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前哨>>2005新闻前哨>>7期>>本页       
 
“10年”拐点:市民生活报前瞻


(2005-08-14 10:32:39)

    刘冰 黄林中(楚天都市报 武汉 430077)

     1995年,由四川日报社主办的《华西都市报》横空出世。虽然它不是我国第一份以都市报命名的省级晚报,但该报首创“市民生活报”定位,开创了我国的都市报时代。

     报业发展和竞争是都市报的“催生剂”,都市报的诞生又引发了新一轮的报业竞争。在报业竞争中,都市报是正面接触的先遣,是贴身肉搏的前锋。

     十年苦战,市民生活报前赴后继,有的异军突起,至今尚领风骚;有的左冲右突,苦苦支撑;有的则在重压之下,一蹶不振,甚至业已消亡。

     处于“10年”的拐点上,不少人在考虑:市民生活报离一个成熟的报种还有多远?眼下的市民生活报还能冲锋陷阵多久?在网络和电视的双重挤压下,市民生活报还有无机会打造成“老字号”?
    
     用创新越过发展“平台期”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动力。”相当多的市民生活报就是党委机关报在竞争压力之下创新的产物。在定位上,她面向市民;在内容上,以信息丰富实用,新闻求快,敢于开展舆论监督为特点;在写作上,追求简洁明快,不摆架子;发行上,自建网络,征订零售结合……创刊之初,市民生活报一身朝气,以不同于机关报的姿态和面目突入报业市场,服务市民生活。

     新的定位、新的版式、新的内容、新的招式,成就了相当多的市民生活报。一时间,办都市报、看都市报在全国蔚成风潮,演义了“都市报现象”。

     创新,是市民生活报的取胜之道。十来年过去,纵观各省市区的市民生活报,只有少数越过了所谓的发展“平台期”,大多数迫切需要创新来驱动竞争力,凝聚战斗力,增强吸引力。

     1.创新是破解低水平同质竞争的需要。

     市民生活报在全国各省会城市遍地开花,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省际“克隆”:最早的《贵州都市报》、《三秦都市报》、《华西都市报》是省会城市报业先知先觉者学习效仿的对象,从报纸定位到版面风格,从人员构成到机构设置,从管理办法到发行方式,多是“拿来”就用。二是同城“克隆”:一花引得多花开,首份市民生活报的成功,打破了一城报业格局的均衡,必然引发新一轮竞争,同城晚报改早报,大报改小报,或者索性另谋刊号,招兵买马,新起炉灶,贴身竞技,正面角力,谁也不敢抽身。

     于是,你有的新闻我也有,你开的栏目我也开,你办的活动我也办,你使的招术我也使,同城多报内容相近。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例证是:2003年7月《成都晚报》报道,新津县发生一起车祸,淹死16头猪,结果招来15名记者,交警瞠目结舌。这种低水平的同质竞争,矮化了市民生活报的整体形象,削弱了报纸的个性特点。谁能再度脱颖而出,再占先机,就看谁更具创新能力。

     2.创新是满足读者需求、防止和应对读者老龄化的需要。

     市民生活报发展初期,车祸火灾等不少发生在市民生活中的题材,党报党台无法顾及,也不入其法眼,市民生活报填补机关报的空白,及时将这类突发事件纳入视野。这在初期读者颇感新鲜。岁易时移,时至今日,读者不再满足于“看新鲜”而要“看门道”,如果在题材上不再拓展,在手法上不再创新,比如车祸,天天发生天天简单报;比如举办活动,年年举办年年老办法,必然会造成读者的阅读厌倦,满足不了读者不断增长的阅读需求,最终致使读者流失。

     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15次互联网报告显示,中国网民人数早在2004年底就已经超过9400万。有人推算,目前国内网民数量已经突破1亿大关。网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入人们的生活,影响着年轻人的思维、行为方式,相当多的年轻人通过网络获知信息而不再看报。伴随市民生活报成长的一代读者已渐入中老年。年轻一代需要什么样的报纸?如何在与网络的对抗中吸引这些未来社会主导人群的眼球?也需要市民生活报加快创新步伐。

     3.创新是适应新的政策环境、争取宽松环境的需要。

     一份成功的市民生活报,从创业初期的默默无闻到发行量不断飙升,覆盖面变广,影响力变大,必然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党和政府以及广大读者寄予的期望会更大,要求会更严。在更好地服务市民生活、做精做深报道的同时,尽可能地报道好时政大事,服务于中心工作,也需要市民生活报作出相应调适,探索可行之道。

     创新并不容易,对于市民生活报来说尤其如此。市民生活报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前无古人,后有追兵。既前无古人,那么在曾经创新的基础上再求新求变,需要高远的视野,超前的思维,可谓难上加难,是行百步的后十步;后有追兵,咬定不放,又好比跤手相持,谁也不肯松手,谁也不敢轻举妄动,也使得创新不无风险。市民生活报创新之难,此为其一。

     其二,经历了千辛万苦、众志成城的创业阶段后,安于现状的思想抬头,居安思危的意识不够,也阻碍创新。其三,在多年的发展中,市民生活报这列滚滚向前的火车,形成了强大的惯性。制度创新是一切创新之本,管理层在队伍建设、考核方式、奖惩机制方面稍作调整,便牵扯到利益之争,易起震荡,使得业务创新缺乏制度动力。其四,在市民生活报的发展过程中,编辑记者思维定势不断得到强化,一方面因见多识广,新题材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对老题材安于旧有的写作和处理方式,缺乏创新激情。

     “变则通,通则久。”市民生活报要长治久安,打造成“百年老店”,必须从多环节打通创新瓶颈,谨慎理智求新求变。
    
     适合的体制是翻越山坳的动力

     广为人知的“木桶效应”说,一个木桶的容量由桶壁最短的那一块木板决定。无论是经营报纸还是经营其它事业,体制问题都无法回避,尤其是当一份报纸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体制也许不再是桶壁上的一块木板,而是与桶壁所有木板相连的桶底。

     2004年,华西都市报总编辑刘为民在接受《新闻界》杂志专访时表示:“经营好一个报纸品牌,关键在于报社的经营体制必须与市场经济接轨,把报业运作完全推向市场。体制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它决定了企业的运营模式、竞争模式、发展模式和未来模式。《华西都市报》曾领中国报业之先,创造了市场化运作的都市报模式,但近年来在深化报纸运营体制改革上犹豫不前,这就是《华西都市报》品牌经营不到位的致命点。”

     在一个集团化或是类似集团化的国有企事业单位中,所谓体制,应该是指机构设置、地位、职责、权责关系及相关的规制,其核心是责、权、利的配置。

     具体到一个文化或者传媒集团,集团对子报子刊责权利该做出怎样的抉择呢?目前来看,无论是肇始于1996年的报业集团(首家是《广州日报》),还是3年后开始集团化之路的广电行业(首家是无锡广电),还没有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标准答案。

     正如黄升民等人在所著《中国传媒市场大变革》中论及广电集团时所说,“中国广电媒介自身的情况不同,不能一刀切,也不可能整齐划一地套用某种特定的模式。”因此,该书作者既肯定了上海文广集团“对下属的三个中心、一个公司进行统一的集约化管理”(具体到下属各媒体,就是“广告集中经营,节目集中采购”),也高度认同北京人民广播电台“20%的‘管’和80%的‘理’”、“放水养鱼”的管理理念。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下辖多个专业频道,具有类似集团化的组成架构。作者在描述该台将“管理权力重心下移,单一频率经营”这一管理模式时写道:

     “这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一条多年改革的成功经验,也被同行们肯定和效仿。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由一个台裂变出几个专业广播之后,权利分配成为问题的焦点。是仍然实行总台领导班子集权,还是将权力下放,转换总台职能,这是一个敏感问题。面对挑战,不能回避。首先,要明确责权利三者之间的关系,责任是核心,是制约权和利的因素,给予什么样的责任,应当同时给予相应的权力和利益。责任是目的,权力利益是手段,三者均衡发展才会发挥出效率,推动事业的发展。其次,改革是权力和利益的再分配,是责权利的再调整。权力重心下移,是为了将广播的经营权和宣传任务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

     报业集团对作为子报的市民生活报的管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也是千差万别,有的子报拥有独立法人地位,有自主经营权;有的不拥有独立法人地位,但在广告、发行、财务、用人诸方面能自己作主,重大项目和经营决策提交党委讨论决定后实施;有的仅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自主权;相当一部分则印刷、发行、广告、财务、采购等等都被集团统管,采编与经营被剥离,内容生产与销售一分为二为三甚至更多。有的报业集团对子报的管理始分后统,有的则由统向分回归。

     对于媒体来说,机制和管理是增强发展后劲的引擎。媒体下一阶段的发展,需要制度上的准备;品牌的巩固、延伸和扩张,也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体制保障。体制定位不准,发展无从谈起,连守阵亦会艰难。哪怕百万大报,一旦失守,覆水难收。因此,借鉴兄弟媒体在体制改革上的成败得失,给现有体制不断注入活力,市民生活报就能抓住机遇,翻越山坳,登上新的峰巅。  (编辑:肖曜)


发表评论  
 
请进入东湖社区“新闻时评”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激情岁月  ·爱情滋味
·春暖花开  ·岁月留声
每天第一时间获知全球重大突发事件
突 发 娱 乐 高考热线
热 点 国 际 欧锦赛况
国 内 科 技 体育赛场
 手机号:
>>> 小灵通用户订阅更多短信由此进
 
 
 
人才信息最新信息列表:
 
房产信息最新信息列表:
 
汽车信息最新信息列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