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店子
许多人容易把玩滑板和不务正业,联系起来。至于原因大概他们每个人都可以列出一大票,但我想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与他们的传统观念相冲突。在他们的大多数看来他们和“板仔”(对玩滑板人的统称)是生活在不同世界里。那么“板仔”们生活的世界是怎么样的呢?带着疑问我们采访了滑板圈子里的代表人物贺捷。玩滑板的人都知道贺捷,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滑板玩的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在大汉口开的一家滑板店――SK8party。这是武汉目前唯一的一个专业滑板店,在那里可以买到滑板的全套品牌装备,而且绝对保证质量。这个滑板店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作为“板仔”们的聚集场所,每天都有很多人来这里找他们玩板或者聊天。“板仔”之间没有客套,哪怕你与他们素不相识,只要你拿着一块板来到这里,一样可以得到热情的欢迎。如果你够主动那么马上你就可以融入其他人的话题当中,不需要有任何羞涩和拘束。贺捷笑着说虽然几乎每天他们店子都有很多人来,但绝大部分都是来找他们玩板的。贺捷介绍说这个店子并不是他一个人的而是他和其他几个“板友”左伟、大兵一起开的。开店的初衷就是为了方便武汉的“板仔”,希望聚集人气把武汉的滑板运动做大。所以现在即使店子不怎么赚钱但是能给“板仔”提供这样的一个场所,他们还是愿意继续坚持下去。他们的店子每天下午四点多钟就关了们,然后和其他“板仔”们一起到外面玩滑板。这段时间便是他们一天最快乐的时光。
滑板并不是生活的全部
记者问到为什么许多人会认为他们是不务正业的一群。贺捷说可能许多人认为玩滑板的人就不会去做别的,就那样整天滑来滑去,这是一种误解。滑板只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代表他们的一种生活理念。玩滑板对对他们来说完全是一种放松,就像许多人听音乐来放松自己一样。说白了就是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滑板已经融入他们的生活当中,他说无论到那里旅游他们都会背着滑板。每到一个城市只要一下车他们就踩在滑板上到处逛,一边体验那种飘的感觉一边欣赏城市的风景。即使是到山区旅游滑板也不能丢,只要发现一块平坦的坡地他们就忍不住要滑一段。贺捷说有一次在武汉玩滑板时遇见一个西装革履的外国工程师,于是那个外国人马上激动的表示要一起玩板说马上去换衣服。他们也用英语说十分欢迎。十分钟后那个外国人从家里出来,穿着一身标准的“板仔”服装,感觉像完全变了一个人。他们当时十分佩服老外那种挥洒自如的放松心态。在他们眼里真正的“板仔”就是那个样子,就应该轻松、自然,它一种对生活的看法和代表一种潮流而并不是只是一块“板”。
我一直都在努力
在贺捷的父母看来,这么多年贺捷似乎一直都没有努力的干一件工作。但在贺捷看来无论是当时大学毕业去做DJ,还是现在开店子玩滑板自己一直都是在努力工作。贺捷的父母担心的对他说,他现在不好好找一份工作以后年纪大了生活没有保证怎么办,而在贺捷看来自己现在的努力就是为了老了能有保障。父母的逻辑是那种有固定工资、奖金、医保的工作才叫工作,而贺捷的逻辑是,一件事只要自己喜欢然后努力去完成,并不断的超越现在就叫工作。他打比方说,就像玩滑板为了完成一个动作要经历千百次的失败,但是正是需要这么多的努力这个动作的完成才有意义,他不喜欢循规蹈矩的生活。他说自己的未来要靠自己的努力来保证。
玩板需要勇气、恒心和朋友
应贺捷的的邀请记者随他一起来到中山公园,据他介绍每天下午5点多在中山公园的入口处都会有一群“板仔”在那里聚集。他们有些人互相都不认识,只是因为滑板而聚在了一起。大家互相切磋技艺,交流经验。20多米长、3米多宽的一节过道就是他们的舞台。我们到达时已经有许多“板仔”在那里练习了,也许正是这种气氛培养了很多人玩板的兴趣。贺捷说练习滑板时受伤是家常便饭,自己的大腿内侧和腹部都缝过针还有嘴角也缝过七针。开始时还有点怕受伤,现在是“越挫越勇”了,受伤对他们来说变成一种鼓励。至少说明自己在为自己喜欢的东西流血流汗。这让他们感觉到了存在的价值。“玩滑板要有恒心”贺捷说,“许多新人坚持一段时间就不玩了,缺乏恒心。其实玩滑板并不只是玩技术,更重要的是考验自己的耐力。”
贺捷很快融入了练习的气氛当中,他们每个人都在这个舞台上卖力的练习着各自的动作,除非练到精疲力竭,要不就不停下来。即使停下来也就4、5分钟,然后马上又一遍遍的做着自己的动作。记者很想采访他们一下,不过很似乎很难找到机会因为他们太投入了。好不容易记者看到一个坐在旁边花坛上看别人玩滑板的女生,她时不时的和另一个玩滑板的女生说几句话。记者凑近一问,原来她最近才学习滑板,目前还没有属于自己的滑板,暂时和她的一个同学共用一个,所以有时间在这里坐着。她说“买了板就没有时间坐着聊天了,要努力练习”。记者又问到他们那么辛苦的练习一个动作为的是什么。她说“不知道,就是喜欢。可能是上瘾了欲罢不能也可能是为了成功时的那一刻喜悦”。
尾声
时间飞速流逝,采访也接近了尾声,记者挥手向贺捷道别。快走出中山公园时记者转身看见一个个灵动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里闪动。(彭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