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认为攀岩者是在岩壁上芭蕾舞者,在武汉也有这样的一群舞者。他们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从事着不同的工作,但是都有一颗为攀岩发烧的心。今天记者找他们当中的一员,希望能通过他的讲述让更多的人走进他们的世界。他就是韩毅,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目前在武展运动馆内的一个攀岩馆做教练。
初次攀岩,激情就此燃烧
记者:“请问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攀岩的,为什么会喜欢上它呢?”
韩毅:“我最早接触攀岩是读大四时,有一次和同学一起到武展(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打篮球看见有人玩这项运动,再加上平时在电视上看过攀岩比赛,觉得那些攀岩者的动作非常漂亮、流畅,看着非常舒服,我就自己体验了一下,结果就被它吸引了。”
记者:“是什么吸引你了呢?”
韩毅:“玩攀岩时你必须精力集中,哪怕你就是精疲力竭时还是要考虑如何再往上攀登,怎样蓄积体力,确定攀登路线。”
记者:“据我们了解,你大学学的是法律,毕业后你却从事于攀岩教练。你是怎么想的呢?你父母有没有反对?”
韩毅:“我不认为工作一定要和专业挂钩,我喜欢这项运动,能做与它相关的工作我就很开心了。我父母开始比较反对,他们认为这项运动太危险,怕我出事,不过慢慢的由于我的坚持,加上他们自己对这项运动的了解也越来越多就打消了原先的顾虑。其实攀岩运动的保护措施是做的很好的。”
逐步了解,攀岩融入生活
记者:“请问你从事攀岩已经多长时间?”
韩毅:“三年。”
记者:“三年的时间有没有让你对攀岩有一个新的认识呢?”
韩毅:“现在在我看来这城市里的每一栋高楼似乎都是一个攀岩场地,有时一群朋友一起走在城市中时就会谈论如何去爬这些高楼(呵呵)。还有平时天气好就约一群朋友到野外去漫步,看见有好的崖壁或者以前没有攀登过的崖壁,就会想要去爬。然后大家商量一下,确定人专门从后山爬上去固定好保护绳索,把绳索再从崖壁上抛下来,我们就可以爬山了。”
记者:“你觉得玩攀岩需要具备那些方面的素质呢?”
韩毅:“它需要一定的身体条件,身体的协调能力要强,灵巧,有爆发力,这些都是客观的,身体条件只能说明一个选手天分。除了那还要有良好的心态,比如耐心、执着、责任心,我觉得攀岩就像养宠物一样,既然你收养了一个宠物你就有责任对它负责,不能因为它生病了就把它扔掉,相对于攀岩来说就是不能因为有几个障碍越不过去就放弃了,他那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最后还有就是谦虚。”
记者:“为什么会把谦虚列为必须素质呢?”
韩毅:“谦虚就是不能把自己孤立起来,攀岩不是一个人的运动。我们中有一句话叫做攀岩中绝对不能相信“一”。我记得有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一位老师想考察一下他的学生学的怎么样了,就出了一个题目,他问他的学生“攀岩之前应该做什么准备?”,结果令个老师很失望因为没有一个人答对。有的人说“要一个好的绳子”还有人说“要好的鞋子”,他说“你要准备的就是一个你绝对信任的保护者跟你一起协作”。不仅如此我们的保护绳索也绝对不能只做一个固定点。
伤痕累累,依旧痴迷不悔
记者:“攀岩看来似乎很危险,你在攀岩中有没有受过伤呢?”
韩毅:“一般来说攀岩是很安全的,因为保护措施很好。但有一种无保护攀岩运动,那是那些攀岩的狂热者和顶级高手才会进行的。有一本书叫做《登山圣经》,在书的第一页写着‘为了纪念那些为登山运动而牺牲的人’。我自己没有受过大的伤,有一次就是为了练习岩壁跳跃,拉伤了左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的肌健,以至于4个月不能攀岩,当时最痛的不是手指,而是看着别人攀自己却不能,这对精神是一种煎熬。”
记者:“当时你受了伤,你父母什么反应呢?”
韩毅:“我没有让我父母知道,我认为那只是小伤,对于一个攀岩爱好者来说没有过肌健拉伤之类的伤就根本不能说你玩过这项运动。”
记者:“你觉得攀岩对你来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
韩毅:“它可以锻炼身体的柔韧性,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可以的到伸展。精神上让我更加自信,所有事情我都愿意去尝试,我相信只要自己愿意去尝试就可能功,如果不去试就只能是失败。攀岩就是这样,只要有横心,敢尝试就回成功,就能到达最高点。”(彭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