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楚天都市报)记者王予通讯员体改

我省中小企业赴港上市,不会是遥不可及的梦境记者李辉摄
8月22日,省发改委组织蓝星电脑、武汉钢电、湖北国创高新等湖北12家上市后备企业,赴港进行上市培训、考察,引起业界对湖北中小企业在港上市的无限遐想。据了解,目前,我省尚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本土企业在香港上市。这一令人尴尬的现实,正急切等待着一场变革。
香港架桥之旅
说起上月底的香港之行,武汉蓝星科技副总经理李纪春依然显得有些兴奋,“摩根士丹利、美林证券等投资银行大腕都来了。”
组织此次培训考察的省发改委体改处处长王培锦回忆,香港方面也感到很兴奋,他们没想到,这次来的湖北企业,无论是市场运作还是项目前景都很不错,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
不过,他不愿再详细描述对方的评价,“这仅仅还是个开端,不能先把话说满了。”
王培锦谨慎地说,他更愿意把这次香港之行,看作是“小学生上课”和搭桥之旅。4天的行程,除了推介会,剩下的时间全部安排的是学习上市基本知识,如基本条件、要走的程序等。重要的是,搭建了一个平台,让湖北的上市后备企业,与香港有关投资、中介机构形成“初步对接”。“上市的渠道畅通了,以后的路就会好走一些。”
尴尬的零记录
与王培锦的低调相对应的现实是,如今,内地在港上市的企业已有310余家,却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我省本土企业的身影。
这一尴尬的现实,也引起了在港的我省政协委员的不安。王培锦介绍,今年4月份,他们专程为此来到湖北。6月份,经其促成,我省与金汇国际(集团)签订协议,合作推动我省企业在香港上市。“这次去香港,摩根士丹利、美林证券等就是金汇牵头请来的。”
事实上,几年前,我省已提出中小企业在港上市的目标。为何至今没有突破?据了解,整体实力不强、观念落后、渠道不畅是主因。
一份调查资料显示,2002年,我省个体私营企业营业收入进账1834亿元,而江苏、浙江、山东三省,仅规模以上个体私营工业产值就分别达到9496亿元、7810亿元、4948亿元,分别是我省的5.2倍、4.3倍、2.7倍。
武汉众环会计事务所主任会计师石文先告诉记者,武汉包括全省的中小企业规模偏小,且以批发零售、餐饮等传统领域居多。这些领域,并不被精明的投资者看好。
王培锦则认为,湖北的中小企业“胆子应该再大点”,过去不少企业以为在港上市的门槛很高,其实并非如此,而且手续简便,符合其条件6-12个月就可挂牌交易。
“渠道不畅,也限制了企业在港上市的念头”,李纪春对此很有感触。近年来,有不少投资商和中介机构来找过蓝星,但出于各种担心,企业不敢轻易做出决定。据了解,其它一些上市后备企业,也有过类似的担心。
破零至少还要1-2年
零纪录令人尴尬,“破零”就更令人期待。据了解,常务副省长周坚卫就此曾专门作出过批示,省政协领导也很关注。
不过,王培锦称,在港上市并未安排一个具体的时间表。“企业能否上市,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自身的实力和发展。”
按照省发改委体改处副处长赵炜的说法,目前我省上市后备企业无论从规模还是盈利能力,距到香港主板上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证监会对企业申请境外上市有个规定,业内称之为“上市456”,即企业净资产不能少于4亿元,过去一年税后利润不能少于6千万,筹资额不能少于5千万美元。此外,香港方面还有“连续3年净利润必须达到5千万港币,其中最近一年达到2千万港币”的规定。
王培锦坦言,对整体规模偏小的湖北中小企业而言,这仍是个不小的考验。就是实力较强的蓝星等公司,也需集中精力,经营好当前的一些优势项目,使企业的实力更强。同时,在香港上市,对企业自身管理的要求将更高。包括公司的财务管理及报表制度,都要与国际接轨,这些都“迫使”湖北企业要抓紧时间“练内功”。
此外,国家今年正在实行股权分置改革,新股发行已经暂停,重新“开闸”估计要到明年初,上市准备也需花费一定的时间。种种客观、主观因素,都将决定到香港上市,至少在1-2年之后。
上市并非唯一目的
“其实,去香港上市,并不是省发改委的惟一设想”,王培锦特别强调。
有关部门曾做过一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03家民营中小企业,约90%反映融资难、贷款难。企业上市的直接目的是融资。如果通过与香港方面的接触,吸引到一些战略和风险投资,这更为企业所看重。
据了解,这次去香港,蓝星电脑、国创高新、武汉钢电、中大科技、江通动画等企业,就受到了香港一些投资商的青睐,并初步表达了投资的意向。王培锦表示,省发改委将就此进一步跟踪服务。
事实上,综合国家政策和自身实力,当前,我省大部分中小企业更适合在国内上市。据了解,今年6月,省发改委、省证监局、深圳证券交易所,已共同签署了《湖北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工作合作备忘录》,共同推进此项工作。
采访中,不少企业人士认为,全省上下特别是政府部门、银行机构,如何对照上市标准,促进湖北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具有更现实意义。据了解,我省中小企业在市场准入方面还存在诸多限制,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在30多个行业或领域存在程度不同的准入障碍。中小企业在税收、土地征用等方面,还无法享受一些优惠待遇,尤其是融资渠道不畅,给企业的做大做强带来了障碍。
值得期待的是,近年来,中小企业已成为我省二、三产业的主体力量,其经济比重占据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在此基础上加速发展,相信到香港上市不会是遥不可及的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