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上“侦查学研究生”的头衔,凭着一张巧舌如簧的嘴,一名仅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无业游民,“忽悠”了全国十几名女大学生。26日,22岁的江文浩以涉嫌诈骗被武汉市公交警方刑事拘留。
■出租车内拦下“挂职督察”
8月12日晚11时,洪山区民院路上,武汉市公安局公交分局出租车管理大队民警正在该处设卡盘查出租车。在民警示意下,一辆出租车停了下来,车上坐着一名二十来岁的男子。
在民警要求下,男青年从钱包里掏出一张皱皱的纸,上面是红安县出具的身份证明,名叫江文浩。男青年称,自己是附近某高校的学生,身份证和学生证都遗失了。
民警邵杰此时却发现,钱包内还有一张身份证,经查看发现身份证上的名字是谭兴江,重庆人。
“这张身份证是谁的?”邵杰问道。
“捡的……”男青年支支吾吾地回答。邵杰决定对他的随身物品进行进一步检查。江文浩极不情愿地打开随身的一个公文包,包内被一个夹层分成两边,他的手很不自然地将其中一边压住,似乎隐藏着什么东西。
邵杰注意到了这个细节,要求他松开手。在场的民警大吃一惊,另一边的夹层内竟是一副锃亮的手铐。民警们将包内的东西全部倒出,除了那副手铐外,还有一张用谭兴江的名字开户的存折,一个正面印有警徽的皮质警官工作证及两种名片共四五张。一张上面印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挂职督察”的字样,另一张则写着“武汉市公安局刑警队”,落款均为“巩兵警官”。民警们知道,“武汉市公安局刑警队”这个机构根本不存在,种种可疑迹象引起他们的警觉,江文浩随后被带回大队进行进一步讯问。
■“研一学生”只有初中毕业
在出租车管理大队里,江文浩一口咬定自己是研究生。因为上学早,1999年,只有16岁的他考进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3年毕业后考入武汉的一所知名高校公安学院读研究生,而他的导师就是该院院长杨教授。“谭兴江”的证件是捡的,因为身份证遗失了,所以用这个证件在银行开户。并声称自己喜欢打篮球,崇拜山东的一个篮球运动员巩小兵,便取了“巩兵”这个名字。
对于江文浩这番错漏百出的辩驳,民警没有当场拆穿。
13日凌晨1时,民警通过他所称的那所高校保卫处查到了杨教授的电话。接电话的是教授夫人。民警说明详情后,她告诉民警:“杨教授出差不在家,他现在带的研究生人数不多,我全都认识,或许能帮得上忙。”
“杨教授的学生里有个叫巩兵的吗?”
“肯定没有。”
虽然得到了教授夫人的肯定,但为了慎重起见,民警还是要了杨教授的联系电话。此时已是深夜,始终没能和教授本人取得联系。民警只好先放弃这条路,改从江文浩的住所入手开始调查。
凌晨,审讯还在继续。江文浩自称住在该高校的学生公寓里,并报出了一个门牌号和寝室的电话。民警根据这个号码拨了过去,接电话的女生告诉民警,这里的确是该高校的学生宿舍,但却是女生宿舍。江文浩又找出一个证明人,称一定能证明自己的身份。
接电话的是该高校商学院的一名学生,对方认识巩兵。“他是你们学校的研究生吗?”
“应该是吧。”
“能肯定吗?”
“其实我也不太肯定,只是经常在学校的操场、图书馆、食堂碰到他,现在和他住在同一个地方。”根据这名学生提供的住址,民警找到了该高校附近的一所学生公寓———当地村民自己兴建的一栋私宅,巩兵就住在位于三楼的五号房里。
开门的是一名年轻的女孩子,名叫晓芸(化名),是贵州某大学法学专业大三年级的学生。民警亮明身份说明来意后,晓芸起初很惊讶,但很快就淡定下来,似乎这一切在她的意料之中。
出租屋内十分简陋,只有一张床和一个柜子。在屋内,民警搜出了假警服4件,假警衔、假警号等警用标识,以及一些侦查学方面的书籍。
晓芸告诉民警,她和巩兵是在网上认识的。因为想考这所高校的法学研究生,今年7月,她上了该校的论坛留言,希望能得到一些帮助,一个自称是该校研一学生的男子热情地给她介绍了学校的情况,这个人就是巩兵。
通过一段时间的视频聊天,晓芸逐渐被眼前这个清秀、诚恳的青年吸引,巩兵的经历更是让她怦然心动:2003年,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毕业后,到广东海丰公安局刑警队挂职,担任刑警队副大队长,参与了诸多大案的侦破。去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这所知名高校的研究生。今年,他通过了国际刑警的初试,即将参加8月底的复试。
7月底,巩兵主动提出要到贵州,让她租好房子等他,住了20多天后,晓芸带着他与父母见了面,父母对他很满意。随后,揣着晓芸父母给的2000元钱,和晓芸一起回到了武汉。巩兵以异地取款手续费高为由,将所有的钱都揣在自己的身上。
晓芸说,其实她早已开始怀疑巩兵,但是巩兵却总能对她提出的疑点给出“合理”的解释。
经警方调查,江文浩,现年22岁,湖北红安人。这个自称“公安部挂职督察”的“著名高校侦查学研究生”,只是一名初中文化的无业游民。
江文浩实施诈骗的手法已逐渐清晰。为了进一步调查取证,8月13日,警方以涉嫌诈骗少量财物为由将江文浩行政拘留。此时,接下来的十几天里,民警先后与十余名被害人取得了联系,查证了案情。
8月26日,江文浩被警方刑事拘留。
■精心“导演”完美骗局
面对证据,江文浩再也无法抵赖,供认了全部事实。
江文浩交代,他初中毕业后,便到深圳打工。两年后,他随姐姐一起到广东海丰县,在当地学习汽车修理。他十分崇拜警察,甚至已到了痴迷的程度。打工期间,他每天都看侦查方面的书籍,自学了些相关知识。但他知道,以自己的学历,当警察只是个梦,这个梦只能在虚幻的网络上编织。
此后,他以警察的身份,流连于各大法律论坛、网站,发帖、交友。2003年,他在网上认识了琳琳(化名)。琳琳是一名女大学生,就读于武汉一所知名高校。经过1年多的网聊,两人渐渐确立了恋爱关系。
去年暑假,琳琳受他的邀请到了海丰,并在当地勤工俭学。去年10月,他和琳琳一起回到武汉,在校外租房生活。因为没有经济来源,两人生活日渐拮据,他开始重操旧业。
为了行骗,江文浩花了不少心思。他在宝丰路一贩卖制服的摊点买了手铐、警服,还印制了名片。还找学校里认识的大学生借了专业书籍,并制作了听课笔记以及某起特大案件的审讯笔录。在一本同学录的扉页上,赫然写着“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刑警学院99侦查1班”的字样,里面则是他伪造的同学留言。这些逼真的“道具”让许多女大学生对他的身份深信不疑。今年5月,逐渐识破江文浩真面目的琳琳离开了他。他开始更加肆无忌惮地行骗,屡屡得手。
江文浩说,为了摸清受害人的家庭背景,看对方有多大实力可以“资助”他,每次他都会主动提出到受害人家乡见面。
成都的阮桦(化名)则说,江文浩当时要到广东去破一起特大案件,而且是作为优秀警员被公安部抽调过去的,阮桦应要求给他汇了数百元“追逃经费”。
浙江的受害人阿果(化名)称,江文浩取得她的信任后,便开始向她借钱,借口是为参加8月24日的国际刑警复试。对阿果称他“挪用了班上的研究生基金5000元,学校为此要追究他的责任”。因担心“心上人”被开除,8月20日,阿果给江文浩汇了1500元。
不料,两天后,江文浩又向她借钱,这引起了她的警觉。为了避免上当,她专门请了在该校上学的高中男同学和江文浩见面,打探虚实。见面后,男同学肯定地告诉阿果,“巩兵”不是骗子,“他的专业知识很强,而且健谈,是个本分的老实人”。至此,阿果便对江文浩深信不疑。两天后,又给江文浩汇了500元。
在江文浩专门用来行骗的名为“谭兴江”的账户上,警方查明了十余起汇款,多则上千元,少则数百元。经警方初步查证,从2004年底至今,江文浩利用这种网上聊天的方式,诈骗钱财近万元,受害人涉及武汉、贵州、北京、上海、海南、浙江等省市的女大学生十余人。
■巧舌如簧,女学生被骗财骗色
出租车管理大队邵杰副大队长告诉记者,就在江文浩被抓的第二天,他就接到了许多女大学生的电话,都是关于江文浩案件的。
原来,当天晚上,气愤的晓芸破译了江文浩的3个QQ号码,并将这个天大的消息通过QQ群,发给了江所有的网友。她这时才知道,受骗的并非她一人,而且遍布全国各地。雯雯(化名)就是其中之一。
在这起案件中,伤得最深的是21岁的雯雯。昨日上午,她送来了江文浩留在她那里的一套假制服。雯雯是山西太原人,现在武汉某高校英语系读大二。今年6月,雯雯因感情原因情绪低落。她频繁上网,进聊天室聊天,以此宣泄自己的情绪。在聊天室里,她碰到了同样“失落”的江文浩。江文浩首先介绍了自己,他像往常一样对自己的身份乱吹一通。第二天,便要求和她见面。雯雯说,当时江文浩一见面就出示了“警官证”,正是这令她对江文浩的身份深信不疑。仅仅两天,他们便同居在一起。
她后悔地说,和江文浩在一起后,琳琳曾来找过他们,并和江文浩大吵一架,还闹着到湖边“殉情”。琳琳告诉她,江文浩连一个英文单词都不认识,根本不是研究生。雯雯认为这是琳琳的气话,没有放在心上。事后,一个男同学也提醒她小心上当受骗。雯雯找江文浩质问,江文浩则说:“他的女朋友喜欢我,所以他故意诬陷我,你别相信他。”雯雯说,她事后曾多次试探,但每次都被巩兵以各种借口蒙混过关。
她开始暗中调查江文浩的身份,7月底,她从该校的一名老师那里查证,该学院的研究生里根本没有叫“巩兵”的。而此时,她也发现自己怀孕了,她打电话给已身在贵州的江文浩,对方却始终不接电话。无奈之下,雯雯找同学借了点钱,独自一人去做了流产手术。
雯雯对记者说,当时自己一个人觉得很无助,由于没多少钱,用的药都是最便宜的。记者问她当初为什么会那么相信江文浩,她说:“都是情绪惹的祸,那个时候我的情绪很低落,又是一个人出门在外,有些事又不想跟身边的朋友说,正好碰到了江文浩。”
阿果则说,当时只认为江文浩是个“有为”青年,因为家庭拮据才会用掉“公家”的钱。帮助他,只是不愿因为这点小事,而影响他的远大前途。
■法律意识淡薄是受骗主因
邵杰警官告诉记者,江文浩在行骗的过程中露出诸多“马脚”,女大学生们因为法律意识淡薄而屡屡受骗。而这些受骗的女大学生中,许多都是法学专业的学生。
樊琴(化名)是成都某大学法学专业的学生,去年12月,江文浩就和她确定了恋爱关系,并在成都同居。江文浩先后从她那里诈骗了4400元。然而,樊琴给警方传来的一份情况说明却让人心痛。樊琴说,其实早在今年5月份,她就已经知道了江文浩的身份,思量再三,她还是没有报案,因为她“希望用自己的真情挽回他,也能挽回自己被骗的那些钱”,却不料给更多人造成了伤害。
邵杰说,事发后,为了掌握江文浩诈骗的更多犯罪事实,他们曾与这些受害人联系,希望她们提供有力的证据,但结果却让他很失望,许多女学生在惊讶之后,庆幸自己没有被骗之余,都不愿再提及此事,这给该案的进一步侦破造成了一定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