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湖北>>科教>>科技新闻>>本页       
 
鄂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桂希恩:最想做名出色的医生

(2005-09-09 08:02:39)

荆楚网(楚天金报)记者杨涛通讯员高翔 报道:在空缺一年之后,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再度颁出,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桂希恩教授获得此项大奖。

桂希恩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专家。他长期从事血吸虫病、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寄生虫病、艾滋病等传染病的防治研究工作。

桂希恩教授是中国艾滋病高危区的最早发现者,他曾14次下河南,为500多名艾滋病高危人群做检测,他的结论揭示了艾滋病在我国的一个重要传播途径———血液传播,这对中国防治艾滋病的工作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他的指导下,湖北省的艾滋病群防群治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正因如此,在评选2004年省科技奖的时候,奖励评选委员会的20多名专家一致把票投给了桂希恩。

2004年,桂希恩因在中国艾滋病防治工作上的杰出贡献,成为第4个“贝利-马丁奖”的获得者。2004年底他被选为CCTV“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卫生部和教育部先后授予他“白求恩式的医务工作者”和“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医生、防艾专家、感动中国人物、科研工作者,这些形象中,桂希恩说:“我最看重和要选择的,是做一名出色的医生。”的确,哪怕有再多名誉和奖励,他最牵挂的还是患者。

“我只是个普通人”

昨日上午领奖之后,桂教授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回到他工作的省艾滋病临床指导培训中心,除了几名记者,还有一名从随州赶来、想找桂教授就诊的农民等在培训中心门口。

“知道获奖的消息后,好几天我内心都不平静。”桂希恩疲惫地斜靠在椅子上,“说起来很惭愧,我只是个普通人,湖北省比我贡献大的人多的是,应该先奖励他们。”

采访中,桂教授接连说了9声惭愧,他表示自己只是个普通人,做了很平凡的事情。

美国《时代》周刊1996年度风云人物、著名华裔艾滋病专家何大一2004年来武汉访问时,曾专门向记者谈起了对桂教授的印象:早就听说过这个人,他非常了不起,很希望与他一起交流。昨日,记者问何大一教授是否来电祝贺时,桂教授笑起来:“这个不好,总不好自己去告诉别人我得奖了吧?”

“还有病人等着我”

桂希恩每周三主持专家门诊,他每天的睡眠都不足6个小时,“最希望中午能睡20分钟,但是不可能的。”除了坐诊、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接待、访问等工作外,桂希恩每天属于自己的时间不多,“中午坐在床上看看报纸,时间一下就过去了”。

7日上午,桂教授接诊了20多名病人,其中有两名是艾滋病疑似病人,其中一名是恐艾症。对每个病人,他都会记录联系方式以跟踪了解患者病情,对保护病人的隐私他也非常细心。当日上午有记者先行等候采访,结果遇到两名艾滋病疑似病人,桂教授将记者“赶”了出去。

“50万,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钱。”桂希恩说,以前得过一些国际组织奖励,但没有这个金额多,“这些钱将用作艾滋病方面的研究!”当记者问得奖后最想做什么时,桂希恩爽朗地笑着说:“如果讲我最想做的事,我希望你们离开我,因为外面还有病人等着我……”

发表评论  
 
请进入东湖社区“新闻时评”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每天第一时间获知全球重大突发事件
突 发 娱 乐 高考热线
热 点 国 际 欧锦赛况
国 内 科 技 体育赛场
 手机号:
>>> 小灵通用户订阅更多短信由此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