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楚天都市报见习记者徐啸寒 实习生沈微 通讯员阿龙 刘婷
武船的装配工人闫立忠最怕过夏天。高温的时候,露天船台、船舱内的温度直逼70℃,“每个夏天我都要瘦几斤”,最热的时候,室外有近40℃的高温,从船舱里出来,仍然会觉得发冷,“温差太大了”。
记者昨日在生产现场见到闫立忠的时候,他一脸笑意:“这个夏天不太热。”
造船多属于露天作业,船舱里施工的时候,电焊产生的气体让人喘不过气来,加上高温,作业环境可想而知。武船以往都采用鼓风机改善通风环境,但舱室内的高温却无法缓解。今年,武船投资68万元购置了一台除湿机(相当于148台1匹空调),通过12根软管将冷风直接输送到机舱、泵舱,既解决了通风问题,又把施工现场的温度控制在25℃左右。
武船对工人的关怀远不止这些,厂里规定,凡气温达38℃时,室外工作人员日工作时间7小时;气温达39℃时,日工作6小时;各单位在保证任务完成的前提下,可自行调节室外工作人员上下班时间。
记者近日走访发现:前些年每到夏天,不少企业都喊出“战高温”的口号,调动工人们的积极性,但现在,更多的企业采取务实态度,以人性化管理方式,化解酷暑降高温。像位于关山的武汉汽轮发电机厂,一到盛夏,厂里就把中午休息的时间延长一小时。
记者在武船采访的时候,看到一份资料上写着:今年上半年,武船完成工业生产总值16.27亿元,占全年计划的53%。闫立忠说:“人性化的管理,让我们干劲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