校领导,张艳萍紧张得手足无措。“我清楚地记得,那节课讲的是《放风筝》,是一堂看图学文课,尽管课前有准备,但面对一双双陌生的眼睛,心中一慌,有的地方根本就没讲清楚。”张艳萍说,那节课可以用“语无伦次”这个词来形容,由于紧张,自己差点哭鼻子。
第一次上课就受到挫折,这给张艳萍心里留下阴影,此后几年,她一遇到看图学文的课型就紧张。
请特级老师,手把手传艺
学校请来特级教师张祖芬,给张艳萍当“师傅”,手把手教她如何备课,怎样把课文讲得生动,在课堂上和学生互动该注意哪些细节。
张艳萍逐渐克服了紧张心理,对语文教材处理和教法的运用,逐步有了自己的独到见解,教学上渐入佳境。
成立工作室,展示课上显身手
去年,张艳萍被评为市学科带头人,接着又被江汉区聘为最年轻的首席教师。江鸥、柯伶等5位青年教师,成了她的“徒弟”。
“我们每月都要组织一至两次研讨活动,有时几乎天天见面交流。”张艳萍说,自己从没有将工作室成员看成“徒弟”,而是当作良师益友,比如年龄最大的柯伶老师,擅长写作,自己常向她讨教。
今年4月,江汉区举行首席教师展示周活动,张艳萍第一个登台示范。她挑选了一篇古文《关尹子教射》,为了上好这节课,工作室几位老师多次听张艳萍讲解,给她挑刺,并多次在一起备课,制作课件,选配背景音乐。
展示课上,在古乐的伴奏下,张艳萍声情并茂的讲解,得到了观摩教师的一致好评。
(记者 李樵 实习生 张富军 通讯员 曾颖枫 朱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