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前哨>>2005新闻前哨>>7期>>本页       
 
论文化新闻的写作


(2005-08-14 11:30:37)

    周红梅(武汉大学新闻研究生 430072)


     由于文化新闻本身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传统,一方面又衔接着浮躁的现代大众文化消费;一方面要体现出精英文化的历史精髓,一方面又要迎合世俗文化的审美口味--文化新闻就很容易走向两个极端,要么成为空洞的说教和干瘪的信息荟萃,要么沦为轻歌曼舞风花雪月,成为人们饭后的谈资。因此,要使文化新闻既有“文化味”又有可读性,既有老少皆宜的文化广度又不失思想开掘的新闻深度,可谓是每个文化记者所孜孜以求的。
    
     凸显历史文化背景,衬托出“景深”

     当代的新闻人离不开在动态的事物中发现新闻的能力,同时也离不开在其中发现新闻关键性的微观历史背景的能力。然而,综合二者来进行深入考察,可以说,后者应该是前者的基础和前提。新闻与它的关键性的历史背景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这一历史背景是新闻特有的一种“景深”,新闻就是这一“景深”衬托出来的,如果没有这一“景深”,其新闻性就无法体现,其价值必定大打折扣。实际上,世界任何事物都并非孤立的,而是有着它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所以好的新闻报道必须把握住事物的发展过程,把握住此一事物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前一事物之间的紧密联系。这是新闻报道应该遵循的一个基本点。

     2003年,在关于抢救三峡历史文物的系列报道中,湖北日报刊发的《峡江文物:文物抢救史上的奇迹》一文,可以说就是这方面的范例。文章把每件文物都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去掂量,不是孤立地描绘某件文物本身,而是挖掘文物背后的历史文明的烙印,彰显其重要的社会文化价值。例如,作者在描绘其中一个遗址中堡岛时,这样写道:

     “在中堡岛深达6米的探方地层剖面上,清晰地记载着6000年以来三峡的文化变迁。它有如一部史书,向我们述说着三峡在进入比较发达的新石器时代以后所表露的种种文明的信息,也记录下夏商时期巴人在三峡生息、发展和楚人征伐的踪迹。那夹杂在文化层中的层层淤沙仿佛在讲述历史年代里的洪水曾一次次肆虐……”

     这里,作者就把“景深”无限地铺展开来,让我们看到的不是凝固的遗址,而是流动的历史,从而凸显出了这些文物弥足珍贵的价值,也增加了报道本身的力度与厚度。
    
     捕捉最亮的“新闻点”,寻找最小的叙事框架

     一部新闻作品的优劣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点”的选取;而对新闻记者来说,一个重要的能力就是要在面对新闻事件或一大堆“原料”时,能迅速地过滤和提炼出有价值的新闻,捕捉到最亮的“新闻点”。如果说对于社会新闻、经济新闻、体育新闻等变动性和矛盾性比较突出的领域而言,“新闻点”较容易抓住的话,那么,对于相对平静的文化界来说,要捕捉到最亮的新闻点,文化报道要出彩,则需要特殊的素质与能力。

     首先,要能“沉下去”。文化界喧闹遽变的时候少,波澜不惊的时候多,因此,要写出好的报道,就必须能“沉下去”,透过波澜不惊的表面,看到下面涌动的暗流和淤泥中的闪闪黄金,否则,就只能作一些动态的信息传递,很难写出好的独创性的作品。

     如湖北日报2005年2月21日一版的一篇报道:《四千年前人类即与大熊猫“亲密接触”》,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据写这篇报道的记者介绍,她是在采写另一个新闻事件,在与被采访对象交谈的过程中,偶然捕捉到这条新闻线索的。古代殉葬历来以猪、狗等家禽居多,而以野生动物殉葬则极为罕见,况且还是以现今人们喜爱的“国宝”大熊猫,这就更具有新闻价值了。记者正是捕捉到了这个最亮的“新闻点”,于是,一篇既具历史价值又有很强可读性的报道就应运而生。

     除了捕捉“新闻点”外,还有一个叙述视角及叙事框架的问题,即怎样把这个“新闻点”融入到具体的新闻报道中,怎样组织文章的语言,构建文章的整体结构和框架。同一个事物,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就会有不同的发现和感受;同一个新闻事实,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就会形成不同的叙事框架。记者要有一种换位思维,从普通市民的视角,寻找最小的叙事框架,这样作品才容易引起读者共鸣,让人愿意看,喜欢看。
    
     历史反思与现实批判结合,挖掘有深度的报道

     寻求小的叙事框架,是说新闻的切口要小,并不是说在思想上不能拓展和加深。文化新闻也和政治、经济等其他种类的新闻一样,可以加宽做深。

     由于文化新闻本身的独特性,在挖掘有深度的文化报道时,必须时刻具备一种历史意识,把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

     如2004年湖北日报推出的系列文化观察报道:《湖北美术:以特色寻求新突破》、《未来连锁网吧发展透视》、《武汉火红的“文化夜市”》、《本土艺术院团江城遇冷》……涉及美术、网吧、歌厅、剧院等文化界的各个领域,由于每篇报道都是以大量的调研为基础,因此在新闻的宽广度上,读者可谓是享受了一顿丰盛的信息大餐;同时,报道也注意纵向深入与横向思考,在历史的反思中观照现实的湖北文化市场,向读者展现出湖北文化事业的历史、现状及未来走向,可谓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做足了文章。

     与经济报道的作用比较直接不同,文化报道的作用不会那么立竿见影,但有深度的文化报道所产生的长远的隐形的力量却是巨大的,因为它已经超出了新闻本身的价值,正如《千手观音》的影响超出舞蹈本身一样。关于《千手观音》的报道也带给人们更多舞蹈以外的东西: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梦想的执着,传统文化的觉醒,对于艺术精品的饥渴等。这些作用是无法量化的。正是这种作用,影响着人们思想、情操、行为方式以及整个社会进程。
    
     善于运用描写手法,让文化新闻更具“文化味”

     文化新闻中的描写,就是用形象化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等的形态和特征进行具体而生动的描摹与刻画,从而给人真切感受与鲜明印象。由于文化新闻本身的特质决定了它经常会运用到描写手法,而这一手法的巧妙运用,也是增强文化新闻的可读性与吸引力,让文化新闻更具“文化味”的重要手段。

     文化新闻不论描写舞台艺术形象,还是描写艺术工作者本人,只要抓住了人物特点描写,写得有细节、有情趣,就会取得特殊效果。

     湖北日报的《观众眼中的文洽会》,打破传统会展报道的藩篱,别出心裁地以观众为报道主体行文,其中的人物语言描写既生动俏皮,又符合人物身份,成为文章的一大亮点--

    “昨日的展厅里,参观者络绎不绝。一个年轻姑娘抱怨道:‘我特意赶早来的,谁知道还是人挤人,我看到的都是后脑勺!’附近一场会展的工作人员看到这情形后叹气:‘难怪我们那边冷冷清清,市民都跑到这里来了。’”

     “一位80多岁的老人在编钟上摸了又摸,激动地说:‘我在汉口住了这么多年,第一次看到以文化为主题的展览。以前我在电视和报纸上看到过编钟,可它到底是什么样子,敲出来的声音怎样,对我来说太抽象。这下可好了,我回去就能跟小孙子讲了。’武汉市交管局退休职工余和平兴致勃勃地聆听了编钟音乐,感叹道:‘以前这是只有贵族才能欣赏到的,现在我们也一饱耳福喽!’”

     可以说,正是新颖的报道角度和生动的人物语言描写,成就了这篇报道。

     文化新闻报道既要承载厚重的历史,又要衔接浮躁的现实,徜徉于历史与现实之间。文化报道走的是一条独特的新闻之路。如果说新闻是历史的初稿,那么,文化新闻就是这初稿中的内核。写好了文化新闻,就为历史定准了一个基点。
     (编辑:徐蟾桂) 


发表评论  
 
请进入东湖社区“新闻时评”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激情岁月  ·爱情滋味
·春暖花开  ·岁月留声
每天第一时间获知全球重大突发事件
突 发 娱 乐 高考热线
热 点 国 际 欧锦赛况
国 内 科 技 体育赛场
 手机号:
>>> 小灵通用户订阅更多短信由此进
 
 
 
人才信息最新信息列表:
 
房产信息最新信息列表:
 
汽车信息最新信息列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