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人买车出手有多大方?一则数据表明,武汉人买1台乘用车平均花费15.4万元,比全国私家车拥有量第一的北京,还高出近4万元。
15日开幕的第六届武汉国际车展上,小排量轿车仅有飞度、上海华普通、吉利、东风微面、东风悦达起亚等展出的6辆,在室内展厅,轿车的起步
排量都是1.6升,排量在1.6至2.0升的轿车多达50多款。
吉利负责人表示,布展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上,参展费用在4万元以上,大排量车现场销最受青睐。
汉口竹叶山汽车市场市场部部长陈志东介绍,商家选择跟武汉人汽车消费习惯有关。2004年,竹叶山汽车市场1.6升轿车销量最高占了80%,平均占有量保持在60%,小排量轿车占有率不到1/6。
多数市民也表示,小排量轿车不够气派,情愿多存钱买辆大车,武汉又禁止排量在1.3升以下的车型上长江大桥,1.0升以下的车型也不准驶入快车道,人们更不情愿买小车了。
市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汽车销售额为34.5亿元,共销售汽车2.25万台,平均每台花费15.4万元,超过北京(11.53万元)、成都(10.1万)。
记者调查发现,北京在全国的私家车拥有量排名第一,成都位列第三。成都私车数达118万辆,其中70%是5万到10万元的小排量经济型车。
有关人士介绍,成都没有对低耗油、小排量汽车通行作过任何限制性规定,成都人也意识到车仅是交通工具,买车不嫌小、不攀高,讲究实用轻巧、量力而购。
讲“面子”偏爱三厢车
有人说,现在中国人买车,不完全是做代步工具,很大程度是买给街坊邻居看的,是“面子工程”。
武汉是中国汽车产业三大制造基地之一,国内平均20台车就有一辆系武汉制造。神龙汽车公司总经理刘卫东说:“绝大多数购车者,对汽车并不十分了解,偏爱三厢车,内饰要漂亮,配置要高档,要的是气派,马力大,并不太注重技术含量。”
刘卫东介绍,雪铁龙现在是世界上做小型车最好的公司,雪铁龙206、C2、C3,107全都是小型车。车子虽小,但档次高,但在中国卖不好,因为中国人的概念是,小型车就不高档,就应该价格便宜。
高档小型车的概念还没有导入中国,中国人要的是大车。于是,引进欧洲车型就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对车的内饰进行改动,比如,标志307的法国原型车是两厢车,武汉生产下线却是三厢车。 武汉晚报记者左洋通讯员南友