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楚天金报)(记者张军 朱媛媛 实习生彭鹏 寇芳)当记者将楚天金报组织的这次武汉月饼市场调查数据汇总后发现,尽管有八成以上的人准备在中秋节吃月饼,但从其他方面的数据反映,月饼市场正蕴藏着信任危机,消费者呼唤建立一种互信制度。
多数人对月饼不放心
调查显示,有57.6%的人对市场上销售的月饼安全卫生状况感到担心。提出担心的人多数表示,不放心源于月饼生产企业的透明度不高。在华师读大三的李馨,以年轻人惯有的直言快语指出:“有关部门很少公告月饼市场检查结果。消费者谁知道市场上的月饼馅是去年的,或是更久以前的?”
与之相对应,有41.4%的市民对大型超市、商场出售的月饼持放心态度,此外“正规厂家的月饼上市,都有国家卫生部门的食品安全许可证,比较让人放心”。
两成多受访者认为口味离谱
近年来,月饼每年都要出一些新口味。“月饼应该在保留传统风味的基础上变化,可有些月饼味道太怪了,吃不惯!月饼的馅儿应该单纯一点。”39岁的黄龙先生一边摇头一边感叹。调查显示,有22%的人将月饼口味变得越来越离谱,视为对月饼最不满意的方面。
调查还显示,有32.5%的人对月饼的口味变化,表示“不在乎”和“没注意”。记者询问之后得知,口味变得离谱,让一些人对月饼的兴趣减退。而对月饼已经完全没有兴趣的,占被调查人员总数的17.3%。
调查显示,过度包装、虚高价格、卫生和口味等问题,让不少消费者对月饼疑心越来越重。“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月饼市场的这些不良倾向,让传统节日渐渐失去了原有的意义。”51岁的被访者刘梦呓女士说,“如果任其发展,将来还有多少人吃月饼,真是个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